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雁
摘要:目前我国掀起了新型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为此各大高校都纷纷开展了相关的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其中有一批以试验教学为重点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示范项目成为了目前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民办高校也积极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当中,并以此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将实验室建设对民办高校教学工作产生的深远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办高校;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81-02
一、前言
我国教学体系中民办高校是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在西方国家被成功实践,在我国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我国现有的民办高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较小,因此在进行相关教学实验室建设时就需要有明确的计划,尤其是对于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应该形成一个长远的规划,从而才能够逐步付诸实践和完善,最终实现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
二、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实验室教学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普及速度,目前已经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当然这些机会中有些来自于政府高校,也有一些来源于民办高校,我国在教学资源配置上也充分考虑到民办高校的发展问题,因此也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来扶植其发展和壮大。民办高校的存在能够缓解高校教育的资源不足问题,但是这样迅速发展的速度带给高等院校的是同样的师资匮乏难题,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民办高校会通过自由的资金支配权从社会聘请教师,有些是公立学校的教师兼职,这样的特殊性就会使得民办高校的师资组成不稳定,且教师投入精力不足,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民办高校还有一个与公立高校十分不同的特点就是生源质量,由于公立高校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实力更强,好生源都聚集进入到公立高校,那么民办高校可选的生源寥寥无几。因此民办高校的各方面实力都远远不及公立高校,那么只有寻求教学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寻找自我的特点。因此民办高校可以考虑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提倡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民办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在实践性上优于公立高校。
在我国提倡的高等教育改革内容中强调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内容,为此民办高校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尽快促成素质教育工作改革深化,在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思考习惯,这样就能够弥补由于生源质量低带来的教学成果差的不足。从这个角度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一定特色。从而也能够为民办高校培养出一批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
以上背景都迫切要求民办高校能够尽快形成具有自我特点的实验室,通过实验室的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配置和体制,将实验室运营工作也纳入到规划当中,促进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
三、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
1.民办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决定了科研能力的发展。先进的实验室是一所学校开展科学教研活动的重要场所,高校的实验室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学校的科研成果绝大多数也都是在实验室中产生的。纵观国际上著名的民办高校,如哈佛、斯坦福等都是由于科研能力卓越而吸引了大量的学者,这些学者不仅仅给学校带来了科研的实力,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宝贵的师资力量,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那么他们培养的学生也能够掌握前沿科学而具备更强的能力。这些高校都建成了先进的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场所,也使得学校的科研成果产出量飞速提升,学校实力不断增强,为学校带来更加长远的企业合作和社会影响力,当然也会使得学校的资金更加充裕,优质生源也会源源不断,这些民办高校就能够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我国的民办高校也可以积极效仿国际名校的办学思路,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活动,建设成先进的实验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设备,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产出。
2.先进的实验室能够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基地。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加强学生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所占的份额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在这个环节上加大了改革力度。针对这一改革最为有效的就是建立起学校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的场所,并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科研的方法,对于遇到的困难,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不断探索,在寻找出路的同时,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学习科研思路和方法,遇到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可以开发出学生的潜力和创新意识,并且从意识上能够更加顽强,综合塑造一个身心健康、能力卓越的优秀毕业生。
3.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能够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步伐。高校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也应该注重自身的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彼此能够相互促进,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实力,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科研资金投入,有助于学校各方面的发展,这些也将关系到学校能否引入高水平的科研设备用于科研和教学工作。因此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从硬件设备上将影响高校的科研水平,许多前沿性和社会需求广泛的科研工作都依赖于先进的科研设备从人才培养方面,高水平的实验室也成为了学校教学能力的制约条件。高水平的实验室能够为学校培养出更多原生的学科人才,补充匮乏的教师资源,这些都是影响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4.实验室建设是目前民办高校参与教育竞争的手段。对于优质生源的竞争在教育领域从未停止,那么民办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竞争手段。另外很多高校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也需要通过提升自我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来实现,民办高校的收入来源不同于公立高校,很多资金问题都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或者科研竞标来获得,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民办高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设备,就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由于学校发展的滞后也会带来人才流失,经费短缺,那么发展就会越来越慢,因此对于实验室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民办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的努力。
四、民办高校建设实验室的具体思路
鉴于实验室建设工作对民办高校具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相关的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平台,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思路来进行具体工作。
1.根据民办高校的特点形成自我特色。首先实验室建设的定位应该明确,才能够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对于民办学校来讲,从经济实力和师资力量以及数量上都不占有优势,那么就应该根据学校的特点,选择一项进行重点建设,待实验室建设完成并成熟运行之后,再逐步将实验室建设工作铺开,这样就能够提高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效果。在实际使用时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节约了实验室建设成本。实践中可以考虑将相近的学科实验室进行合并,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提升实验室的总体实力。民办高校在选择重点实验室建设时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并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强势学科开展实验室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突出自身特色,并将自己的长处不断发扬光大,增强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资源。
2.将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和科研功能结合。传统的实验室主要以教学功能为主,但是现代化的教学中,处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应该将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和科研功能结合,并将理论教学工作者和实验教学工作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增强了理论和实验环节的结合。
3.有效节约和利用学校资源。为了能够将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将学校的实验室资源都统一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实验室资源都可以被学校人员所利用,并且通过统一的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有助于对实验室设备维护和管理。可以适当将实验室设备有偿提供给社会使用,这样能够增强实验设备的利用情况,还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经济收入,对于一些需要大量数据样本的试验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样本充分利用。
4.合理安排实验室的使用。在实验室的利用方面需要加强合理安排,对于理论知识的加强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基础性实验的实验室会面临更多的需求,那么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安排来实现,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应该增加实验课程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适当联系社会企业开展一些企业制定的实验需求,增强学生对于企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目前社会需求更多的是实践型人才,而现有的高校,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立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缺少实践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