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模

2016-11-16 08:49支素华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要素建构维度

程 玮,支素华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职业发展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模

程 玮,支素华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性和发展性的概念。基于职业发展视角,立足考察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评估要求建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契合现实社会中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6个维度,即通用技能、核心素质、职业潜能、职业人格、领导素质和团队素质,由33个要素构成,不仅涵盖了大学毕业生实现顺利及充分就业的能力素质,还嵌入了未来工作领域中能有效保有工作、职业可持续发展及专业化发展的能力素质。

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能力模型

就业能力是一个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复杂的动态性概念,是一个常新的研究课题。就业能力的结构内涵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衡量就业能力的指标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其产生原因:一是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界定就业能力内涵不同,因而确定就业能力的维度及要素(二级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和企业招聘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促使就业能力结构内涵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和整合中,衡量就业能力的指标也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本研究以职业心理学为视角,从获取、保有职业和职业发展3个基点构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并基于企业的实证调研,验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结构复合体的观点,有望进一步丰富就业能力的相关理论,并为相关问题的实践研究提供依据。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模型研究在2005年后成为就业能力研究的热点,并已取得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以及对能力内涵的不同理解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通过对大学生能力构成的维度的梳理,王培君概括出两维度模型、三维度模型、四维度模型和五维度及其以上模型[1]。本论文主要参照王培君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的综述框架进行文献述评。

(一)二维度模型

郑晓明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元素可分为个人智力因素(智商 IQ)与非智力因素(情商EQ),或称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2]。也有学者就某一类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研究,如雷腾提出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两个维度[3]。沈建红认为文秘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4]。赵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大学生就业能力由获得工作的能力和既有能力组成的个人资产、保持工作和自我成长的能力组成的发展能力这两个维度构成[5]。陈洪余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包括成功就业能力和维持就业能力[6]。上述研究侧重于将大学生视为潜在被雇佣者,从关注大学毕业时成功获取工作的应具备能力角度建构模型。

(二)三维度模型

汪怿提出就业能力可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3个部分[7]。刘学林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分为应聘求职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8]。李颖等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3类: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9]。肖云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3个部分[10]。贾利军基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由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和准职业形象3个维度构成,每一个维度又包含了若干组成要素[11]。李忠艳和汪永涛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3个维度:基础能力、基本工资技能和职业人格,并细分为17项指标[12]。赖妤甄将大学生就业能力之学习项目归为3大类:自我学习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细分为19项能力项目[13]。上述研究关注点侧重于在职场中的工作技能、未来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及个性特质的研究,注重从大学毕业生获取工作的能力以及维持工作的潜在能力角度建构模型。

(三)四维度模型

王苑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个体可靠性、自我意识、认知能力和沟通合作[14]4个方面。朱新秤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个人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认同和社会资本4个维度[15]。谢娟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4个因子构成,即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计划能力、积极适应和承担责任[16]。陈勇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有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和职业规划能力[17]。许春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分为职业认同、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4个层面[18]。上述研究注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自我觉知和规划能力以及劳动力市场上多元资本的积累整合能力的研究,关注点从对个体职业能力研究延伸到职业心理和职业生活领域相结合的方面来建构模型。

(四)五维度及以上模型

张丽华和刘晟楠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自主能力、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19]。高永惠等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就业价值认知度、概念化能力、就业录用特质、沟通力和自我管理[20]。葛晶在其研究中借鉴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工商协会的研究,提出就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个层次[21]。上述研究呈现多元化特征,模型较复杂,不仅从就业个体获取及维持工作应具备的能力的角度,而且涉及从用人单位对雇员需求评估的角度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还有研究者提出更复杂的就业能力构成维度及模型,如陶晓霞提出了大学生一般能力的七维度模型[22],杨晓南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8个维度[23]。

综上所述,从国内已有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研究可知,由于对就业能力概念内涵理解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模型研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提出的就业能力构成维度及要素呈现多样化,且各项研究中模型因子的命名和解释各不相同,且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模型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由于研究者研究的学科视野不同,对能力定义范围和视角不同,就业能力的维度命名和要素项目技能也出现较大的差异性。简言之,既往研究主要是从各项“能力”的功能、层次或者属性角度研究就业能力构成维度和要素。

国内对此问题从就业能力模型建构的实证性研究在2005年之前较少,有限研究中涉及的就业能力评价量表单一,主要有概括性模型法、访谈法和开放问卷法,效标不够科学,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更少,测评方法各有不同侧重点,依据的测量理论也不尽相同,仅限于研究者课题视角的适用范围,推广价值极其有限。2005年以后实证研究成果明显增多,研究视角有所拓展,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方法更规范,得出的结论更可靠,自主开发量表的过程比较严谨,但在研究范围上,多以几所高校或一个区域的研究为主,样本取样量在1 000以上的较少,虽有一定推广价值,但仍然有较大局限性。

