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2016-11-18 01:18王英慧徐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司汀黄色素供血

王英慧徐 力

(1.江汉大学医院,湖北 武汉 430056;2.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王英慧1徐 力2

(1.江汉大学医院,湖北 武汉 430056;2.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量,降低血黏度,有助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的改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倍他司汀 血液流变学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多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畅,引起相应供血区功能障碍而产生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2]。临床以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平衡障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可因反复发作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入选者均符合《神经病学》有关VBI诊断标准[3],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标准: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有脑出血或脑梗死及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不易参加研究者;对本次使用药物有禁忌证或过敏者;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VBI患者102例,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4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40~68岁,平均(55.38±2.42)岁;病程10~23 d,平均(15.43±5.32)d。治疗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43~70岁,平均(57.12±3.07)岁;病程12~25 d,平均(14.13±3.76)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山东华辉凯德制药有限公司)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TCD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取静脉血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

1.5 疗效标准 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正常,为痊愈;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为显效;症状减轻,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无改善,为无效[4]。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9例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8%(46/49);对照组53例,痊愈3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7.36%(41/5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1 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时间 基底动脉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治疗组 治疗前 29.48±4.54(n=49) 治疗后 40.23±4.11*△对照组 治疗前 28.73±2.37 22.92±2.57 24.08±2.58 36.65±3.16*△38.52±3.96*△23.60±3.64 23.50±2.56(n=53) 治疗后 32.90±4.65*28.55±3.67*27.07±3.45*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 别 时间 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血浆比黏度(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g/L)治疗组 治疗前(n=49)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14.12±3.56 7.53±1.32 2.06±0.56 8.53±2.06*△3.72±1.08*△1.43±0.24*△13.87±4.21 7.37±1.15 2.05±0.34 3.80±0.23 4.77±1.56 1.12±0.35*△2.27±1.24*△3.74±0.65 4.75±1.89(n=53)治疗后10.35±2.67*5.26±1.16*1.62±0.28*2.05±0.24*3.61±1.81*

2.4 两组血脂比较 见表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各指标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各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血脂比较(mmol/L,±s)

表3 两组血脂比较(mmol/L,±s)

组别 时间TC TG LDL-C HDL-C治疗组 治疗前(n=49)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6.23±0.42 2.44±0.31 3.92±0.35 1.15±0.12 4.33±0.53*△1.31±0.12*△2.47±0.23*△1.52±0.18*△6.29±0.21 2.46±0.19 3.87±0.35 1.13±0.21(n=53) 治疗后6.17±0.64 2.38±0.25 3.75±0.24 1.16±0.31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受损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VBI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痉挛、狭窄或微血栓栓塞,导致小脑下动脉、小脑上动脉、迷路动脉、大脑后动脉等处灌流区短暂性缺血,出现以眩晕为主,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其病情常反复发作、慢性迁延[5-7]。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颈椎病所致椎动脉受压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病因,尽管目前认为VBI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脑血管病,但反复发作可使脑卒中的发生几率增加,导致脑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尽早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脑细胞的神经功能,对缓解临床症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8]。

倍他司汀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扩张心脑血管,尤其对椎基底动脉系统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改善迷路、内耳及前庭微循环系统,增加耳蜗和前庭血流量,改善迷路动脉供血[9];还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减轻淋巴内水肿[10-12]。红花黄色素是中药红花的有效成分提取物,具有抗凝作用,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具有阻止血栓形成和加速微血栓溶解的双重作用[13-14];同时还可有效降低血脂,减少过多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血管壁内沉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15];通过加速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神经功能[16]。

本研究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效果明显优于倍他司汀单用组,表明两药联用通过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和血脂水平、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在治疗VBI过程中相互协同,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之功效,且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无不良反应发生。

[1] 胡代槐.川芎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脑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14,9(1):54-57.

[2] 黄亚海,秦昇,周余攀.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7):837-838.

[3] 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73-175.

[4] 全红梅,李光昊,朴成国.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402-403.

[5] 石旭颖.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126-127.

[6] 郎伯旭,金灵青.针刺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0):890-892.

[7] 方琴,秦玉兰,施丽琴,等.高压氧联合用药治疗4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3): 94-96.

[8] 陈媛.益气化瘀通脉汤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40例[J].河南中医,2015,35(1):84-85.

[9] 张贤春,陈鼎,陈海明.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5):587-589.

[10]程生赋,程生林,刘国宗,等.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982-984.

[11]罗西明,黄秀琴.苯海拉明联合倍他汀治疗眩晕症168例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3):28.

[12]王德发,聂志红,高鹤,等.倍他司汀片联合桂哌齐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5-46.

[13]黄煦霞.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8):774-775.

[14]刘冰,刘爽.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 183-184.

[15]杨晓媛,任玉芳.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3):421-424.

[16]袁玉梅,钱晓东,曹恒斌.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2,31(8):1045-1049.

R743.3

B

1004-745X(2016)10-199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0.054

(2016-01-28)

猜你喜欢
司汀黄色素供血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辣语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HPLC法测定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