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萌
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使用的常见问题解析——以电影《上帝也疯狂》为例
唐萌
在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以意义的货币的形式进行流通。然而这“货币”种类的不同对沟通双方造成了困扰。符号的不对称性即传播双方符号的差异性,主要分为符号存在的不对称性、符号能指所指的不对称性、含蓄意指的不对称性。也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下对符号的不对称性进行讨论。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文化地域原因,也有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形态问题。以上两者影响下产生的思维方式、联想能力的不同会对符号的使用产生二次影响。
符号;跨文化传播;含蓄意指
[作者]唐萌,中国传媒大学。
“生活中的一切都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是文明拱门的中心,所有生活的事件必须经过这一渠道。”正如霍尔所言,文化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通过文化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互联网时代,麦克卢汉在19世纪预言的“地球村”已经到来,个体、集团、国家、民族、洲际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紧密,与之相伴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在持续爆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传播这一学科应运而生。跨文化传播是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交换信息的过程①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在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作为信息的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美国经典喜剧电影《上帝也疯狂》为例,对跨文化传播中的符号使用情况进行解读。该电影描述了非洲腹地的卡拉哈利沙漠和附近600里的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布希族人和工业社会下的“文明人”的文化冲突。
虽然本文的主题是研究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使用出现的问题,但是这其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非是从跨文化传播时才存在,其中缘由应该从符号创造开始探究。由于世界各地生活生产环境、情况的不同,符号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也大有不同。
符号是可以指称其他事物的一切事物。它可以是音响、图案、线条、颜色或者实物。人类的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用于生活生产中的传递信息、实现交际。语言符号作为符号的一部分,是使用最广泛最频繁、也是体系性极强的符号。此外,文化浸透在语言之中,语言在文化中同样拥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语言符号的使用情况对跨文化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语言符号而言,能指和所指是一体两面。能指是语言的读音和文字,所指是语言在人心中对应的心理概念。不同人的教育背景、心理状况、认知习惯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概念也千差万别。此外,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也导致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符号的歧义。
当基的因狩猎被捕开庭审理时,当地的牧师为基的充当翻译然而这项翻译工作让牧师觉得很难做好。并不是他不懂布希族的语言,而是英语中的“有罪”“非法”等词语在布希族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认识的反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语言唯名论:客观现实的知识不受语言的影响。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任意外在形式,不论语言是哪一种,思维均是一样的。一种思维可以用任何一种语言来表达,语言之间的翻译不会给思维表达带来问题。后来,美国人沃尔夫提出了语言相对论。语言相对论指出,语言从三个方面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认识:一是人的认识和感知系统,如对于尺寸大小、颜色辨别等;二是人的认知结构和世界观;三是逻辑本身的结构以及什么是符合逻辑。②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4-70页。
语言相对论论述了人的思维方式受到其所使用语言的影响。对于思维方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博厄斯认为语言反映思维,沃尔夫则认为语言影响思维。笔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方式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任何一门语言的诞生都与其祖先的生产活动相关,语言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都是客观现实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人类祖先按照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创造了语言,这种语言体现了人类当时的思维方式。当后人继承这种语言时,也同时继承了祖先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认知。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系统也会同时进行微观调整。
布希族的语言中,没有与“有罪”“违法”“星期”等相关的词语,说明在他们的社会中没有相应的客观存在,所以他们的思维中也没有法律的概念。对于英文“有罪”这一符号,布希族语言没有相对应的能指,更没有所指。由此可见,布希族人所处的原始部落在语言符号上与当代文明社会有较强的不对称性。布希族的生产方式简单原始,上层建筑与之对应也十分纯粹。简单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打猎采摘挖树根,精神生活就是与动物和自然交流。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没有与这些社会形态相匹配的符号积累。
符号的不对称是指在一种符号系统中某部分符号存在,而在另一种符号系统中不存在。更微观来讲,从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层面上,也存在不对称的现象。通过对电影《上帝也疯狂》的分析,笔者将符号能指和所指层面的不对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能指不同,所指不同
在电影《上帝也疯狂》中,一个飞行员在途经卡拉哈利沙漠时将一个可口可乐玻璃瓶扔出窗外,恰好被沙漠中的布希族人捡到,新的物品打破了原始生活的宁静,原本和谐共处的家庭变得嫉妒和彼此憎恨,他们将这个可乐瓶命名为“不祥之物”。
不论是“可口可乐瓶”还是“不祥之物”,都是对这一物体的称呼,都是这一物体的能指。对影片中接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文明人”来讲,这一物体在他们心中引发的心理概念,也许会因为个人原因有所不同,然而大同小异。而对于布希族人基的的家庭来说,这一物品在他们的心中引发的心理概念却是与罪恶、争吵、厌恶相关的。
