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6-11-18 06:11黄柳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角色扮演内科

黄柳萍

(浙江省绍兴护士学校,浙江 诸暨 311800)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黄柳萍

(浙江省绍兴护士学校,浙江诸暨311800)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临床思维和能力、增强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意识及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也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升护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角色扮演法;内科护理;实验课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护生既需要掌握严谨的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护理技能操作能力。但护生在学习内科护理课程时,由于未进入临床积累相应经验,导致教学事倍功半,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均不高。角色扮演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中人物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1]。为使护生更好地掌握内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我校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教学对象选择我校2012级“3+2”五年制高职护生2、3班学生共120名,均为女生。年龄l6~18岁,平均(17.06±0.60)岁。其中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两组生源地、年龄、学制、理论成绩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1.2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第二版)。

1.2教学方法

两组均于第二学年开设内科护理课程,由相同教师讲授内科护理理论知识,两组理论与实验教学课时数相同。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按照实践目的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并布置作业。

1.2.2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班级学生特点及教师素质,精心选择病例。具体方法如下:(1)课前准备:让全体学生预习相应病例资料,以学生自愿报名为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准备相应情境演练。要求熟练掌握病史,确定场所,准备道具,给学生分配相应角色,重点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经历体会临床实践中角色的态度和行为。(2)课中角色扮演:根据课前布置要求学生在相应模拟病房扮演指定行为角色,并对行为表现进行思考。请小组学生扮演患者及其家属和护士角色,从模拟的情境中真实地感受不同角色的身心状态。如冠心病病例从模拟患者的突然发病、就诊到护士的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采血、心电图检查、医护患沟通到相应的抢救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3)课堂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和反馈。表演结束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采集患者资料、护士态度与处置、护患沟通、医护配合等方面,分别由角色扮演者、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分析评价。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概括总结。(4)课后拓展:请学生写出本次实践课的实验报告,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场所,直接接触临床和社会中不同年龄、病情和治疗方式的患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患者的身心状况。

1.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1)课程结束后,两组均围绕内科护理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考试成绩作为理论考核成绩;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作为实践考核成绩。(2)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发放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评价表。评价表共包括6个项目,要求学生从“是”“否”中进行选择。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分)

实验组t值P值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74.93±9.66 89.45±7.01对照组65.40±8.56 71.12±5.84 5.721 15.572 0.000 0.000

2.2两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角色扮演法可增强知识的直观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表2 两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n(%)]

传统内科护理实验教学以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病例为主,而角色扮演法运用直观手段,使护生感到患者和护士形象鲜明、诊疗护理过程直观生动,提高了护生学习内科疾病护理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研究结果显示,角色扮演法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P<0.01)。角色扮演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临床病例情境,使护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到具体化的专业知识,激发了其内在学习动机,使学习活动成为护生主动进行的、有意义的事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3.2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医疗实践情境,内化临床思维与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2]。在与真实的临床情境相似的模拟病房中,护生通过角色扮演模仿临床患者的真实形象、进行护理操作,增加了感性认识;护生如临其境,通过有效观察和分析病情,提出护理诊断,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能熟悉疾病的症状、体征,通过具体患者形象的感知来理解抽象的疾病理论知识,缩小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进一步培养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临床思维能力、护理操作技能、应急处置和自主学习等能力,有利于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角色扮演法显著提升了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P<0.01)。

3.3角色扮演法可锻炼护患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研究显示,实验组在对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方面的评价均好于对照组(P<0.01)。在模拟内科临床实践情境时,实验组护生从接待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无一不需要与患者进行人际沟通。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教师与护生、护生与护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护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沟通锻炼,体会到良好语言沟通技巧及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有助于其自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培养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与赵春莲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角色扮演法也使护生更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4角色扮演法可培养护生同理心,提升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是护士职业素养的核心和灵魂,在重视人文护理的今天更是如此。扮演患者及其家属角色,能够促使护生从患者角度看待问题,较为深刻地体验患者的身心状态和需求,更好地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态与处境,从而能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同时,通过观察自我与他人的角色扮演,护生对现代护士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形成了耐心、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增强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3.5角色扮演法易流于形式,教师需严谨组织实施

角色扮演法如果为演而演,过度追求场面热闹,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角色扮演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慎重选题、精心设计、组织和评价。如何根据教学目标精选恰当病例,设计与临床实践一致的问题情境,有效组织护生熟悉病例、分组讨论,科学评价反馈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对角色扮演中的亮点及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及时点评,要求护生注意观察扮演者的言行举止是否规范、技能操作是否到位、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全面等。

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角色扮演法通过病例设计,激发护生的临床思维,让护生亲身体验,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鼓励护生“做中学、学中做”,在临床情境体验中学习理论与技能,提升内科护理教学质量。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赵春莲,吴清叶.角色扮演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3):91-92.

G424.1

B

1671-1246(2016)03-0090-02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角色扮演内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角色扮演游戏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