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016-11-05 12:50沈佳美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能力

沈佳美

摘 要:所谓逆向思维,即从顺向思维的对立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不仅能够在思考时另辟蹊径,还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办事效率,此外,还能开发人的脑力,使思维得到拓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B-0054-01

逆向思维有两种意义,主要是对思维逻辑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解答和概念的理解时,教师对学生概念理解进行引导,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思路与角度解答难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定义、概念和解题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提高逆向思维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一、课上教学与课下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课后习题与课程方面的设计都对逆向思维训练模块与学习进行了加入,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课后都有训练题,问“四分之三表示四被分为了几份”。在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对分数概念进行详细讲解时,一般会向学生解答四被分为几份,便可得出几分之一,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分数概念能被容易理解,但题目从相反的角度提问,这就直接引导并训练学生从逆向的思维对分数产生理解,学生能更快地学会分数的知识。此外,在课下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发图片、摆小棒等方式让学生理解10以内的乘除法加减的运算。例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分发1~10的数字图片,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加减乘除的结果,由学生通过卡片进行运算,例如,数字8,学生小组可以通过讨论,将1~10的图片数字进行归纳,可以得出1+7=8,2×4=8等,反之,其他小组学生也可以提供4×2=8、7+1=8等答案。这种动手实践能使学生参与到逆向思维的学习活动中。

二、公式与法则相互转换,逆向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法则与公式通常都可以从左右方向相互转换,这种转换的方式也可称之为顺向与逆向间的转换,例如,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数量关系在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比如,一斤水果5块钱,小明花了10块钱,一共买了多少斤?求一共买了多少斤,可以用总价÷单价=数量,10÷5=2(斤),还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设一共买了x斤,单价×数量=总价,则5×X=10,或数量×单价=总价,X×5=10。对小学数学公式的运用不仅要表现在顺向思维的运用,还要注重逆向思维的应用,两种思维相互配合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利用反证法与分析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在教师进行苏教版《余数的小数除法》教授时,以小学生练习0.57÷0.23=2…5为例,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让学生对此答案的对错进行判断,然后让学生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具体的方式证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从传统顺向的思维向逆向思维模式转变:

A:余数5与除数0.57相比,余数>除数,则余数为5是错误的。

B:余数5与被除数0.23相比,余数>被除数,则余数为5是错误的。

C:验算2×0.23+5≠0.57,则说明余数为5是错误的。

在这个案例中,三位同学都有效运用了分析法与反证法,教师通过对学生反向思维的指导与运用,促进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强化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创建合作交流平台,有效培养逆向思维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建交流平台,对逆向思维进行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学生对数学难题进行解答时,例如,在课堂上开展辩论和交流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对个人的观点进行充分表达,从而发挥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作用,通过逆向思维的运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学生可以对数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一道数学题为例,“草地上有9只兔子,走了一些,还剩6只,请问一共走了多少只兔子?”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学生可以随口而出,答案是3,但学生通常的计算方式都是9-3=6,这与列式的规范要求不符,教师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道数学题进行多方面的解答,让学生得出最后的算法为9-6=3。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这个问题列出方程式解答,即设走了x只兔子,列式为x+6=9,解答出9-6=3,即利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数学题目解答的不同方法。教师要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与观念进行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的解题思路上利用逆向思维进行有效规范,将逆向思维更好地应用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为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加强,转换思考的方式,对问题知本求源,从结论着手寻求原因,问题有时会变得异常简单。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运用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思维的一种创新,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以及思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刘艳平.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36).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小学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