周勇政
【摘 要】有效教学涉及如何把握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学生的眼光去寻找有趣、富有挑战性且与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切合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探究新知中突破重难点,体会探知乐趣;如何关注学生情感,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等问题。本文从上述问题出发,根据有效教学理论,提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有效评价
一、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
教材是新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需要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去开发。作为教师只有认真通读全套教材,才能系统的分析教材,准确地把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把握每个知识点在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做出准确定位。例如,“观察物体”是苏教版新课标教材“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二年级下册、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要求却是不同的,二年级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三年级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后实现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得到什么图形。而四年级继续教学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三个年级的内容既有连续性又有发展性,层层推进。教学中如果有了这样的理解作基础,就能准确定位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教学就更有针对性。因此,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是每一个教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情境,有效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应贴近生活。情境不仅应是现实的,还应该是承载数学知识的一个平台,是改变枯燥、抽象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学生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并且与他们的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来应吸引他们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效的情境创设能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数学思考,有利于问题解决和思维启迪。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与升华,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
1.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就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习兴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3.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将游戏带入课堂,让课堂更加有声有色。有目的地组织游戏是给学生自我表现、体验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也是克服疲劳、活跃气氛的调味剂。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游戏方式,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中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自主探究,实现有效合作
1.当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而这个任务又可以分解成几个子任务,由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个子任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时,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较佳时机。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可把探究内角和的任务分为探究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三个子任务,由学生分别来完成探究任务,最后达成共识,概括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当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疑难问题或对同一问题看法有意见分歧,需选择解题策略或求得共识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数学课成了活动的课堂,创造的课堂,学生从中体会到探知的乐趣。
3.当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开放性,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对问题的探究有不同的见解时,也是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例如,我在三年级教“口算乘法”时,我让学生思考准备怎么算,并将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有的是通过加法得到答案的;有的是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算出答案的;还有的是將整十,整百数后的零先不看,再根据乘法口决计算,最后把不看的零加上去算出答案的。这些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让学生学到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有利于他们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算法。
四、关注学生情感,进行有效评价
1.评价形式应具有民主性和多样性。要使评价具有实效性,首先要创设民主评价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其次,评价形式多样化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可采用单向评价,即师评生、师评组、生评生、生评组;双向评价,即生生互评、组组互评、师生互评;自评,即生自评、师自评。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平等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环境。总之,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做孩子的朋友,跟他们一起玩,一起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用心交心,“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2.评价方法应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学活动中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活动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价,为了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客观公正性,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些评价方法,如评价学生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倾听别人意见是否认真,表达是否流畅,能否有礼貌的质疑、解难,能否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否主动参与讨论,是否有较好的领悟、归纳别人观点的能力等。
3.评价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课堂评价应使用丰富的、激励性和发展性的语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老师的“没关系,老师想你是不小心说错了。”“仔细想,你一定会说出来的,老师相信你。”“你是很棒的。”都能让学生感到别人对他的尊重,从而诱发学习热情。如“你真行”、“你大胆发言,积极动脑,一定会成功”、“这样下去你会越来越优秀”等,或用一个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肯定与赞赏,改变过去不加思考、脱口而出,随意性无效夸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一定要认真的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评价方式才恰当有效,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五、小结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使学生能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淑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智力能力[J].江西教育,1981年10期
[2]丁益祥.中学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理性思考与课堂实践[J].数学通报,200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