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燕 马鹏翔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培育的路径、成效及瓶颈因素,提出了基于“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和“政府服务外包+企业托管”框架机制,给出了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培育的推广对策建议,为民族集聚地区特色产业扶贫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产业培育
民族地区扶贫问题是当前开展精准扶贫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因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因素,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多呈现出复杂性、脆弱性、敏感性等多维特征。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是民族地区全面脱贫的根本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十三五”开局之年,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2020年实现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未来五年,平均每年要实现约1400万贫困人口脱贫,平均每个月要脱贫约120万贫困人口,任务艰巨且重大。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并进一步指出,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扶贫思路。可见,推动精准扶贫的根本动力在产业扶贫,关键则在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农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开展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其特色产业——树型金银花培育的主要模式,系统总结其发展瓶颈和制度障碍,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为民族地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提供经验借鉴。
二、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选择
(一)贺州产业扶贫面临的现状
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是核心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差距十分明显,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遏制。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总人口239.79万人,常住人口202.59万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468.11亿元,财政收入47.14亿元,是广西唯一一个地区生产总值不超过500亿元和财政收入不超过50亿元的地级市。2015年末,贺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56元。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178元是仅为全国和广西平均水平47%和66% ;人均财政收入2327元,分别为全国和广西平均水平21%和48% 。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4.1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97亿元,是典型的转移支付财政,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后发展基本现状的缩影。
“十二五”期间,贺州市共5个县区,国家重点扶贫县2个,自治区重点扶贫县区3个。纳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为170个,其中纳入国家规划的为128个,涉及54个乡(镇),共计1810个自然村,总户数92241户,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4万人;劳动力20.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7.4万人。 2015年,贺州市有贫困人口29.35万人,贫困发生率13.88%;贫困人口分布面广,“插花式”贫困现象依然普遍,全市707个行政村只有7个行政村没有贫困人口。
(二)贺州特色产业培育模式
1、贺州“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2011年以来,全市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3648.49万元,发展各类各类经济作物31.6万亩、养殖家禽123.26万羽、家畜1.34万头,扶贫产业项目实现170个贫困村“全覆盖”,昭平茶叶、富川脐橙、钟山贡柑等3个产业项目被纳入广西“十百千”产业化示范项目。从全市特色产业规模和农户调查意愿看,贺州特色产业仍然处在“经营方式分散、产业链低端以及规模效益不凸显”的粗放发展阶段。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产业扶贫受地方政府政策变动、市场需求波动影响较大,制约了特色产业培育向精准扶贫方向转化,也成为此类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民生板块的最大短板。
2、新常态下贺州产业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本文研究对象为树型金银花,选择了代表性龙头企业——贺州巨欣金银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4年8月成立,总投资39100万元,计划3—5年时间内建成千亩示范基地5个(辐射5个县区),带动农户推广种植20万亩,延长树型金银花下游产业链。截止2015年12月底,项目一期投资1300万,建成了贺州市首个树型金银花千亩示范基地——巨欣树型金银花标准化千亩示范基地。项目一期完成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736亩,金银花茶综合加工厂、基地水利改造、技术培训系统、产品回购中心等。建成标准烘干厂房、烘干杀青设备、加工区、仓库及办公区和产品展示区等1000平米,为种植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培训500人次。
当地政府指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贺州一锦金银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组织和标准化管理;引导农户在自愿基础上,将零碎的土地通过流转交由基地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形式,共同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保价回购协议,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同时,当地扶贫部门将周边乡镇贫困农户纳入产业扶贫支持范围,向其免费提供苗木。周边乡镇贫困户依托巨欣树型金银花标准化千亩示范基地引领作用,经过一年时间,已经成功带动周边乡镇农户推广种植约1800亩,辐射带动毗邻的钟山县、昭平县、八步区等农户种植约2500亩,直接带动周边乡镇贫困农户脱贫。
三、主要成效分析
(一)投入成本
根据入户调查,树型金银花种植投入成本主要包括三部分,苗木购置、土地整理和日常管护。综合成本约1700元/亩(不含采摘费用)。
1、苗木成本
树型金银花苗木培育分三个阶段,依次为雏苗期、幼苗期和成苗期,雏苗期需要在育苗基地进行集中培育1—1.5年,完成雏苗培育后再向农户推广移栽。
(1)雏苗期:处于育苗基地繁育阶段,苗龄1—1.5年,直径10—15mm。
(2)幼苗期:进入农户移植栽种阶段,苗龄1.5—2.5年,直径15—20mm;每亩300—350株;年产量预期可达150—350斤/亩(鲜花);成本约3.5—5元/株。
(3)成苗期:进入规模种植阶段,苗龄2.5—3年以上,直径30—50mm;苗木达到丰产期,年产量预期可达800—1200斤/亩(鲜花);成本约50—70元/株。其中,城市绿化苗木直径50—100mm;成本约90—300元/株。
2、土地整理
采取农户散种的,在种植第一年,农户自有旱田、低丘缓坡土地,自行除草平整即可种植,只需劳动力投入。
3、管护成本
(1)施肥:有机肥80斤/亩,一年分两次施肥,成本约150元/亩。