二、研究方法与假设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题,必须基于广泛、深入的实践调查。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归类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结构模型和评定量表,确定分析问题的理论模型框架,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初始模型。其次开展3轮访谈和问卷调查。第一轮是补充性访谈和调研,补充文献筛选出就业能力的基础要素(项目);第二轮是专家评估性调研,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要素(项目);第三轮是探索性因素分析,修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假设模型。本研究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基础要素、结构维度命名过程中结合专家评估法,修正假设理论模型。

当今社会环境急速变化,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在不断改变,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聚焦职业发展和职业稳定性要素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基于职业发展视角提出理论假设: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由多维度、多层次要素构成的复合结构体。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建构与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初步建构

1.建构模型的原则

研究模型的建构是为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清晰的解释,并为该问题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建构的模型应该能够清晰地显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的内容以及内容之间关系;二是建构的模型应该能被不同人员识别和理解;三是建构模型的实证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四是建构的模型应该能够较好地指导实践;五是建构的模型具有可推广性,可在较大范围内使用,可以应用到其他研究对象上。

2.模型建构的构想

国内外虽然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内涵结构尚无定论,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就业能力是一种由多项能力组成的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系统,是一种具有适应性和发展性的能满足社会需求,并能够在社会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就业能力群。由此推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多因素的能力结构,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概念,是一个与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发展性概念,涵盖了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职业发展以及应对未来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变化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本文根据这一思路,从职业心理学角度出发,以顺利获得工作、有效保有工作及促进职业发展的能力为视点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本文研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包含以下要点:一是就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从确立求职目标、顺利并且满意地获得工作和稳定地保有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在进入职业领域之后持久地保有工作以及确保职业呈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就业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要或关键能力和素质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本文借鉴美国约翰·曾格(John Zenger)、约瑟夫·福克曼(Joseph Folkman)提出的领导力的“帐篷”模型,认为在个体职业能力发展中要特别注意“核心能力和素质以及潜在发展能力”的作用[24],同时也要关注其他能力的关联性组合,实现“核心能力”的辐射以及统领作用和“非核心能力”的配合或优势组合效应,从而将各种就业能力整合在一起。

基于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原则,本文将代表性研究中的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归类分析,提炼出27项区分性的能力与素质,并将这些能力与素质归纳到5个能力素质群或维度中(如图1),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初步理论模型。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实证遴选

1.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基础要素确定

通过文本分析、访谈及问卷法等途径来获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基础要素。

首先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梳理和归类文献中提及的就业能力要素频次,通过相似性命名要素频次统计,提炼出现频率较高的就业能力要素,筛选初始的基础要素。其中,国外代表性研究提炼大于1频次的就业能力要素有20项,国内代表性研究提炼大于1频次的就业能力要素有32项。基于国内外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的频次统计分析,共提炼出36项要素,其中有16项要素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从要素的名称来看,国外研究中有3项在国内的文献中并未提及,国内研究中的17项国外文献中缺少,而有些要素具体内涵是一致的,这是由项目的细分化导致的,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及中国社会背景及文化的特殊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汇总成一份由36项要素构成的半结构化初始调查问卷。

其次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获得补充性要素。根据文献提炼的基础性项目,通过半结构化的访谈和开放问卷进行项目补充性调查。研究对象分别选取高校就业指导教师1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10名和已工作2~3年的大学毕业生10名。访谈分为个别访谈(包括面谈和电话)和小组访谈两种形式①访谈题目:您认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能力或素质有哪些?贵单位招聘员工时注重的素质和能力有哪些?在贵企业发展良好或得以晋升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哪些能力和素质比较突出?。通过上述3类群体访谈,收集到在研究概念界定范围内的要素条目25条,通过归类分析,在文献整理的36项要素的基础上补充了16项就业能力要素。

图1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初始理论模型

基于上述基础要素的遴选,汇编成一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初始问卷,共50题项,选取10家企业的35名中高层管理者为调研对象,获取有效样本30份,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认同率统计(指在被调研的每个被试对项目的认同选择频次统计基础上,按照公式:认同率=选样频次/调研总人数× 100%来统计),抽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初始指标。

