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此,成就佳作

2016-11-16 11:53周学涛
新高考·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灌篮刘军景物

周学涛

本文就通常作文教学收效甚微这一困惑,展开思考。提炼出“对比法”在作文教学和作文评讲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成功达到作文升格这一目的。通过案例,具体提出了“对比法”的操作手段,供大家参考,并作为今后教学的借鉴。

一、问题所在

据了解,在学生眼里,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可见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习的难点,写作文首当其冲。所以大多同学对作文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即便面对考试中高额诱人的分值,也只能“望分兴叹”。而对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来说,作文教学就像一个烫手的烤山芋,大家都想获得鲜美的肉质,可又确实棘手麻烦。

二、困惑与探索

可能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我们都明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所以我们会在平时培养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的习惯;同时因为作文源于生活,天地自然、人情世态,处处变化都可以触发创作灵感,所以我们很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细心观察;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我们也注重感情引导,激活兴趣,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流露真情……

可现实情况是,即使诸多平时博览群书的学生,陶醉于温馨月色中,感受天地之精髓,集种种写作优势于一身,都无法用文字渲染这美丽精致。一遇到考试,总发现平时的学习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依然是千篇一律,文章浅白无力,甚至语言低幼,毫无美感可言,得分自然也很难令人满意。究竟问题何在呢?这使学生很迷茫,老师也很迷茫,而光靠我们在作文评语中几句鼓励又如何弥补学生面对作文时“黔驴技穷”般的无奈,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苦啊,我们又怎样才能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呢?

到底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使学生在考试作文中获得较高分数?在教学中我感受到很多同学少的不是知识积累,也不是生活经验,而是写作方法的掌握。他们有感受,有工具,如何巧妙地运用工具表达感受,表现善恶美丑才是我们该解决的关键问题。但仅仅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一系列有章可循的写作技巧,却不让学生直观地探究感受,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效果必然是不尽如人意的。

三、柳暗花明

实践才能出真知,当我正雾里看花时,在几次偶然的教学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不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好的作文,什么样的作文不太好。这时,通过批改作文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如果及时提供给学生与他的这篇习作类似或相反素材,让学生将其与自己的作文亲自体验、比较,获得真知,不失为良策。通过对比,往往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由此探究所得的写作技巧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才能真正让他们做到学以致用。

四、方法与操作

1.就近取材,与教材对比

学生作文中,经常需要景物描写,面对美景,缺乏写作技巧,再美的精致也显得黯淡无光。而我们的教材中不乏写景美文。只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习惯跟随教材流程进行单一的赏析,学生记住的是美景而忽略了表达美景的写作技法。但当我们将一系列精彩的景物片段陈列出来,向学生展示美妙的视觉盛宴的同时,让他们自主对比、探究美文写作背后的共同点,通过这种对比冲击,效果就很明显。

例如苏教版教材中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景物描写: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学生在与自己的作文对比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自己描写景物时出现的问题,如语言浅易,缺乏美感;描写角度单一;不善于应用表现手法;等等。这时,如果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例文归纳景物描写方法。通过探究,大家不难归纳出写法:

(1)抓住景物的特征;

(2)多视角,写出变化;

(3)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4)运用多重感官多角度描写;

(5)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进而思考这些技法怎样用于描绘你作文中的景物描绘,尝试着比照郁达夫的写法来描写我们在作文中要表现的景物。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培养他们欣赏景物描写的思维能力。学生修改后的习作片段如下:

踱着轻快的小碎步,“呵呵!”兴嘟嘟地向山上走去,树木葱葱的山上各种各样树上结着鲜艳漂亮的果子青的、红的、粉的,流水“哗啦啦”作响,那小小的、迷你版花果山瀑布呈现在我面前。水清凉凉的,寻而向上,便是目的地了。一个不显眼的小小的泥塘。这里满是生机,真可谓是一个“清新世界”。

通过对比、模仿,学生已经做到了景物描写的升格,该学生首先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充满生机;其次注意到了写作的顺序,显得层次井然;第三学会了应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显然,这已经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了。

写景如此,写人记事同样可以在教材中选取材料进行对比冲击,提炼方法技巧,从而达到作文的升格。

2.见贤思齐,与同学习作对比

可能很多语文教师在评讲作文都时候都有个习惯,就是把班级里本次作文中出现的较好的习作给大家作为范文展示。其实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对比法”。名家名作也许对于学生而言可望而不可即,但大家可以走进同学的习作,通过自身与同学,同学与同学的对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样的题材,写作效果肯定千差万别。我们可以透过学生习作这扇窗,进行好与好的类比、好与差的对比,从而收获写作技法。

