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恩,孙 汶
(1.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100037;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依存、竞争、互补与因果关系研究
杨宏恩1,孙汶2
(1.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100037;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我国同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准确把握我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关系对于深化两地经贸合作意义重大。笔者利用UNComtrade数据,选用多类指标,对我国同东盟贸易合作之间的竞争性、互补性、依存性与因果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同东盟对外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竞争较为激烈;在一些商品类别上我国同东盟双边贸易互补性不断强化,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我国同东盟的贸易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度高;我国贸易总额与东盟贸易总额、我国出口总额与东盟进口总额、我国进口总额与东盟出口总额之间均具有双边因果关系。应紧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深化同东盟各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明确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竞争性,拓宽贸易合作领域;重视中国—东盟自贸区互补性,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加强中国—东盟贸易依存关系,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利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因果联系,加快自贸区升级版谈判。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竞争性;贸易互补性;因果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发展迅猛。自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进程。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成立,中国逐渐放松对东盟国家的关税政策,双方的贸易往来有了很大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各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相互出口增多[1]。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最早开辟于秦汉时期。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时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总额约6900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7.9%。其中,与东盟、南亚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贸易总额分别为3262.18亿美元、905.81亿美元、1551.11亿美元[2]。中国努力发展与东盟全方位的合作,加强战略谋利,把与东盟的关系视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最前沿和突破口[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将成为重要推力和载体,从规模和内涵上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纵观现有的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研究,系统运用系列指标分析双边贸易竞争、互补、依存及因果关系的文献较少。本文主要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依存性、竞争性、互补性以及因果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为海上丝绸之路在东盟地区的推行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同东盟政治互信的加强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下文中关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的数据均来源于UNComtrade与WTO Statistics Database数据库。我国与东盟贸易相关的总量、行业数据及双边贸易总额与结构如下:
1990—2002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虽不断增长,但增速比较缓慢。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以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迅速增长。2002年至2014年,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547.81亿美元增至 4 802.6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83%,远超当期的GDP增速,双边的经贸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发展状况,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发展状况
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正逐渐从以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为主变为以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主,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的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占出口总额比重从1990年的15.76%提高到2005年的59.63%,增长迅速。而中国对东盟出口的SITC0(食品和活动物)、SITC1(饮料及烟草)正逐年减少。201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机械及运输设备888.17亿美元,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241.93亿美元,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241.64亿美元,化学品及有关产品230.37亿美元,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218.64亿美元,五类商品占比依次为42.66%、11.62%、11.61%、11.06%、10.50%,这五类商品占中国对东盟出口商品总额的87.45%。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商品结构有比较明显的升级和优化,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商品结构,如图2所示。
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商品结构来看,1994年之前(包括1994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商品主要以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和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为主,1994年之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矿物燃料等不断减少,而对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则不断增加,且增速很快,逐渐成为中国从东盟进口商品总额中占比最高的商品种类。1990—2014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动物油、植物油、脂肪和蜡在不断减少,而对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的进口则在不断增加。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从东盟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1 056.99亿美元,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10.52亿美元,杂项制品503.61亿美元,三类商品占比依次为38.70%、26.02%、18.44%,这三类商品占中国从东盟进口商品总额的83.16%。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商品结构,如图3所示。
图2 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商品结构
图3 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商品结构
(一)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1.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对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竞争性,笔者从贸易结合度指数(TII)与贸易竞争指数(CI)两个视角进行分析。贸易结合度指数最初由A.J.Brown(1947)提出,后经小岛清(1958)等学者的修订而逐步完善,用来衡量地区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经调整后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i国(或地区)对j国(或地区)的贸易结合度,表示i国(或地区)对j国(或地区)出口占i国(或地区)出口总额的比重,表示j国(或地区)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一般来说,表示i、j两地经贸联系较为疏远,反之则较为紧密。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结合度测算结果见表1。
表1 1990-2014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TII)
从表1可知,1990—2004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结合度指数绝大多数时间(除1993年与1994年外)都大于临界值1,这表明中国对东盟的贸易联系比较紧密。此外,1990年以来,中国同东盟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亦即中国对东盟的贸易联系持续加强,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在1990—2004年的25年间,东盟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始终高于临界值1,最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2003年,其值高达1.90,这表明东盟对中国的贸易联系十分紧密,当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事实上,中国与东盟贸易在东盟对外贸易占比的变动也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两地贸易总额在东盟对外贸易中的占比由1990年的2.27%上升到了2014年的18.95%,增幅高达834.80%。
