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方法,运用这种分工理论,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专业学习中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关键词: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复杂;简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61-02
一、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分工理论,他认为可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劳动,先专注干好每项简单劳动,提高其熟练程度,然后再将各简单劳动组合起来,从而提高整体劳动效率。这是因为简单劳动的熟练程度提高和减少简单劳动之间交换过程中的时间损失,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也认为:如果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天生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内不做其他工作,只做一件事,那么他就能做得更多、更出色、更容易。记得当时在大学学习古典管理理论时,学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时我的感触并不深,但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我对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认识越来越深刻,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效。
二、分工理论在南京汽车制造厂的印证
最早体验到分工理论是我们在大学毕业前去南京汽车制造厂参观,制造汽车原本是非常复杂的事,成百上千的零部件要组装到一起,还要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这里面不仅涉及到机械,而且还涉及到电气、电子等各方面的知识,但在参观了南京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以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工程技术人员将复杂的劳动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将相近的几个简单工作分解到同一个岗位,采用流水线的方法,待装配的机器在每个岗位的员工前只停留几分钟,每个员工只需用专用的电动工具安装几个零部件,由于长时间从事这种简单的劳动,员工的熟练程度非常高。在产品出口处只需间隔十几分钟,一辆崭新的汽车就开出总装车间。技术人员告诉我们正是由于劳动分工,采用了专业化工具和重复劳动,员工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才使得复杂劳动变得简单而快捷,提高了劳动效率,对此,我感受颇深。
三、分工理论在学习游泳时的实践
记得儿时我们非常喜欢去游泳,经常到公园的换水池去游泳,每每看到别人游自由泳时,都感到很羡慕。自由泳不仅游速快,而且动作还十分优美,因此打算去学,但该泳姿动作比较复杂,手、脚和换气都需要很好地协调配合,断断续续学了十几年都没有学会,于是只有放弃。一个偶然的时间,我在翻看古典管理理论时,当看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这一段时,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去尝试把分工理论用于练习自由泳呢?有了这个想法,我马上见诸行动。游泳时,仔细观察别人游自由泳的动作:手臂划水一次,双腿打水六次,呼吸一次。分析自己儿时的失败教训,认为关键是自己在学习时,每个动作都没学到位,整体组合当然不行,因此学了十几年都无成效。于是,尝试把复杂的动作分解为若干项,先专项练习、达到要求,然后汇总协调配合。有了新的思路,干劲就来了。首先,我把自由泳分解为三个基本练习部分,即腿部练习、手臂练习和呼吸练习。然后,进行分项训练,给自己制定好计划,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专项练习打腿技术。开始是在池边爬着练打腿,然后在池里蹬壁滑行打腿练习,最后双手持浮板爬在泳池里练打腿,给自己定好目标,重复练习,不断实践、体会、总结和提高。在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后,有了质的飞跃,持浮板打腿几百米且均匀不间断,左右转头都不影响打腿效果,目标达到了。然后分别攻其他两项,很快,手臂练习和呼吸练习也都分项攻破,达到规定标准。最后进行组合,由于各单项动作都非常扎实,组合仅用了一周时间,自由泳就游得很自如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1000米自由泳,非常轻松地用半个多小时就游完了,回想儿时学了十几年都没学会,如今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学会了。我不由得感叹,我要早按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去练就好了。直到今天,有朋友让我介绍学习自由泳经验,我还是告诉他们最好能分项练习。
四、分工理论对我专业教学的影响
分工理论让我受益最大的还是我的专业教学实践。我学的是机械专业,机械制图是我教了十几年的课程,讲授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黑板上画图给学生演示,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用绘图教具圆规、三角板画图演示。用绘图教具画图,图是画得规范了,但画得很慢,一个图就要花费较长时间,每次上课都感觉讲授不了多少知识就下课了,而且,机械制图都是开设一个学期,关键的知识点还没讲到,期末就到了。我多次尝试徒手画图,无奈自己以前没有绘画基础,加之机械制图里的图样种类又较多,有几何作图、立体图、三视图、剖视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等,开始徒手画图时我是面面俱到,每种图都画,每种图的画图规律都没掌握,每种图也都画不好,无奈只有用绘图教具画图,效率很低,针对性较差。想起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后,我又产生了专项练习,各个突破的想法。画立体图是我首先主攻的方向,练习由浅入深,先练最简单的长方体,然后在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切割及叠加,最后过渡到画组合体。感觉到越画手越顺,不断画不断积累。先是在纸上画,然后到黑板上画,徒手画图速度越来越快,图也画得越来越规范。画立体图的水平提高,带动其他三视图、剖视图徒手画图水平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有了大量的练习积累,自己的各种素材不断增加,2013年底我编著的《机械制图模型视图对照集》也正式出版了。