为确保有足够的项目数,根据专家意见,本研究从以上调研结果中抽取调查被试认同率统计在60%以上的成分,通过咨询企业高层管理者(3名)及高校专家(2名),保留46条项目,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探索性问卷。该问卷采用结构式的封闭问卷,要素等级采用五等级量表,按照重要程度采用李克特(Likert Scale)五点计分方式,分为“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或不确定”“不太重要”“很不重要”5个选项。分数越高,表示评价越重要,是核心要素。

2.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预测分析的取样对象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对企业(雇主)调查可以更明晰地知道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未来促进职业成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而大学生有限的社会经验与对职业的认知,并不清楚用人单位需要的就业和职业成功发展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包括的范围,因此本研究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对象拟不选取大学应届本科生。本文从企业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更符合实际,能更准确地提炼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

本调研抽样对象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利用校园公益招聘会的时间,向企业发放问卷调研,共面向150家企业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0家企业共158份问卷,回收率为87.8%,剔除填答不完整或所有选题分值相同率较高的问卷,共计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77.8%。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性别为男的61人,占比43.6%,性别为女的78人,占比55.7%,其中缺失值1,占比0.7%;职位为中层的113人,占比80.7%,职位为高层的27人,占比19.3%;职称为初级的27人,占比19.3%,职称为中级的80人,占比57.1%,高级30人,占比21.4%,其中缺失值3,占比2.2%。

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PPS17.0对140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目的是从要素变量中抽取公共因子,形成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修正参数及验证理论假设。

为使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具有更好的结构效度,使其结构更加清晰,本文先运用SPSS17.0软件得出必要的筛选要素,以使下一步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能得出解释度更高的公共因子。筛选标准:若共同度小于0.5,则不予以保留该项要素。结果发现有13个要素的共同度均在0.5以下。经咨询专家后,保留33项要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为了保证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具有稳固的结构效度基础,对保留的33项要素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来确定就业能力的维度及其组成要素,进而作为后续研究拟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的理论依据。

图2 大学生就业能力碎石图

首先运用Kaiker-Meyer-Olkin(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来验证要素(项目)变量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各项统计分析如下:KMO值达到 0.938,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近似卡方为6.242E3,df=528,Sig=0.000<0.001(表明已达到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这表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中有共同因素存在,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图2“大学生就业能力碎石图”(Scree Plot,反映了公共因子的重要程度)和表1解释的总方差表显示,最终提取6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60.692%,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解释量,说明这6个因子可以较好地概括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表1 解释的总方差

其次通过SPSS17.0软件数据处理,得出的旋转矩阵对要素进行筛选,判断是否保留。保留标准:如果某题项变量在6个公共因子上最大的载荷大于或等于0.4,予以保留。如果某一题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公共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值(Factor Loading,表明题项变量依赖公共因子的程度,反映了题项变量对各公共因子的重要性,若因子载荷值越大,说明两者的相关性越高,反之亦然)均大于0.4,且值近似,予以保留。要素(项目)筛选后的33项要素均大于0.4,予以保留(见表2)。

表2 33项要素(项目)分析统计(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1.以上因子结构是在删除第7、8、10、11、17、18、22、23、36、39、40、41、45题13个要素(项目)后形成的,共33个就业能力要素项目。

2.第6要素(项目)“学习能力”在因子2的载荷值为0.460,在因子4的载荷值为0.401,说明此题项在两个因子间的相关性较高,参考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后,归属到因子4解释性更高。

3.删除第8要素(项目)创新能力。因为在多次因素分析中创新能力都是单一指标(只有单独一个维度),而且加入因子结构中不理想。同时33项要素中的有几项要素也从不同的层面表征了创新能力,如综合的、跨学科整合能力、采用新技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此外从追求模型的简洁角度看,六因素模型比七因素模型更优,模型的拟合指数较为理想。

再次进行维度命名及内涵界定。以上分析结果来自企业调查,不仅包括就业时的能力与素质,还包括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与素质,可以看成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及未来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时寻找工作时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包括进入未来工作领域后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和素质)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要素。鉴于本研究既关注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正式职业领域中职业性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又立足于企业需求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通过咨询专家,本论文对从33项就业能力结构因素分析中抽取的6个公共因子的命名以“职业”一词为主轴,并以此为理论研究框架,修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初始模型。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初始模型的修正及维度内涵定义

在33项要素分析基础上,形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六角(GCPPTL)模型,该模型是一个由6个维度构成的二阶因子模型,与理论构想的五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初始理论模型相比,虽然表述有所差异,维度不同,但基本反映了相同内涵,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说明了基本符合原先假设的理论模型。经探索性因子分析独立出来形成新的维度,体现了这一能力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在此基础上修正图1构想的初步理论模型,形成新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模型(见图3和图4)。

