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台用户特点及发展方向探讨——以蜻蜓FM调研为例

2016-11-05 08:01
传播与版权 2016年8期
关键词:网络电台电台客户端

潘 莺

网络电台用户特点及发展方向探讨——以蜻蜓FM调研为例

潘莺

在广播领域,随着接收终端的多元化,以蜻蜓FM为代表的一批移动音频类应用正悄然兴起。因此,拟通过对目前下载量最高的网络电台蜻蜓FM活跃用户的观察分析和问卷调查,梳理其使用习惯形成的过程与机制,总结网络电台的特征并从中挖掘出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未来网络电台可能具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传统广播形成的挑战和影响。

蜻蜓FM ;网络电台;发展趋势;挑战;影响

[作者]潘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学界对于网络电台的研究主要从网络电台和传统媒体的竞争与融合、广播与App的融合发展等角度展开。

如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的骆伟在《传统广播与网络电台的融合》中通过对传统广播与网络电台各自优劣的分析,从网络广播受众人群等方面探讨传统广播向网络电台发展的趋势及方法。作者强调传统广播应朝多向性发展,特别是与网络电台的融合,进一步阐述广播独特传播优势的必要性。[1]

又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周宇博在《广播与App融合发展的思考》中指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使用App获取广播节目。这些App的使用有助于拓宽广播传播渠道,丰富广播节目内容,提升广播品牌形象。而且文章还在广播如何快速吸纳受众资源、培养用户黏性等方面做了思考。[2]

除了探究网络电台App的发展策略,还有学者研究更加细分的网络电台发展策略。如湛江师范学院赵敏在《网络电台节目互动策略探析》中指出“互动”是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网络电台要生存发展,必须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充分运用互动策略,使“声音”传播产生新的吸引力。作者结合实践与调查结果提出网络电台节目互动的一些构想,如聊天节目要活跃、交友节目要实用等。[3]

二、网络电台用户特点分析

(一)用户年轻化

在参加调研的58位用户中,年龄分布集中在18~50岁,且以年轻群体居多,这部分用户大多已进职场,针对这部分人群选择相应的内容并在工作闲暇时间播出优质内容会相对提高传播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二)学历高等化

从调研的数据结果得出,约72%的用户为本科学历、约19%的用户为研究生学历(当然这可能与参加调研者随即程度有关),不难发现使用移动电台的用户在学历方面基本属于中高层次。

(三)时间碎片化

从调研数据得出睡前收听的时间段集中占比44.83%,而其他的分布都较零散。如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无规律的都市生活让人们无法定时地去收听传统广播的集中式传播,因而出现的“云端”存储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有效传播的问题,实现了随时随地、想听就听。

(四)选择个性化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多次强调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学生骨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我们从调研结果发现,虽然收听音乐和有声小说的用户所占比例较多,但各种节目类别均有用户选择,这说明网络电台节目的丰富程度非常关键。

(五)官媒倾斜化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SPSS的统计结果:

可以发现,凡是直播类节目(如新闻、天气、路况等),用户通过收音机或通过蜻蜓收听中央、省市及广播电视节目的比例明显大于收听非官方媒体。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在用户心中还未建立稳固,因而这块内容是传统电台的优势及强化方向,也是网络媒体的软肋和发展方向。

三、网络电台的困境及发展趋势探索

(一)网络电台生存之困

1.版权困扰。自从互联网产生,版权就是一个永远热烈的话题点,各类电台客户端也逃不出这个魔咒,他们之间的版权之争从未熄火。举例来说,2015年2月6日深圳新电波卡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NewRadio播客(视频分享)平台创始人杨樾表示多听FM的运营模式存在着侵权行为,他收集的资料显示其公司旗下《大手牵小手》《李青的音乐枕头》等9个栏目约有500期节目均出现在多听FM上。此外荔枝FM称,经用户举报和调查发现,多听FM盗播荔枝FM独家签约电台27个,现已正式委托律师致函多听FM,请其在24小时内删除下架相关电台并致歉、赔偿;酷听听书表示自多听FM上线以来大量盗版酷听听书作品,2014年8月酷听听书已发律师函,正式向多听FM提起侵权诉讼。[4]

在收听新闻节目时,你会首选:__________

在收听相声、评书、有声小说类节目时,你会首选:__________

在收听天气预报、路况信息等直播节目时,你会首选:__________

在收听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时,你会首选:__________

移动音频客户端主要是依靠外包合作和用户上传内容而拥有市场的,但是这些节目内容却很难提供相关的版权证明,这就不难想见版权纷扰有多大了。

2.同质化严重。据统计,目前国内市场上约有1500多个语音内容类客户端。[5]然而其中大多数电台客户端都有聚合和共享的功能,他们整合全国各省市成百上千家的电台资源,或者直接播放其他平台的节目内容,如此一来,“原创”在这个行业里将是一个渐行渐远的精神。各类电台客户端少有“独家”“特色”,同质化竞争相当激烈。