对于同样的一个实体,基的一家和电影中的“文明人”的称呼是不同的,内心指向的概念也是不同的。这是能指和所指的双重不同。
(二)能指不同,所指相同
在《上帝也疯狂》下部中,基的使用了一个布希族常用的肢体语言:将手放在对方的左肩上,表示问候的含义。这一动作,一开始让剧中的女主角很不适应,她试图以文明社会中的握手代替,但是她的动作让基的感到受到侵犯。
在这一互动过程里,双方心中的所指是一样的,即向对方问好。然而,肢体语言能指的差异,为他们的互动带来了麻烦。
同样的一处例子是在《上帝也疯狂》上部中,生物学博士为了向女教师证明确实有犀牛来过,向当地的土著人证实“犀牛看见火会跑来将火扑灭”。土著人摇了摇头。这让生物学博士更加为难,因为在当地人的肢体语言中摇头表示肯定,点头表示否定。这时,双方心中所指的含义都是“是”,但是对应的中介——能指的动作是不同的。
(三)能指相同,所指不同
然而布希族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经验,是现代所谓的“文明人”多数所不知晓的。布希族人擅长根据沙漠上的痕迹辨别动物和人的信息。根据沙漠上的痕迹,他们可以辨别出“土狼有了新的女朋友”“印度豹的孩子不见了”“羚羊又开始向西迁移了”,沙漠上所有的信息都印在了沙上面。“沙的痕迹”是布希族熟悉的特殊的符号系统。对文明社会的人类来说,一切信息都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写在纸上和互联网上,只有少数受过专业训练的生物学家有阅读这项符号的本领,多数人看见这一符号只能大致辨别是动物还是人,是大人还是孩子。然而基的可以通过沙的痕迹判断自己孩子走失的详细信息。
足迹作为一种天然符号,布希族人经过实践和学习,掌握了一套从中得到信息的方法。这使每一种符号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心理概念,完成了符号的意指过程。未经训练的文明社会人没有经过这一意指的过程,在心里对应的所指的概念是十分简单而模糊的。
罗兰·巴特认为,“意指作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过程,他是一种把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一体的行为,这个行为的结果就是记号”①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页。。例如,“月亮”一词,作为一种语言单位,是一种能指。由这个词语作为中介,指称人们心中具体的对于天上的月亮的概念。这时,人心中的概念和“月亮”这一词汇连接起来,成为一体,这个过程就是一次意指的完成。能指是符号的表达层面,用E表示。所指是符号的内容层面,用C表示。意指行为相当于这两层面之间的关系,关系用R表示,整个意指过程用ERC表示。
一个ERC是一个简单的意指过程,如图1-1。此外还存在另外两种情况:一是E1是由另一组E2R2C2组成;二是C1是由另一组E3R3C3组成。第一种情况即被称为含蓄意指;第二种情况被称为元语言。
图1-1
图1-2
含蓄意指是在能指一与所指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人进行联想的结果。“元语言通过寻找能指一与能指三的相关性,或推理出一种逻辑延伸,或建立一种阐释关系,从而构建意义。”①隋岩:《含蓄意指与隐喻的等值对应——符号传播意义的深层机制之一》,《新闻大学》,2010年第1期。元语言中进行推理的逻辑部分与含蓄意指中的联想部分相比,后者受到文化的影响更加强烈。
在电影《上帝也疯狂》中,基的偶然看见金发碧眼性感高挑的女教师在树林里换衣服,当时基的想,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丑陋的人,她高大肥胖的身材让他感觉得用很多食物才能喂饱她,而她发白的长发更是让他觉得恐怖。
在当代文明社会,尤其白人的国度里,女教师的金发碧眼、高挑性感的身材都是女性时尚靓丽的符号。在这一过程中,女教师的金发碧眼,是一种能指。能指所中介的所指是对应的一种形象特征(图1-1)。当这一意指过程作为一个能指,其所指是时尚靓丽。这种二次意指的过程也被罗兰·巴特称为“神话”。在整个这一过程中,能指一“金发碧眼”与所指二“时尚靓丽”被人们的联想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广泛存在。然而,在影片《上帝也疯狂》中,由于布希族人和工业社会的“文明人”在想象、联想过程中社会认知、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对同一实体产生了不同的迷思。
与语言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相同,这种符号二次意指过程中的联想过程与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影响、交互进行的。因为社会中符号的存在极为广泛,所以符号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在符号的迷思形成的初始阶段,对同一符号进行相同的二次意指的人是比较少的。在同一地域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一个符号产生了不同的迷思,这些迷思统称为“迷思一”。在其他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一符号也会产生迷思,这些迷思称为“迷思二”。虽然迷思一和迷思二中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迷思,但是这两种迷思内部之间的差异是要比这两种迷思之间的差异要小,并且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地域内部的不同迷思会随着生产生活中人类的协作逐渐地减少差异。此外,当一种迷思被最多的人拥护的时候,在迷思之间就会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尤其当大众传播时代来临,一些迷思会被电视广播海报等媒体以一种近乎“符号暴力”的方式传达给受众。比如,关于女性何为“美”的迷思就是被大众传播通过时尚杂志的封面以及广告模特的形象所定义的。当这一种迷思不断被强化,成为一种文化以后,会反过来影响其他迷思的产生和压制同一符号不同迷思的发展。
总的来说,影片中布希族人与“文明人”对同一符号的二次意指不同。这种二次意指上的不同,受到地域影响、生产生活的影响、已经形成的迷思的影响以及政治的影响,是导致含蓄意指不对称的缘由。
在跨文化传播中,符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符号就好像人际沟通中的货币,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同种类的钱币进行贸易往来,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符号就是进行语意传达的货币。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的货币种类不同、面值不同,在沟通中会产生一定的困扰。这种进行沟通交流的双方的符号差异,笔者称之为符号的不对称性。
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因社会发展、文化差异造成的符号存在的不对称性。即一方存在某种符号,另一方不存在。这种符号存在的不对称性可以是体系上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此种情况需要双方进行更复杂的沟通以弥补一方欠缺的能指。二是因语言创造过程的差异、能指和所指的任意性造成的沟通双方能指和所指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需要双方改变文化中心主义的心理,以某一方的文化准则形式行事,才能进行有效沟通。三是含蓄意指的不同是由于各个民族联想能力、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而思维方式、联想能力的差异是由文化背景、地域因素等不同影响而成。虽然这种差异为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不同文化中各有特色的迷思也为世界文明的绚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