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翔
【摘 要】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屡屡发生,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影响。了解攻击行为的实质及发展机制,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能够帮助学校和其他相关人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干预,切实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反应性攻击 主动性攻击
一、前言
青少年多为在校学生,且正处于易冲动的年纪。在这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内因各种矛盾而互相辱骂、中伤,甚至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件屡有发生,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学业进步都有着十分恶劣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攻击行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对学生攻击行为的理论进行概括,对其影响因素梳理阐述,为教师和其他相关心理工作人员的干预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二、青少年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行为的研究
(一)攻击行为的界定
攻击(aggressivebehavior),又被称为侵犯行为,指的是有意对他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更宽泛的说法还包括伤害他人的企图和心理状态。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攻击性表现明显,一直是这一领域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
从多样化的角度出发,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攻击行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Hartup等人(1974)根据攻击者的动机和目的,将攻击行为划分为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aggression)和敌意性攻击(hostileaggression);Dodge等人(1987)根据引起攻击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将攻击行为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两种。Lagerspetz和Bjorkqvist(1988)把攻击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直接攻击又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两种形式。Zillmann(1990)在Crick和Grotpeter(1995)工作的基础上,把攻击行为分为外显性攻击和关系型攻击两种。关系攻击指的是以破坏人际关系为目,利用人际社交网络进行的攻击行为。和间接攻击相比,关系攻击的内容指向更具体,而间接攻击的概念更偏重于强调攻击的手段是借助第三方实现的。
(二)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行为的测量方法
1.问卷法
问卷法的主要测量方式有两种:教师评定和自我报告。Dodge和Coie(1987)编制的教师评定问卷是考察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行为最常用的问卷。该问卷共有6个项目,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每个维度下各有3个项目,五点计分,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Polman等人(2009)编制了测量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攻击行为的教师评定问卷(IRPA),但两维度之间的相关过低。Brown等人(1996)编制了一个测量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自我报告的问卷,但问卷测得的两因子之间的相关较高。Little等人(2003)编制了一个综合性的测量攻击行为的自我报告的问卷,既包括直接攻击与间接攻击维度,也包括主动性攻击与反应性攻击维度,但测量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2.行为观察法
另一些研究者在实验室的情境下,通过观察法对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进行研究(Dodge,Coie,1987;Dodge,Price,Coie,Christopoulos,1990;Coie,Dodge,Terry,Wright,1991;Schwartz,etal.,1998)。这些研究测得的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三)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差异
主动性攻击(reactiveaggression)和反应性攻击(proactiveaggression)最大的区别在于攻击的起因。主动性攻击的个体往往抱有明确的目的,带着对攻击结果的正向期待,主动发起的攻击行为。它的目的在于获得物质上的奖励或精神上的统治地位而获得愉悦。因此,发起主动性攻击的个体往往不会伴随消极情绪,甚至有可能因攻击行为产生愉快体验,因此被描述为“冷血的”(cold-blooded)。反应性攻击则是由于个体感受到的环境中的威胁而做出的自卫举动,常常伴有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被称为“头脑发热”(hot-headed,Arsenio,Adams,&Gold,2009)。
主动性攻击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习理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内容,攻击行为是个体在后天习得的行为,当个体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环境中出现的攻击行为,又受到直接或间接强化时,攻击行为就会得到保留和发展。反应性攻击的理论基础是挫折—攻击模型,该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会出现攻击行为是因为对自身感知到的挫折做出了相应的报复性的反应。Crick和Dodge(1994)根据社会信息加工模型(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model,SIP)的六阶段,认为在反应评价与决策阶段,主动性攻击的个体对攻击行为的评价包含有更多的积极的结果期待(positiveoutcomeexpectation),即认为攻击行为可以引起正面的结果。反应性攻击的个体则在线索编码阶段常常表现出对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过于敏感,把没有威胁的因素也划分到有威胁的因素中去,这样的归因偏差被称为敌意归因偏差(hostility,attributionbiases)。
家庭环境常常是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端,有研究认为,个体主动性攻击的行为倾向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父母溺爱式的教养方式。反应性攻击的原因之一在于负性生活事件,如受到虐待。溺爱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往往疏于管控,过度纵容,孩子偶尔表现出的攻击行为会被忽略。当孩子通过攻击行为获得了他想要得到的结果,又没有因为使用了攻击手段而受到惩罚时,他的攻击行为就会被强化,进而可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攻击行为。而高压、严厉的教养方式条件下,孩子不能很好地与父母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常常暴露在充满不安全感的环境中。同时孩子习得父母控制型的交流方式之后,往往会把它应用到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去。不恰当的交往方式,加上对周围环境的过度敏感,使得反应性攻击的个体常常反应过度,出现攻击行为。
三、青少年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行为的研究
学校在进行具体的工作时,应注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生理、心理、家庭等多方面着手,建立起多层级的预防和干预系统,切实引导青少年减少攻击行为,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