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雪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实例
白雪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共8项,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即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是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
每个人在理解知识和构建自己对事物认识的时候,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也是多元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外在体现,是这个理论特别强调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并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在具体环节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顺利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综合能力也获得提高。下面就以高中《化学(必修2)》中《化学反应速率》一节课的设计为例,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化学学习,已经对化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于化学学科的研究范畴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必修1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必修2进入了理论的学习,既是对原有知识的总结提升,又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必修2的教学中,除了知识内容的讲授以外,学科思想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使实验小组的分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领会,在课前进行了相关智能的调查评估。课前调查显示,学生中有61.8%拥有突出的逻辑数学智能,因此本节课基本概念的教学,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构建的方式,在关键问题的指引下,逐步经过讨论和分析形成正确的概念,为进一步的问题探讨奠定基础。同时,85.3%的学生拥有较好及以上水平的人际智能,因此在分组实验的环节中,班内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一方面希望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为知识的构建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思维方式,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进行简单应用。
(2)通过科学实验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教师引导,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方法。
(2)体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实验现象的获得到思考方法的归纳。
(3)感受学习过程中优势智能的发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
(2)感受控制反应速率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3)通过参与合作,进一步形成“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人生态度。
教学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1.环节一:引入
教师通过视频展示生活中常见化学反应的现象,包括“安全气囊的弹出、火灾、烟花、钟乳石的形成、煤炭的形成”,提出反应快慢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及思考。视频根据内容配有不同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后续问题的展开。
2.环节二:形成概念
教师先后提出两个问题:“如何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学生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思考常用的能够描述反应快慢的现象,理解“多少”与“快慢”的不同,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为下一步新知识的构建和概念的建立打好基础。在从定性的比较过渡到定量的描述中,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知识,能够提出以“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改变量”定义化学反应速率。由此通过实例引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从而修正前面的认识结果,建立正确的概念。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特长,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将讨论逐步深入,直到形成正确的概念。
3.环节三: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分析,探究4个因素即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4个因素的实验设计采取不同的方式:第一步,提供实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对变量的控制而得出实验目的;第二步,根据实验目的先设计实验,再实施,以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思维。由此,分组实验帮助学生高效掌握了重要知识点,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环节完成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深化,经历了实验合作,学生的自然认知、自我认知、人际、语言等智能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4.环节四:知识小结和应用
本环节从生活中举例“不同牛奶包装对应的保质期问题”“洁厕灵的使用说明中兑水的比例问题”“新型食品温度标签的问题”,由此说明课本中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在课堂最后,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促进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化学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基本概念建立,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数学智能,同时,教师引导下的正确思维方式,也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设计为由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分析讨论,经过引发矛盾继而解决矛盾的过程,逐步构建新知识,形成新的概念。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引导下的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充分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直以来倡导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学生分组实验,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在实验的设计、实施、汇报等环节中,学生的人际智能、语言智能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近距离实验现象的观察也为自然认知智能突出的学生创造了更有利的学习条件。同时,划分实验小组时也考虑到了学生智能优势的互补,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教学设计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为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除了传统的形式外,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采用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小结。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组内智能互补,使教学过程顺利高效,学生的学习过程愉快充实。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带给了教师和学生不同以往的体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期待着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成长,更大的收获。
白雪,本科,中教一级。北京市第十九中学,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