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课堂的优化

2016-11-17 10:51吴林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小班化方法课堂

吴林福

在小班化教育探索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对于小班化教育而言,不论是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还是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或是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发扬个性、展现个人魅力,都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只有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平等自由的心理环境,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达到小班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以“尊重”为前提,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班化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就是把他们当作有血有肉、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人”来看待。虽然学生们将来未必人人都是英雄或者明星,但他们却都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凡事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营造温馨的“人”的气氛。尤其是通过采用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教学新用语,增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例如在上课时提问,我不再用“谁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死板冷淡的用语,而是改用“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谁想来说?”等带有征求意味的口吻。当同学回答问题错误时,也不再用批评的口吻让学生诚惶诚恐地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而是用“你再想一想,刚才说的对吗?听听别人的回答,好吗?”等温和的语气,不再给他们施加压力。又例如当同学读书读得好或是读得有进步时,我经常用夸赞、欣赏的语气,像是“你真棒!你读得真好听!再读一遍给大家听,好吗?”以上的语句不仅是表扬了学生,更让他们觉得自己和老师站在同样平等的位置上,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切实地尊重关爱着他们,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二、以“快乐”为依据,改变教学方式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活动,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只会让他们感到厌烦害怕。传统大班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所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由此课堂结构单调,教学方式呆板,教师往往是唱独角戏,热衷于“满堂灌”,学生则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其主体地位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在学习中完全体会不到快乐,学习因此成了孩子的负担。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主旨就是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快活泼的情绪,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挥潜能与创造力。例如在上《生活中的旋转》这一节课时,我首先通过网页课件展示了大量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形成直观上的初步认识;然后,借助几何画板学习软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使旋转运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旋转概念以及性质的理解。在探究生活中存在的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及其形成过程这一环节,几何画板这一学习软件又起到了其他教学软件所起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将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同多几何画板来验证,轻而易举地抓住了旋转的本质特征,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最后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页课件的旋转现象欣赏或者到互联网上查询存在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改变教学方式,还表现在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师的心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二是学习能力和成绩一般的学生;三是学习能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层的结果和情况,可因不同学科而异,且可以随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和学生能力成绩的变化而重新分层。在教学过程中要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布置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作业,这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满足他们的自尊要求,从而让学生主动、自由、充分、和谐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三、以“关注”为导向,改变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要关注生成。一是让学生在自学时生成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二是在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自教时,生成小组的问题和思考,三是学生在进行自我小结归纳时,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生成也就是关注小班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否落到了实处。

其次是关注共享。课堂上,让学生共享问题和思考,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问题和思考在小组内大家共享,小组提炼概括出的问题和思考在全班让所有的同学共享。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和学生自我归纳的展示中,大家都共享了各自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表现出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互相交流,完善自身,共同进步。

再次是关注方法。用教材教,是课改的根本。在课堂中,重视学生方法的习得。学生自学时,渐成自我的寻找问题的方法;在自教时,习得发表个人意见的方法;在归纳时,要学会概括和提炼,渐成内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会运用的方法,达到课堂教学开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最后要关注个性。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我们不求班级每个学生用同一方法学习,更不求所有学生得到同一水平的进步,让学生自学,就是让每个学生学出各个层面的问题和思考,让学生自教,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在一定范围内能表现自己的思考,且能得到高一层次学生的帮助,让学生自我归纳建构,就是让所有学生在不同层面上有自己的收获。

综上所述,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认识、相互间信息交流而形成的。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也就是优化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心理,优化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小班化方法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