(2)修剪:每年修剪两次,计每亩80元/天/人次。
(3)技术培训:每年技术指导培训5次,与基地签约农户统一由巨欣金银花公司免费支持。
(4)采摘费用:每年集中采摘期约三季:第一季3—5月,第二季7—8月,第三季9月或10月。手工采摘费约3000元/亩(鲜花采摘费约3元/斤,按成苗丰产期计算)。散种农户种植2亩以内的可以自行采摘。
(二)经济效益
根据问卷调查和走访龙头企业及合作社,树型金银花种植收益包括3个类型,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入股分红。
1、经营性收入
树型金银花3年达到丰产期(树径30mm以上),平均预期产量可达100—150公斤(干货),根据近5年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鲜花14—18元/公斤,干货100—120元/公斤),每亩平均纯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脱贫增收的经济效益相当显著。根据幼苗期培育成本综合计算,农户种植当年即可回收成本(种植成本约1500元/亩,收益约2000元/亩)。
2、入股分红收入
以土地流转模式,推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经过土地确权,种植推广地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村集体与公司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公司按照种植基地收入净利润20%股份分红,土地入股农户参加村集体分红。
3、工资性收入
土地流转农户经过公司培训,参与项目基地的土地整理、种植管理、鲜花采摘,领取劳务工资,平均每天80—100元;按照每年平均采摘期80—90天,劳务性工资收入每人每年至少8000元。
四、经验启示和对策建议
(一)贺州特色农业发展瓶颈因素
1、农户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
农业特色产业培育需要市场经营主体同步匹配。2015年末,贺州市农业人口116.23万,占常住人口57.4%,是民族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市。2015年,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015家,农业人口平均每万人专业合作社仅8.75家,专业组织化程度明显偏低,制约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
2、产业扶贫精准化程度较低
据统计,贺州市农用地面积1188.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6.5万亩,林地面积907.6万亩,全市人均耕地1.6亩,人均林地7.8亩;耕地面积仅占全市国土面积10.5%,林地资源比较丰富,资源禀赋决定贺州产业扶贫开发必须走精准化之路,改变传统农业粗放经营方式。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1032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517家,但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家,造成市场信息不对称,产业扶贫精准化程度偏低。
3、农业企业经营融资较难
规模以上农业企业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租赁土地或者流转入股土地等前期投入难以转化为固定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和单一,多以银行融资为主,而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农业的信贷资金多为短融产品,资金规模小且周期短。受限于抵押物或担保,新成立的农业企业很难融到经营性资金。据调查,由政府担保、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涉农信贷产品及扶持政策,往往因为地方政府财力紧张,风险共担责任界定模糊而流于形式。
(二)基本经验和对策建议
在民族地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引导是前提,选准特色产业是核心,引入龙头企业是关键,农户广泛参与是基础,整合资源、示范带动是切入点和突破点。在此基础上,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整合涉农政策资源,可探索向龙头企业购买公共服务,构建“政府服务外包+企业托管”框架体制,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推广农户”为基本实现路径,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特色产业技术物资服务平台,将扶贫特色产业项目与企业市场经营有效结合,提高和完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贫困群众家门口一公里的“宜居和宜业”。为此,综合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科学遴选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选择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就业带动性强的项目,兼顾当地生态和绿色发展需要。把特色产业培育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环境结合以来,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通过产业扶贫增强当地“造血”功能。
2、引入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提升产业扶贫的牵引力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入企业必须在当地注册公司、建立示范性基地,把标准化种植、采摘、回购、深加工、销售等环节建立起来,通过基地示范引领,有效吸引周边农户试种;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解决农户销售顾虑。建立公司和农户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调动贫困农户积极性,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
3、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扶贫的组织化程度
把土地流转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推动形成适度规模的土地集中。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工程,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和机械化耕作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特色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鼓励和支持服务于特色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发展,在融资、信息、技术上给予政策倾斜。
4、整合涉农和扶贫资源,提升产业扶贫的政策合力
充分运用和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破除部门资金管理“壁垒”,推动资源合理整合、规范运作,提升产业扶贫的政策合力。要落实产业扶贫的融资担保,探索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信用互认,为破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经济林林权抵押的制度障碍提供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马楠.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130—131
[2]杨定玉.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述评[J].民族论坛,2016(2):100—101
[3]王碧宁.燕山贫困集中区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实证分析——以河北省平泉县为例[J]. 经济论坛,2016(4):56—57
(李秋燕,1987年生,广西金秀人,贺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马鹏翔,1984年生,河北巨鹿人,贺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科负责人,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