2.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竞争性指数分析
桑百川、李计广修正的专业化指数(CS)与一致性指数(CC)[4],主要利用双边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数据度量两国(或地区)之间贸易竞争的激烈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由表2可知,在1990—2004年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争性指数较高,其中在2007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修正一致性指数(CC)最高达到0.918 5,贸易竞争性指数最高达到0.830 8,两地的对外出口竞争较为激烈。在2002年之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竞争性指数呈现出U形的变化趋势,1990—1996年呈现出下降趋势,而1997—2002年则呈现出上升趋势。2003年之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竞争性指数保持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态势,竞争性指数始终在0.75之上,两地对外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竞争性。
(二)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从中国与东盟两地10类产品的RCA指数可得出下面的结论:中国0~9类产品中,整体表现出极强国际竞争力的有SITC8(杂项制品),其RCA>2.5;处于范围中的是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此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且机械及运输设备的竞争力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除这3类产品外,中国在其他7类产品中不具备明显的竞争力,尤其是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SITC4(动物油、植物油、脂肪和蜡)以及SITC9(未分类货品及交易)类目的产品竞争力很弱。
表2 1990-2014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竞争性指数
东盟在SITC4(动物油、植物油、脂肪和蜡)和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两类商品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SITC4(动物油、植物油、脂肪和蜡)的RCA指数一直都大于4,可见其国际竞争力非常强。东盟的SITC0(食品和活动物)、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SITC8(杂项制品)类目产品的CAL指数在2.5≥RCA≥1.25的范围中,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类产品的竞争力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通过对中国与东盟贸易RCA指数的对比可以看出,两地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有一定的区别。中国与东盟在SITC0(食品和活动物)、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SITC4(动物油、植物油、脂肪和蜡)、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这四类产品上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RCA指数,具体分别见表3、表4。
表3 中国的RCA指数
续表3
表4 东盟的RCA指数
2.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1)中国出口与东盟进口互补性指数
桑百川、李计广设立了两个指标[4],将中国的出口结构与东盟的进口结构进行比较,两个指标的值越接近于1,说明东盟国家的进口与中国的出口吻合度越高,贸易互补性越强,两个地区的贸易潜力越大。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我们用两组指标取代一组指标将最终数据定义为CIm,它表示两个系数的算术平均数。这两个指标是经过对专业化指数(CSm)和一致性指数(CCm)修正的版本。
表5 1990-2014年中国出口与东盟进口互补性指数
(2)中国进口与东盟出口互补性指数
我们设立两个指标,将中国的进口结构与东盟国家的出口结构进行比较,指标越接近于1,说明东盟国家的出口与中国的进口越吻合,贸易互补性越强,双方越具有潜在的贸易机遇和优势。这两个指标为:
从表6可以看出,中国进口与东盟出口互补性不断强化,CIm指数接近于1。这说明未来中国与东盟有着广阔的贸易合作空间,中国和东盟正面临着贸易合作发展的新机遇。
表6 1990-2014年中国进口与东盟出口互补性指数
贸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在各自GDP中所占比重,能够反映两地贸易在各自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与依存性,并不能反映两地进出口额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两地贸易的因果关系,该部分在对两地双边贸易依存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一)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依存性分析
1.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关系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依存度是指两地的贸易在各自贸易和GDP中所占的比重,它能反映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在各自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1990年到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依存度在不断增长,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从1990年的1.94%上升到2014年的4.64%,上升了2.7个百分点,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1990-2014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
2.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关系
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从1990年的2.06%上升到2014年的19.38%,上升了17.32个百分点。在2002年之前,东盟对中国的贸易总额占比、进出口占比虽有增长,但是增速较为缓慢,2002年之后,东盟对中国的贸易来往有了明显的增长,这表明中国和东盟都在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断努力。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如图5所示。
图5 1990-2014年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
(二)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因果关系分析
中国同东盟的双边贸易竞争较为激烈,一些产业互补性较强,同时相互间的依存度较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两地双边贸易间的因果关系。格兰杰(1969)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了定义,并提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本文利用该方法对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关系进行因果性检验。
1.数据选取与处理
选取中国与东盟贸易中共6个指标研究进出口的因果关系,这6个指标分别是:中国贸易总额(CHTO)、中国进口总额(CHIM)、中国出口总额(CHEX),东盟贸易总额(ASTO)、东盟进口总额(ASIM)、东盟出口总额(ASEX)。本文利用199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6个变量均是含有时间趋势的非平稳变量,为了使变量的经济意义更加明显并进行平稳化准备,对6个变量进行ADF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结果显示,LNCHTO、LNCHIM、LNCHEX、LNASTO、LNASIM与LNASEX均为一阶单整变量,具体见表7。
表7 中国与东盟进出口的平稳性分析
2.因果关系检验
对于同阶单整变量,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性。构建F统计量,即。F检验结果见表8。
表8 中国与东盟相关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贸易总额与东盟贸易总额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中国出口总额与东盟进口总额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中国进口总额与东盟出口总额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中国出口总额是中国进口总额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反向关系却不成立;东盟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中国与东盟从2002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贸易合作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发挥各方优势,推动我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特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一)紧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深化同东盟各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愿景与行动》多次强调东盟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的作用与地位,将其称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衔接的重要门户。因此,在同东盟的经贸合作中,应当紧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机遇,进一步深化我国同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社会状况复杂,因此在开展同东盟各成员国的经贸合作中,应当根据各国不同的文化、法律、政策等制定不同的方针与策略,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一方面,加强同东盟各成员国的沟通联络,了解相互间的投资、经贸机会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各项贸易促进活动,与东盟各成员国举办经贸推介、项目对接等商务交流活动。
(二)明确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竞争性,拓宽贸易合作领域
中国与东盟产业间存在竞争问题,尤其是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竞争较为激烈。中国应努力将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关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出口竞争力,将出口产品不再主要局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培育和发展新兴技术密集型产品,努力推动对东盟的出口,促成双方的产业间贸易[5]。
