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爽 唐章蔚
我国移动学习高被引文献研究*
张文爽唐章蔚
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已经成为对学者研究成果的一种认可。利用普赖斯定律和共时法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对2003—2014年12年间的高被引文献以内容分析法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我国移动学习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新趋势及所呈现的新动态,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结果表明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稳步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引进支持学习方式的持续创新,也为当前教学课堂的延伸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做出贡献。
移动学习;高被引;普赖斯定律;内容分析法
移动学习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正成为一个多学科参与、多主题融合、多领域交叉的研究范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移动学习应发挥在不同领域内的优势,开发更加有效促进移动学习的应用工具,拓宽理论视域,开展移动学习活动策略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1]。为了从整体脉络上把握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本研究将从优质文献中探讨移动学习研究重心的变化及原因,并对移动学习的国内研究症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了解我国移动学习现有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热点的变迁,为移动学习的再发展起到一定促进和预示作用。(注:检索日期为2015年12月16日)
1.研究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期刊为数据来源,使用“篇名”为检索项,以“移动学习”为检索词,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为来源类别进行精确检索,时间为2003—2014年,检索到被引文章598篇,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利用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2]。为了避免只看重被引频次数而不考虑时间的先后带来的被引频次数的积累,在选取样本上还选用共时法[3],基于这种引证规律,将时间化为3段,分别为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共选取样本文献为125篇,高被引文献占总被引文献的20.90%,文献数量集中,数据具有可研究性。移动学习文献的高被引文献分析,终止于2014年,是因为文献的被引频次与时间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近两年的文献的高被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重要的文献还不能从高被引的方式分辨出来。
2.高被引文献中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文献
在研究样本中即125篇高被引文献中,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文献共有11篇,在移动学习的研究中被多次的引证证明了在研究者中的认同率最高,可见在移动学习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对文献的影响力占一定因素。
这11篇文献中文献综述类文章占了5篇,说明移动学习的研究还不成熟,研究者还在对移动学习的定义或基础理论的文献进行研究。其中叶成林2004年发表的《移动学习研究综述》中,对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定义进行了论述,由于时间的累积效果和这篇文献对移动学习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提出,使得此篇文献成为移动学习研究者引用频次最多的文献[4],详情请见表1。
表1 2003—2014年被引频次前5篇移动学习文献及其被引频次
3.高被引文献的日期分析
在样本的选取中,以共时法的普赖斯定律选取高被引文献,由图表可以看出高被引总频次虽然有时间的累积占有一定的因素,但还是呈现了一种周期性,每2年或3年为一个周期,产生一个峰点年份,此周期性与当年是否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或此年的文章是否能在接下来几年引起共鸣有关。
由图1可见,2004年、2007年、2009年为高被引的峰点年份,而2010年也有发展为峰点年份的趋势。在2009年在这一年中发表的文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可观的,论文发表的内容包含了理论[5]、技术实践[6]和资源开发[7]等多个领域,可见移动学习到2009年已经达到兴盛的状态。我国的移动学习研究虽然还没有发展成熟,但是发展势头良好。
图1 高被引文献的日期和文章分布图表
4.高被引文献的第一作者分析
从高被引文献的作者署名情况统计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献为合著作者,合著作者文章一共有98篇,占了高被引文献的78.40%,这表明目前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以团队合作为主,不同机构间合著论文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移动学习的高被引文献的第一作者分布相比较其他专题比较分散。从年龄来看,前5名作者都是1970左右出生的,这个年龄段的研究者是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的中坚力量。方海光在移动学习和学习对象的研究中,建立了系统过程模型,从整体构建移动学习系统环境的应用与研究框架—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顾小清对微型移动学习进行深入研究,研讨了微型学习策略和资源的共建及其可用性设计(见表2)。
表2 2003-2014年高被引文献前5名的高被引第一作者
5.高被引文献的分析
在对高被引文献的进行分析时,本文利用在线软件HTML5 Word Cloud。在线软件HTML5 Word Cloud是一款文字云软件,可以输入词汇或文章能够突出显示原文本中的高频词,通过文字显示大小形成特殊的词汇云图达到可视化效果。
利用HTML5 Word Cloud对125篇高被引文献的进行可视化分析,除去以“移动学习”为
,输入所有的
生成词汇云图,由图可以看出,“学习”是移动学习中
频率最高的,也是移动学习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和研究取向。接下来是“资源教育”“设计”“分析”“模式”“内容”“系统”和“环境”等都是关注的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学习的研究趋势更倾向于系统的设计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关注学习者(如图2所示)。
图22003—2014年高被引文献的词汇云图
1.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稳定持续发展
通过对高被引文献的分析,移动学习主要有以下7种理论基础,包括非正式学习理论、活动学习理论、情景认知与学习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境脉学习理论和会话学习理论。通过横向的对比发现其理论研究都是以对学习者的研究为中心的。随着移动学习碎片化的特点,传统理论行为主义的“小步子”学习法,基于遗忘曲线的强化理论与基于交互理论的及时反馈的优势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上实现了创新性的应用[8]。这种传统学习理论与新兴教育形式的有机融合,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引起人们的思考。
2.技术更新扩展移动学习发展空间
技术作为移动学习不可忽略的基础与关键性因素之一,需要研究者给予重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技术手段增强移动学习的情境性学习、构建学习模式和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等实践应用中,利用Podcasting技术构建移动学习模式[9]、基于Flash Lite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10]、基于GSM Modem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11]等实例研究在减少移动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和学习资源的建设中不断发挥其特色优势,且新技术带给学习者新的学习体验,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产生拓展了移动学习的发展空间。
3.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动移动学习方式创新
新兴技术和新理念在学习中的深入应用,使得移动学习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促进学习方式的创新。移动学习支持学习者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学习者的移动性是和注意力的分散性相关联的,因此导致了移动学习者无法进行连贯、系统的学习,而针对此问题将采用片段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弥补,利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动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
从2003—2014年高被引文献的统计分析虽然有管窥蠡测的嫌疑,但依旧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有权威人物和权威机构在学术界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他们的文献提供了创新性较强的研究理论或研究方法,引导了移动学习的研究走向;不足有引用过此文献的文章成为另一个高被引文献而产生了盲从心理,进而在科学知识系统中产生“马太效应”,形成数量上的累积而成为高被引文献。总体来说,只有不断提高研究内容的质量或自身的分量就会获得更高的引用,而高被引文献之间也会不断相互引用,文献的高被引频次可以说明文章的学术价值。
[1] 王佑镁,王娟,杨晓兰.近二十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中西方对比的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49-55.
[2] 马费成,胡翠华,陈亮.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雪立.基于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界定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 (6):975-978.
[4]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5] 黄荣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
[6] 王伟,钟绍春,吕森林.大学生移动学习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2):81-86.
[7]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
[8] 王嘉琦,徐朝军,钟柏昌.基于强化理论的移动学习资源推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3(5):68-72.
[9] 曹超.利用Podcasting技术构建英语听说移动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9):99-103.
[10] 王珍珍,杨雪,傅健.基于Flash Lite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4):102-104,89.
[11] 党小超,郝占军.基于GSM Modem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9):94-97.
张文爽,在读硕士研究生。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121000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移动半松散型区域教研模式建构与应用研究”(编号:11YJC880102);2014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农村教师区域性微型移动教研实践研究”(编号:JG14C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