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摘要】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质量方法添加静脉注射血栓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注射,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改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非常的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依达拉奉;血栓通;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7..02
脑梗塞主要是因为大脑动脉血流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导致了局部的脑组织出现了缺氧、缺血性的坏死,引发这种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严重的影响了神经功能。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失语、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出现共济失调等现象,使得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一旦这种疾病被确诊以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造严重的后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在临床上取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4.3±2.6)岁,发病到接诊的时间2~24 h,平均时间(6.7±0.5)h。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征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行质量前的常规检查,报考血压、血糖、血脂、抗感染、处理并发症,维持患者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仔细的了解与综合性的治疗。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溶栓治疗,即使用10%的葡萄糖溶液300 mL稀释血栓通以静脉滴注的形式对患者给药,3次/d,100 mL/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
100 mL含有0.9%的氯化钠稀释的依达拉奉注射液,1次/d,500 mg/次。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了2个疗程。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变化情况,患者的精神状态、肢体恢复情况,对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受到损伤的程度,以及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1.4 疗效标准
按照我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失的评价标准,使用NIHSS评分量表示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可以分为五种,即:①痊愈:>90%。②显著进步:45%~90%。③进步:18%~45%。④无效:<18%。⑤死亡。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临床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情况对比
经过2个疗程的有效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P<005)。两组治疗后结果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其中包括:痊愈9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6例,有1例死亡,4例无效。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7%,其中包括:6例痊愈,8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9例无效,4例死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塞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脑中局部动脉出现了阻塞的现象,引发了患者的局部大脑供血出现了絮乱,导致了患者脑缺氧、脑血流量下降、脑组织出现坏死,生出很多的自由基因,坏死的组织与自由基因可以引起患者的细胞脂质过氧损害,使得神经细胞大量的坏死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引发患者脑梗死[1]。所以,当发现患者脑组织中出现了血栓的时候,要进行及时的消除血栓的处理与治疗,给出现坏死的脑组织灌输血液,恢复患者的脑缺血症状,改善患者脑组织的物质新陈代谢功能,降低患者脑组织因无氧代谢而引发的严重损伤[2-3]。及时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的几率,具有主要的临床治疗价值。脑梗塞长出现在老年患者人群中,而且男性患者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临床中的主要表现特征有:偏身麻木,口齿不清、偏瘫定,及时的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与预后,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的回归家庭与社会。
血栓通注射液以中药三七为主,从中提取出总皂苷,可以有效的抑制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酶诱导血小板的聚集等,有效的降低血粘度,延长凝血的时间,凝血酶的原时间,对抗血栓的形成、溶栓都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脑组织与血浆中的丙二醛含量,加快血流量,缓解组织缺氧现象,促进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功能,增加酶的活性因子,清除细胞中的自由基因,减少梗塞的范围,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依达拉奉主要是由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化学分子组成的,属于亲脂性基团,达到60%的通透性,易到达脑组织部位,对患者脑缺血损伤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抑制了血管细胞受到脂质过氧化的损害,清除自由基,提高神经元迟钝性,防止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脑水肿等现象,保护受到损害的脑组织[4-5]。依达拉奉还可以对花生四烯酸与单胺类物质的代谢功能进行调节,对凋亡的基因的表达功能进行调控,降低患者因脑缺血而引发的组织损伤与水肿现象。
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得出:将依达拉奉与血栓通联合治疗脑梗塞,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总有效率达到83.3%,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而单独使用血栓通治疗脑梗塞,总有效率是56.7%,明显低于联合用药的作用。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静脉注射液具有改善患者脑供血不足、降低脑梗塞症状、特性等功能,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没有毒副作用,安全性能高,具有显著的疗效,应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张远跃.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57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4(13):194-195.
[2] 岳 广.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2(21):3408-3409.
[3] 杨为亚.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3):131-132.
[4] 王战军.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4(14):25-26.
[5] 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范艳辉.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4,1(20):78-79.
本文编辑: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