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陈英
一、测试结果
最近,笔者所在学校的期中考试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求和及其性质的灵活应用。从测试结果看,全年级798名学生,仅有28人正确,可见难度之“大”!翻阅学生的答卷,发现很多答卷出现空白现象,还有学生因不会做,随便猜了数字“0”,“1”,“2”等填入。而这道题目,无论对于老师和学生,都不会有这样“难度”的预测结果,到底发生了什么?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此次调查与反思。
二、落差分析
1.试题选择的初衷——无意为难
阅卷结束,笔者咨询了命题人的出卷意图,命题老师说考虑到此题难度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求和的性质理解,能否灵活地运用结构的特点和形式的特殊性,以及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2.考试实际情况调查——有心无力
失分学生调查:
学生1:这是填空的第10题,不做出来不甘心,越做越慌乱,因为似乎各种招式都用了,还是没有结果,看看时间不多了,还有4道填空题,6道大题,不敢做下去,就随便写了个数字。
学生2:没有取特殊值,用常规方法,硬是算了20多分钟,还是没有算出来。没有想到利用前三项。
学生3:这道题我做的时候一个劲地在凑答案,虽然知道填空题可以特殊化,但是由于我只列了一个式子,什么都没有得到,方法不对。
学生4:做试卷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题上,不知道用特殊值即前三项来做。考试的时候,我觉得用捷径可能会有弊端,因此不敢用。以后应当考虑到做题的策略,学会巧用方法。
学生5:这一道题目我是用特殊值法一一代人计算,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得出结果,但如果用前三项的话,可以更加快,更加准地算出结果,没有想到啊,计算繁琐就是想得太少。
学生6:这道题目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不是太难,可是做下去却怎么都无法处理,草稿纸都用了四分之一,这导致了我心中的紧张,我想也是导致我这次数学考得差的“元凶”之一吧。心态很重要,要学会放弃,有舍才有得。
翻看学生对这道题目的反思,可以看到失分的学生对此问题基本没有方向,题意虽然明确,但是无法从题意中寻找到突破口:先特殊化。
得分学生调查:
学生1:我首先想到用公式把它们分别表示出来,但后来算不出来,就用前三项设基本量来做,然后用等差数列和公差相等列式求出,因为有根号,平方之后依然算了很久,用了十几分钟。
学生4:刚开始认为很简单,算算发现比较烦,就用了前三项,结果比较烦。大概花了20分钟时间才得到结果。
学生6:居然也能蒙对,我就是猜的,选了几个数字,猜猜试试。
了解到得分的学生基本从特殊化人手,比如前三项,比如等差数列的通项结构特点,而且要求学生的运算能力,对思路的预算都有较高水平,所花时间都比较长,这5分的获取来之不易。
3.命题与实际情况的脱钩深层分析
从命题的初衷与现实的落差之大,可见本题非同“寻常”。
此题是在高三模拟试卷上拿下来的,能力要求本身是针对高三学生的。可想而知,要求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较高,而且条件隐蔽性大,与目前高一学生的现有学生能力有较大距离,本来准备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实属一厢情愿,这样的试题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只能干扰或者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从信息量上看,命题的试题从等差数列的结构上分析,而在规定时间内去测试学生的推理能力属于较高水平的要求,学生在解题中表现出的信心、处理能力完全处于低级水平,那么出现索性放弃的尴尬情况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命制的试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相距较远。而且这道题目放在填空第10题,应该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如果放弃,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但是又求解不到结果,白白耗费大量时间,剧增紧张情绪,成为有些学生的数学考试失败的“元凶”之一。
从解题过程来看,学生肯定是先入为主地思考问题,先研究通项公式计算,再研究这些条件的组合结构运算,怎么在短时间内处理好这些关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更何况这本身就是等差数列通项结构的特殊产生的偶然巧合,学生的实际思维没有训练达到这样的水平。
三、关于教学层面的思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本案例是当前教学中急功近利心态的一个缩影。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课堂教学讲究短平快,缺失知识的生长性,学生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就开始疯狂的题海训练,从模仿到题型归纳,学生更多的是被迫接受与多次重复机械训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认为,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修与钻研时间。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怎样增强学生的钻研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是一句空话。高中数学教学大量刷题练速度的风气要扭转过来,这无疑要求教师的思路要开,胸怀要大。
考试要着眼于能力,不能变成考技巧。让平时拼命刷题、反复复习、机械操练的考生占不了便宜,熟能生“笨”。平时训练出的题目要有弹性,要出一些背景题,虽然增加了阅卷成本,但为了真正培养好学生,也是值得的。
另外,学生在本题解答中表现出的茫然、慌乱等心理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教学中“过程性教学”的缺失,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生长性发生和发展没有高度重视,更多目标直接指向应试技巧、解题技能,甚至考试要考的重点讲,不考的一些边缘知识直接跳过不讲,更谈不上对数学文化的渗透。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充分暴露师生的思维过程,重视学生表征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培养,引导学生去参与、探索和体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从中感悟更多的思想方法。
笔者剖析此案例,旨在呼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务必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蹲下身子,多想想学生的问题在哪里,立足学情分析,多分析学生的不惑如何解决,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多思考如何更有利于教学互助互长。正如北京大学张顺燕教授所言,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授人以道,就是不仅要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而且更要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等灵魂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形成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