五、学习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Solid Works中的分工实践
有了较为扎实的徒手绘图能力,我又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画图。Solid Works是世界上第一套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3D CAD软件,具有卓越的虚拟装配、三维造型动画功能,其操作灵活、设计过程简单、快捷等很快受到广大用户青睐,被称为“三维机械设计方案的领先者”,在机械制图和结构设计领域已经成为三维CAD设计的主流软件。因此,我买了个Solid Works软件装在电脑里,边学习边实践,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辅助绘图,但现在急于要用,学习起来十分用心,遇到不懂的地方反复琢磨,直到搞会为止。在学习Solid Works中首先遇到的麻烦是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零件上有螺纹。画螺纹时较为麻烦,由于不熟练,每当遇到螺纹时,都要停下来,边看书边画图。琢磨半天,勉强画出来。此后,形成了条件反射,见到零件上有螺纹,就感到发憷,既要看书又要琢磨,花费许多时间,影响整体进度。我又想到用分工理论去攻破这个难点,于是,我就停下来专门研究螺纹的画法,先选一个基准面,再画螺旋线,然后绘制螺纹的三角或梯形及锯齿形,最后扫描轮廓画出螺纹。不断实践,反复练习。很快掌握了螺纹的画法,不仅三角形螺纹,而且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也都弄得非常熟练,再遇到画螺纹时就显得十分轻松自如了。
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实训车间学习实际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由于对机器设备的结构、原理不太了解,操作时经常出现野蛮拆卸、不按拆装程序操作,有些机器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精度严重受损,甚至有些干脆报废,后续其他班级就没办法使用。利用Solid Work可以进行机器或设备的三维动画演示和虚拟装配,可用三维动画展示机器设备的结构原理,机器设备在马达的带动下旋转起来,形象、直观、工作原理一目了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机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虚拟装配可将机器设备的零件一个个虚拟装配起来,形成整台机器或设备,学生可先在电脑上练习虚拟装配,等装配熟练后再进行实际装配。我们申报了一个基于学院实训车间机器设备开发三维动画和虚拟装配的课题,实训车间有十几种机器设备,如果按以往课题开发的惯例,要先到实训车间实际测绘零部件,画出零部件的草图,然后回到办公室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画出规范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此基础上利用Solid Work软件对机器设备的各零件进行三维造型,最后开发虚拟装配及三维动画。整个工作过程比较复杂,课题小组成员不仅要有较扎实的机械制图知识,还要有较好的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画图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机器设备专业知识。这对课题小组成员的要求比较高,每位成员很难达到如此高的要求。有了分工理论的指导,我们一改以往的传统做法,根据小组成员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工。徒手绘图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成员分工去进行实际测绘;AUTO CAD学得好的成员分工去画零件图、装配图;Solid Work学的扎实的成员分工去做各机器设备的零件三维造型、开发虚拟装配及三维动画;善于协调、管理能力强的成员分工去负责课题的协调管理。人尽所长,各负其责,每位成员都去专注干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减少了大量中间转化环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按时完成了申报课题,获得学院的好评。
六、结论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貌似简单,但真正在实践中去有意识地应用却能解决许多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实际上是系统工程思想的具体体现。即我们所从事的每项工作,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包含着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我们要想使整个系统最优,就必须要解决两点:一是各子系统最优,二是各子系统之间的配合最优。分工理论的实质就是要先调整各子系统最优,然后使各子系统之间的配合最优,从而达到整体最优。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贾克文.机械制图模型视图对照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谭道明.企业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赵罘.常用机械机构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4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5]匡照忠.化工机器与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