此外,中国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积极拓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领域。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积极改善与东盟合作项目的融资渠道,做到与东盟各国互联互通,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双方提供互联互通的融资平台,提升整体的融资水平。此外,扩大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及投资,促进贸易平衡,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
(三)重视中国-东盟自贸区互补性,加强区域能源合作
从上文对中国与东盟的RCA指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在部分产品类别上具有互补性。双方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东盟在矿物燃料、动物油、植物油、脂肪和蜡等产品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每年有大量的产品向全世界出口,中国也是其主要的出口国之一。而中国在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上具有相对的优势。正是基于这种互补性,中国要积极拓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空间,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释放两地间贸易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建立更多的商品贸易合作和沟通渠道。
此外,现阶段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即能源问题。东盟国家中,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是产油大国,而且东南亚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中国也是东盟各国能源的主要出口对象之一。中国要积极与东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针对东盟各国的资源优势开拓属于中国的能源市场,充分利用东南亚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四)加强中国-东盟贸易关系,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在各自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贸易依存度逐渐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必须加强我国与东盟各国在港口、铁路和航空方面的互联互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规划,明确提出要“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这就需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加快我国南部到东南亚的辐射性公路和铁路网建设,实现高等级公路与铁路的连接,打造贯通我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通道[6]。
此外,还应大力开展我国同东盟海运与空运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打造与东盟“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运输网络。我国还应当充分发挥在高速公路与高铁建设方面的技术与规模优势,开展与东盟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五)利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因果联系,加快自贸区升级版谈判
自2010年1月1日自贸区全面启动后,我国同东盟的双边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2009年的2 130.11亿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4 802.6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7.66%,远远高于同期两地GDP与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在双方政治互信、经贸友好发展的基础上,2014年底我国提出了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议,并受到了东盟各国的广泛欢迎,双方就此展开了相关谈判。
2015年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双方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打破现有的各种贸易壁垒,使得两地商品能够更为自由地流动,尤其是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使东盟各国更多商品进入我国市场。在自贸区升级中,实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功能升级、内容升级、能力升级、辐射升级、软硬件升级等,为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开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1]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22-28,21.
[2]毛艳华,杨思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合作与能力建设[J].国际经贸探索,2015(4):101-112.
[3]李晨阳.对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反思[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4):10-20.
[4]桑百川,李计广.拓展我国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关系——基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10):69-74,135-136.
[5]陈秀莲.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和提升的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2011(1):63-71.
[6]邹春萌,林珊.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评估与分析[J].亚太经济,2012(4):60-65.
【责任编辑 王建增】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Interdependency,Competion,Complement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YANG Hongen1,SUN Wen2
(1.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Beijing,100037; 2.School of Economics,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1)
The great strategy of"?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It is significant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and set the bilateral trade relationship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f the interdependency,competion,complement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with the UN COMTRADE data by adopting mutil-category indexes.The study shows there is some similarity in the export structur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where exists serious competion;the complementation on some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s constantly strenghtened and there is broad cooperation space;the trades of the two countrie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 on each other;there are cause-effect reltionships between the total trades,total exportations and total importations of China and ASEAN.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formed.To begin with,we should strenghten th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memberships in ASEAN by seizing the construction opportunities of"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Secondly,we should both be clear aware of the compe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and broaden the trade cooperation fields.What's mor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zones and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energy cooperation.In addition,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s.Lastly,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o accelerate the updated negotiation about the free trade zones.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Trade Competitiveness,Trade Complementarity,Causal Relationship
F752.7
A
1674-6511(2016)05-0006-09
2016-06-3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014M55007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GJ025)。
杨宏恩(1974-),男,河南开封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国际投资与贸易。孙汶(1994-),女,山西长治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国际投资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