图3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六角模型

根据研究获得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六角理论模型,本文又进一步修订各维度的定义。职业通用技能是指个体职业生涯早期获取工作的基本能力,也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快速成长的必备能力。职业核心素质是指个体就业时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有效转化为实际工作效用的核心能力素质。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人品和心理面貌,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道德文化、精神及理想情操、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既是人的基本素质,又是人的职业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品质的独特结合。职业发展潜能是指促进个体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是个体在长期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中积累的发展性能量,也是促进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性能力,同时能有效利用和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支持性联系以及对外界信息汲取、整合及转化的能力。领导素质是指促进个体职业可持续性梯度发展,能有效管理决策和影响他人,在团队工作中能带领和指导团队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并能获得职业晋升及向更优质企业或更高岗位转换的重要能力。团队素质是指个体在职业发展中能妥善处理组织内部关系,能与团队成员合作,配合成员有效地开展工作,有集体责任感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理论假设验证、创新与讨论

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通用技能、核心素质、职业人格、职业潜能、团队素质和领导素质6个维度、33项要素构成,获得大学生就业能力六角模型,验证了提出的理论假设成立。

本研究的创新之一是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聚焦点,以就业能力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建构性的复合性概念为分析框架,以大学生顺利就业为现实视点,立足考察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评估,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避免出现以往研究中大部分是从企业、高校教师及大学生3方获取就业能力评估的基础指标可能存在的误差。因为我国高校目前与社会(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并不是很清楚企业人才需求的具体能力要求,尤其是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素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基于企业人力资源具体实际需求的视点,以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或中高层企业管理者为被试,开展初步的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实证遴选,更符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

本研究的创新之二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理论思考的框架有所突破,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毕业时实现顺利就业的能力,更是从未来工作领域中能有效保有工作、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及专业化成长的视点维度,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修正的正式模型由6个维度、33项要素构成,实证研究结论验证了理论假设的符合性,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图4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修正模型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研究的初始理论模型构想中,通用技能维度包括创新能力要素,但在多次因子分析中创新能力都是单一指标(只有单独一个维度),而且加入因子结构中不理想。此外,创新能力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元能力结构,在33项要素中有几项要素也从不同的层面表现了创新能力,如综合的跨学科整合能力、采用新技术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此外,从追求模型的简洁角度来看,六因素模型比七因素模型更优,模型的拟合指数较为理想,故修正理论模型的二阶因素未含创新能力。

本研究不足之处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样本的数量相对较少,结构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研究建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模型可为后续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估量表提供理论依据。

[1]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32):20-22.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3]雷腾.关于高师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缺陷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63-64.

[4]沈建红.文秘人才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体系的构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132-135.

[5]赵冬.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9-11.

[6]陈洪余.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51.

[7]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5(7):31-34.

[8]刘学林.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J].职业时空,2005(14):28-30.

[9]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91-93.

[10]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6):130-133.

[11]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44-47.

[12]李忠艳,汪永涛.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2):94-95.

[13]赖妤甄.没有教科书的一门课——方案课程参与者之就业能力建构历程分析[D].桃园:体育大学,2010:37.

[14]王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22.

[15]朱新秤.大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结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85-88.

[16]谢娟.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与量表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25-47.

[17]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46.

[18]许春燕.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3):35-43.

[19]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5.

[20]高永惠,梁芳美,范玲.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79-81.

[21]葛晶.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比较分析——以上海地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20.

[22]陶晓霞.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14.

[23]杨晓南.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10.

[24]约翰·曾格,约瑟夫·福克曼.卓越领导者[M].赵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

(责任编辑 杨慷慨 伍美洁)

Modelling of Employ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Development

CHENG Wei,ZHI Suhua
(Schoo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Guangzhou Guangdong 510830,China)

The employ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multidimensional,multilayer,compound and developing concep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that employers would consider,the developed model accord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mployers in the society.The study ha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six dimensions in employ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universal skills,core quality,career potential,professional personality,leadership and teamwork.The six dimensions include thirty three factors that not only cover the qualities would let them obtaining a job right after their graduation,but also include keeping the job,a sustainabl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students;career development;employability model

G649

A

1673-8012(2016)04-0102-09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4.016

2015-12-31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机制研究”(2014ZK028);共青团广东委员会重点课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升机制研究”(2014WT062)

程玮(1966-),女,河南洛阳人,广东培正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心理健康与咨询研究;支素华(1979-),女,河南安阳人,广东培正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和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程玮,支素华.职业发展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模[J].重庆高教研究,2016,4(4):102-110.

format:CHENG Wei,ZHI Suhua.Modelling of employ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development[J].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4):102-110.

猜你喜欢
要素建构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光的维度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