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环镇小学 李雪梅
有效建构模型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基于“小数意义”教学的一点思考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环镇小学李雪梅
数学从内在的知识本身的特点来看,具有高度抽象和概括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数学的发展是一个知识的框架的构建过程。任何一个最简单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对象,都是通过人类抽象思维,最后概括的结果。数学从开始的原始的概念,通过几个原始的概念再一次深化为抽象的另一个更具抽象的概念,数学的概念和逻辑关系,就是通过这样的不断地抽象和概括,就建立了数学的知识框架和网络。每一个人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主要是看对数学的理解是否知道知识内在的联系和抽象的关系,能否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自己建立的知识框架是否科学和合理。对每一个学习数学的人来说,这是决定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
教学小数的意义,典型的教法莫过于,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观察、比较以及操作等各种活动,然后抽象概括,得出“十分之几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写成三位小数……”的结论。好多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是圆满的,但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肤浅的,没有深度和厚度。这样的教学只关注了生活意义,没有知识的框架和知识间的网络,只有生活经验唤醒,没有理性总结;活动味过度,只有活动操作,没有回顾、思索、提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比较和画图操作等这些方式得出结论,都无可厚非,但这只是一种合情的归纳推理,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质,“小数”的模型并没有真正在学生的脑子里建立起来。由于这一基本概念没有打牢,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出现各种理解上的错误也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深入知识的本质和来源,才能有效建立起数学模型。
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小数的意义缺乏最本真的理解,没有从数学的视界考虑教学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小数的本质意义是什么。上网百度一下,我们就会知道:小数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即十进制分数。十进制分数是根据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即分母是10n的(n为自然数)分数叫作“十进制分数”。任何一个“十进制分数”都能写成小数的形式,如7/10=0.7,7/100=0.07,等等。剖析它的本质意义,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知识框架:十进制分数和小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意义相同,只是形式不同,“意义”和“形式”是我们教学小数意义的关键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小数的意义,还要让学生理解怎样实现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第一,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小数的意义,能理解小数和分数的联系,能根据分数写出相应的小数;第二,使学生在认识小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数的扩展,培养观察比较、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第三,使学生主动思考,体会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产生对数的表达方式的兴趣。我们的教学思路就变得清晰而简单了,教师也很容易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典型的教法可以做以下的改进: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十进制分数的实际意义。例如,1厘米是1米的1/100,是1/100米;4厘米是1米的4/100,是4/100米;12厘米是1米的12/100,是12/100米。然后告诉学生:这样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小数的形式:1/100米=0.01米;4/100米=0.04米;12/100米=0.12米。引导:这里都是几位小数?(两位)怎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
接着,还要让学生理解我们是怎样把百分之几转换成两位小数的,这是小数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疏忽的地方,这一部分教学可以这样板书:
根据以上板书进行引导:在不满整数“1”的情况下,你有没有发现小数部分的数就是原来分数的什么?(分子)在不满整数“1”的情况下,分子最少是一位数,最多是两位数,所以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当分子是一位数的时候,把分子写在小数部分的第二位上,小数部分第一位添0占位;分子是两位数的时候,就把分子直接写在小数部分。
同理,()=0.□□□(在不满整数“1”的情况下),分子最少是一位数,最多是三位数,所以千分之几写成三位小数。分子是一位数的时候,把分子写在小数部分第三位上,小数部分第一、二位都写0,分子是两位数的时候,就把分子写在小数部分的第二、三位,第一位写0,分子是三位数的时候,就把分子直接写在小数部分。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即分子是10、100、1000……的分数),这种分数和小数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其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一点特别重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小数”的模型。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当一个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够通过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合理的知识脉络。在学生每学完一阶段知识的时候,学生才能够自觉地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这个例子都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常常借用一些日常生活经验来表征数学概念,这无可厚非。如果仅仅习惯性地、直白地从生活意义去解读这些概念,所教数学概念的内涵就不那么深刻,就会发生偏差。这样,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牢靠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而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让这些生活经验回归数学科学的本体,考究这些生活实例的数学意义,并适当利用这些实例的生活意义,那么设计的教学就完全有可能达到一种完美: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超越了经验层面,提升为初步理性的认识。
数学教学既需要上位的教育学、心理学一般教育理论的指导,更应该寻求以数学视野为基点的各种理性认识的指导。要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需要教师对数学概念的精准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思维方式的运用。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具体中见理性,浅显中见深刻,直白中见经典,这样才能凸显知识的本质,有效建构模型,彰显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