例如有一次在我给学生布置的关于“父爱”主题的练笔作文中,两位同学的开头部分分别是这样写的:

习作一

“你总是为我决定!不要,我不要!我不稀罕!为什么都要你决定?我都这么大了呀!你总是自认为你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我都会欣然接受。告诉你,我不喜欢……”长期以来积蓄的怒火在此刻喷发,我把我想说的话一股脑儿全倾倒出来了。

习作二

温暖的房屋中传来一位可爱的童声:“妈妈,帮我拿椅子上的衣服,我拿不到!”带着撒娇的口气,让人无法抗拒。拿到衣服的她又撒起了娇:“妈妈,帮我穿衣服好不好?”妈妈会意地笑了笑。这时,传来一声媲关于屋外温度的厚实嗓音:“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永远依赖大人。”再看声音的主人,黑浓的剑眉,严肃的眼神,微抿的嘴角,这就是我的爸爸。

通过两个习作片段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位同学在文章开始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方式,以父女之间的矛盾开始这篇文章,从而达到写出波澜的目的。同时,文章以对话开篇,生动有趣,并且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可以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头。而第二篇的开篇同样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并且出现了父亲和母亲语言的对比,立意已经显而易见,文章会表现出父爱与母爱的不同。再者,通过只言片语,父亲严谨、慈爱的形象已经赫然在目。两位同学都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将这两个开篇段落与自己的习作对比,学生自然会发现孰优孰劣,找到差距和问题所在,通过修改,使自己的文章升格。

3.借鉴推究,对比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时代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应有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意识,拥有敏锐洞察力,调动各方资源,服务教学工作。

《快乐大作文》教学法创始人李白坚教授的“流川枫灌篮作文法”就很有借鉴意义。在平时的作文中,若让学生写个“精彩瞬间”,绝大多数同学肯定会走向误区,喧宾夺主,甚至面对学生的习作老师也很难点石成金。若用“流川枫灌篮作文法”教学,效果则是显而易见的。

方法如下:展现两段“灌篮”瞬间

灌篮①:哨声响了,一场球赛开始了,一个高大的男生,追着球飞奔过去,我也不甘示弱,迅疾地追赶着,渐渐地篮球赛进入高潮阶段,球场外开始热闹起来,球员们还在你追我赶,这时,我队刘军抢到了球,只听得“哐”的一声,球进筐了,场外传来一阵欢呼,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住了刘军。

灌篮②:突然,刘军一个箭步,将篮球一把揽住,这时奇迹发生了:他在上升,右手高高地举起,五指紧紧抓住圆圆的篮球,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他胜利后激动地高高跳起。这时,我感到全场在轰动,我看到有人露出了惊恐的神色,有人又好像在表现着欣慰的惊喜,我心里陡地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好样的,刘军!我一下子想起了上一场篮球赛,他也是用这样极其飒爽的英姿来灌篮的:“太棒了!”我仿佛看到了全班的同学都把嘴张得大大的,眼里嵌着眼泪。“哐——”!只听得身后传来一阵呐喊,我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了刘军。

通过这两段文字强烈的对比,不难发现,灌篮二那一瞬描写得更具体且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这正是运用了“流川枫灌篮”作文法拉长了瞬间。而这种强烈的对比,完全可以给学生“柳暗花明之感”——原来习惯的写法:详写一瞬间前,详写一瞬间后,却略写一瞬间;而“流川枫灌篮作文法”:拉长瞬间的长度,注重写一瞬间。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拉长一瞬间的方法:侧面描写、联想、想象、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为主)、插叙等。当某一件事件在进行的时候,你只要写上“这时,我心想……”“此刻,他回忆起……”“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就在这时……”“他的行为,使人联想起……”等等,就可以捕捉到美妙的瞬间,将它凝为永恒。而这种对比具有较大的实效性。

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发现他的对手的长处,那就会给他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益处,因为这肯定会使他超过他的对手。写作同样如此,通过比较,找出差距,达到升格的目的,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内容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面对作文教学,我们仍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究,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作文可以“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灌篮刘军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Improving robustness of complex networks by a new capacity allocation strategy
写写冬天的景物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ydrodynamics of flapping foils *
映像畜牧业
图说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