3.不成熟的商业模式。由于一直以来“版权”不受国人重视,因而国内的用户已经十分习惯免费地拥有资源和服务,电台客户端的开发者想要盈利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辛辛苦苦吸引来的用户群体很有可能顷刻间消失的可怕问题。因此目前大多数电台客户端最为普遍的盈利方式是“免费下载+应用类广告”,这样一种“烧钱”的原始积累的商业模式其实是难以支持电台客户端的长久发展的。我们可以看出,版权纠纷也好,同质化竞争也罢,两者的出现其实都是因为当前整个移动音频客户端市场还没有一套成熟并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

(二)网络电台趋势探索

1.技术关键因素:移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收听方式。如今4G网络广泛普及,在不久的未来5G时代也将到来,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持续发展,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已经大势头地从传统的纸媒、电视、广播导向变为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导向。“传统收听终端、车载移动终端、手机智能终端和电脑在线终端已形成广播收听市场中的几个不同收听终端的细分市场。”在车上收听便捷的车载广播,很多人都有理由相信即使新媒体的大车轮滚滚而来,这种已经形成习惯并且不对受众产生不便的行为模式在未来依旧将保持原貌,车载广播作为传统广播的重要部分的发展依旧是可观的。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通讯技术的发展进步会让我们慢慢进入可以随时随地播放音频流或者下载音频进行离线收听的状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传统广播媒体在“有车一族”的伴随性媒体世界中的地位。不过目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仍有较高的资费以及较慢的带宽传输速度,在这些技术实现之前,相信大多数有车一族还是会选择收听传统车载广播的。但总体来讲广播收听的移动化、听众的网民化与广播的网络化仍然是当下传统广播媒体面临的重要挑战。

2.节目关键因素:实时、互动的用户体验。“广播媒体发展至今,传播方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革命性的变化。虽然有卫星广播、网络广播的出现,但仍然主要沿袭着‘我说你听’的‘一对众’‘点对面’的传统单项播报方式和传播手段,传播者与收听者界限分明。”[6]

因而,依托社会化媒体进行内容传播的网络广播、播客广播、手机广播凭借它们独有的交互特质使得听众可以融入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环节之中,从而提高了其黏性和参与度,与之相比传统广播的听众正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只能一味地接受信息、与传播者界限分明。另外,传统广播自身是单纯依靠广告来盈利的,可这样的盈利模式已经危在旦夕,于是广播媒体开始寻求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等多种经营策略来丰富广播媒体的产业链条。这样的确可以为广播媒体自身的生存开辟道路,但也因此出现人力物力的分散,必然会导致在一定时期内节目内容质量有所下降。总体来说,传统广播内容相比新媒体内容而言因循守旧、较少创新,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渐现颓势。

3.竞争关键因素:品牌、创新、人才的三大核心。

在同质化的大潮中,如何让用户记住自己?如何成为用户的首要选择?

“蜻蜓FM制作了明星专访节目,邀请知名歌手进入直播间,在音乐声中和明星畅聊,兼具音乐性和娱乐性。明星作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吸引力的要素,为蜻蜓FM增加了一大批用户,此节目也成为蜻蜓FM独有的优势资源。”[7]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为用户制造记忆点,就应该为产品寻找标签点,就是要找准自身定位,打造与自身产品特色相适应的品牌节目,将内容品牌化。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创意。”尽管这句话已经让人听出耳茧,仍不影响这是句大实话的事实,新媒体时代就是一个拼创意的时代。然而以创意为支点而兴起的音频产品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一直信奉的“内容为王”很容易被众多互联网创业者高呼的“终端制胜”带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自身内容的要求,导致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其实不论是“终端制胜”还是“内容为王”,都只不过是媒体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侧重。广播媒体刚刚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步自然是快速地占据平台和开拓渠道,但也依旧不能忽视内容的独家和优质,因为这才是能让自身在同质化问题突出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即便是目前许多电台客户端打出“订制”“社区”“关系”牌,也还是需要通过内容来链接、维护。

毋庸置疑,人才资源绝对是广播媒体发展和改革的首要推动力,未来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但是我国目前各级广电媒体仍沿用“事业化属性,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常见的现象有工资总额限制、户口与事业编制控制等,而新媒体采取的是按绩效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体制,这样的“刻板”面对着那样的“灵活”,再添上未来媒介大融合的良好发展前景,不可否认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播人才的引进及人才的稳定性。所以反思当前“人才流失”的现状、探索今后“吸引人才”的良策是传统广播急需做到的,如积极为人才提供创新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注重落到实处(薪资、假期)的奖励措施。毕竟“创新”是要人来实现、“品牌”是要人来打造的。(指导老师:朱金玉,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1]骆伟.传统广播与网络电台的融合[J].新闻前哨,2014(1).

[2]周宇博.广播与App融合发展的思考[J].视听界,2014(5).

[3]赵敏.网络电台节目互动策略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1(3).

[4]曹晓龙.网络电台版权困境[N].新金融观察报,2015-02-09.

[5]冯飞.警惕互联网电台的版权隐患[N].知识产权报,2014-10-28.

[6]蔡奕璇.微电台——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型广播发展模式[EB/OL].中国广播资讯网,http://www.bpes.com.cn/zh-CN/displaynews.php?id=748.

[7]刘璐.大数据时代,聚合型网络广播App的发展策略[J].新闻世界,2014(11).

猜你喜欢
网络电台电台客户端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论网络电台广告的几种创新方式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论网络电台与微平台融合并进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