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培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账面利润与现金流量关系的解析论述了现金流量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且从现金流量结构和企业整体运营的角度探究了有关现金流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现金流量 账面利润 管理方法
一、引言
货币资金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可以立即投入流通用以购买货物、劳务或用以偿还债务,它是企业中流通性最强的资产,也是唯一能代表企业现实购买力水平的资产。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量是分析判断企业偿债能力与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账面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包括企业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利润一直被视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而企业的现金流量往往被视为辅助参考指标,所以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时,大多数经营者关注的是账面利润和资产负债状况,对现金流量关注较少。尽管实现净利润最大化始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日益崇尚“现金为王”的现代理财环境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现金流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某著名企业负责人曾说过:“企业资不抵债不一定破产清算,但企业如果没有现金流量,就一定破产清算。”而“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一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却是海尔的第13条管理规则。可见,现金流量决定了企业流动性的强弱,是企业存亡的关键,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
二、现金流量与账面利润的关系
账面利润与现金流量均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标准,前者在利润表中体现,后者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它们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因为计量基础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账面利润按照权责发生制来核算,不论款项是否收付,按权利和责任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归属,从而得出该受益期的利润。
现金流量计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不论该笔收入或支出属于哪个期间,以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以及现金流量净额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货币资金量的增加与减少。
假定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完全以现金形式交易,且不存在任何资产折旧与费用摊销的情况,那么收入的增加引起现金的流入,费用的增加造成现金的流出,这时利润与现金是完全一致的。而在企业现实经营活动中,由于广泛采用商业信用政策和普遍使用固定资产,销售收入的增加并不必然引起现金的流入,费用的增长也并未必导致现金的流出,于是二者的差异便客观存在。引发现金流量和账面利润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信用政策引起的应收与应付账款、资产减值准备、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以及预提与待摊费用等。
以下通过对比A、B两家公司的同一笔业务由于销售和采购信用政策不同引起账面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举例说明:A、B两家公司分别对外销售商品不含税销售价200万,该商品成本100万为月初购入,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率17%,城建及附加为10%,企业所得税率为25%。A公司采用的销售回款政策为50%赊销、50%现款,采购全部为现款购入;B公司采用100%现款销售和赊购采购政策,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和收益问题,对账面利润和现金流量进行表格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笔业务A、B两家公司确认的销售收入是相同的200万,由于采用截然不同的信用政策对A公司产生应收账款117万、对B公司产生应付账款234万,但利润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两公司账面利润相同。然而A公司销售收入中的应收账款和B公司采购成本中的应付账款不发生现金的流入流出,同一笔业务在表2中的现金流量却产生了质的改变,从对比中不难看出B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明显优于A公司,甚至超出了账面利润。
由此可见,会计利润仅仅是一个账面数据,利润高并不代表企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现金流量则反映出企业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客观地表现收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尽管账面上表现出丰厚的利润,却因现金流量不足无力支付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相反,有些企业则可能账面利润表现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状况良好,支付能力强,而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财务风险的风向标,是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它既是账面利润的补充,同时又揭示了净利润的品质。企业不能把利润当成评价经营业绩的唯一核心指标,确立现金流量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与利润指标同时使用,可有效避免利润单核心评价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方法与技巧
现金流量的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环节,它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以现金流出作为现金流量管理的起点,经过“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分配—现金投资—筹资”等整个过程,既有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也有投资活动。以下从企业整体运营的角度探究一些现金流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利用OPM策略实现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
OPM策略(other people's money)是指企业可充分利用做大规模的优势,增强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将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资金及成本转嫁给供应商的运营资本管理策略。该策略的本质是利用供应商的资金开展经营。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可通过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应商所提供的信用优惠使企业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将这些资金用于规模扩张可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给企业带来良性循环。
(二)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缩短现金流循环周期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将财务与销售统一起来,既重视市场开拓又重视账款回收,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级链管理,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同时加速资金回笼,实现企业现金流量同步增长。通过对存货购进、退回、领用、保管、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节约存货成本开支,加快周转、降低存货,缩短现金流循环周期。
(三)集团公司可建立内部“资金池”管理制度
“资金池”即资金汇集储存的“蓄水池”。这种资金管理模式适用于集团化、多产业化发展的企业,通过账户余额的转账机制对所属子公司的流动资金管理实现集中控制,统一调拨。集团企业利用“资金池”管理来实现对成员公司资金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以丰补欠,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从而提高集团资金配置效率,应对各种经营危机和突发事件。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资金池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减少集团外部融资,节约利息费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统借统还,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四)规范项目投资程序,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本身是一个管理的过程,企业应当以对内投资为主,做好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预算编制,估算投资风险,考察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资金的现值,判断投资项目的回报能力。在执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企业要严格控制支出,对投资项目保持持续的跟踪与监测,制定严格的反馈报告制度,这样方能有助于在项目实际进程中根据预测数据和实际问题及时对投资决策进行修正或采取补救,防止恶性增资情况的出现。
(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优化筹资结构
企业在制定筹资计划时,可与投资决策紧密结合,综合评估自身的短期与长期偿债能力,在充分利用现有资金的基础上,把握经营运转和投资发展所需的最低资金量,科学地确定筹资数量;根据资金成本高低慎重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控制资金的投放时间,控制财务风险,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筹资活动影响。企业还应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优化筹资结构,正确确定“负债经营”的度,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四、结束语
现金流对于企业,犹如水之于鱼。失去了立命之本,再精妙的管理方案也只会付之东流。一味盲目叫嚣自己资产几许、利润几何而忽视现金流管理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终究会受到限制,甚至陷入营运危机难以为继。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常常是企业运营正常、财务健康的表现,为企业的效益保驾护航。提升现金流管理是一种卓越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工具,对于企业而言既必要又重要,它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更是财富积聚之源!
参考文献:
[1]刘静中.现金流量分析在公司理财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旬刊,2009(27)
[2]冯颖.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OPM战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9)
[3]柳瑶琴.管好现金流的76个高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