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香
宁夏大学
以《吾国与吾民》为例看中国英语在词汇层面的文化传播价值
陈玉香
宁夏大学
英语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英语在不同社会与文化中的本土化。本文旨在通过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分析其中中国英语的词汇特征。作者使用本土化的英语目的在于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通过分析,发现小说最明显的的中国特征体现在一部分词汇和短语的本土化适用中,比如:文学术语、艺术生活、谚语和成语以及其他方面的语境。
中国英语 《吾国与吾民》本土化词汇 文化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正缩小成为一个地球村,而英语就恰似是“地球村”居民的“身份证”,随着英语的全球化,它同时也经历着本土化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有关中国英语的争论就已经开始,很多学者着重研究中国英语的跨文化特征以及它所表达和反映出来的特定的、有中国色彩的文化和思维表达。
第一位提出中国英语概念的人是葛传椝,他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无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虽然在表达上往往带有一种“中国腔”,但这是由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所决定的”。例如“四书”(Four Books);“五经”(Five Classics);“八股文”(eight-legged essay);等等。他认为,所有这些英译文都不能称为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应是China English。葛先生只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但并未进行定义。榕培是第一个给中国英语下定义的人,他指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1991:3)。随后,许多学者都对中国英语进行了界定,但都不能给出确切的定义。李少华总结了中国英语所具有的一些特征:1、中国英语是英汉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2、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于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受中国文化影响,具有中国特色;3、中国英语具有交际功能,能为操规范英语者所理解(2006,52)。
Kachru从工具功能、规范功能、人际功能和想象、创作功能四个方面考察了语言的功能。工具功能(instrumental function),即英语的教育功能。它是指一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各个阶段作为学习媒介的英语所履行的功能。规范功能(regulative function),也可理解为英语的行政功能,是英语在一定语境中规定人们行为的功能。按照Kachru理论,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有两层含义:1)在多语言和多文化背景下,两种相互间无法理解的语言或方言进行沟通时所使用的语言。2)标明个人现代品味或精英身份的一种代码。想象或创作功能(imaginative/innovation function)是指要利用英语进行本土文学创作。在我国,英语也是人们传播中国文化,书写中国故事的一种手段。很多作品都是以中国元素为主题,以林语堂为代表,他的《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著作都蜚声海内外。
本文将以《吾国与吾民》为例,从词汇层面来探讨中国英语在传播中国文化时的重要性。
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本用英文著述的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系统介绍的书。《吾国与吾民》出版于1935年,在20世纪30、40年代社会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国出现危机,中国人民慢慢变得麻木,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变得无所适从。作为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林语堂,他又以崭新的理论,探究了潜在和必然的希望。在当时的中国发展之下,有许许多多的中国青年对中国的发展阐述了诸多观点,但是往往都是一些局限于表面的事物。而林语堂以一种客观而冷静的态度勾勒出了当时的中国。该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中国人民、中国人的德性、中国人的心灵、人生的理想方面来探讨中国;第二部分主要从妇女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艺生活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人的生活。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西方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国文化完美真实的画卷。
《吾国与吾民》所取得的成功,不仅播了中国文化,而且China English作为一种语言变体,也能够很好的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就《吾国与吾民》这部作品的语言来说,虽然是用英语写作完成的,但却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无论是在词汇、句子还是语篇层面都具有典型的中国英语痕迹。以下将以《吾国与吾民》中的具体事例来探讨中国英语的词汇特征。
(一)文学词汇方面
在第七章文学生活里,作者使用了许多中国英语来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这些表达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准确表达的英语。林语堂用中国英语的表达来维持中国特有的风味,用异域风情来吸引读者,使读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如:dragon flies skimming the water surface (蜻蜓点水)、painting a dragon and dotting its eyes(画龙点睛)、releasing a captive before capturing him (欲擒故纵)、going straight into the frag with one knife (单刀直入)、letting blood by one needle prick (一针见血)、announcing a campaign on the east marching to the west(声东击西)、side-stabs and flanking attacks(旁敲侧击)、watching a fire across the river(隔岸观火)。另外为了增强可读性,作者用注释的方式帮助西方读者来理解,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作者还阐述了一些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如:an eight-legged essay (八股文)、the fu (赋)(high-flown prose,used in imperial eulogies,as unnaturally as any court poetry and as awkward as a Russian ballet)、the ssuliuor(骈文)(four-six style or parallel style)、pehhua (白话)(four-six style or parallel style)、chujen (举人)(candidate of the second rank(M.A))、shuyua(书院)(college of higher standard)。
(二)有关生活的艺术方面
艺术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文中第九章提到:“they eat crabs,drink tea,play mahjong,gamble and pawn clothing,stew ginsing,watch cock fights, guess fingers,read Buddhist classics,consult fortunetellers,eat melon seeds,kowtow to one another.”所有的一系列动作特征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生活。麻将是中国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电影《喜福会》中,麻将将四位中国妇女联系在一起,讲述她们的故事。Cock fight(斗鸡)是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游戏。Kowtow(叩头)是中国的礼仪,用于表达对长辈的尊敬。然而这些在西方文化中都是不存在的,作者运用含有中国特有的文化词来传播中国文化。
(三)中国的习语和谚语
中国的习语和谚语可以说是英语本土化的重要体现。在林语堂的书中,大量的习语和谚语带有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出现其中。如:of all the thirty-six alternatives,running away is the best(三十六计,走为上策),Predestined enemies will always meet in a narrow alleyway(冤家路窄),A true hero never incurs present risks (好汉不吃眼前亏),Taking a step backwards in your thought(退一步着想),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三从四德)、Officials protect officials (官官相护)。作者用中国英语地道简洁地传播了中国文化,用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将中国故事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不仅有利于中国故事的传播,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四)其他方面
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还有很多典型词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如:plaything(玩物)、footbinding(裹脚)、Mingfen(名分)、paper money(纸钱)、chest-binding jacket(肚兜)、Mandarin ducks(鸳鸯)、yamen(衙门)、pailou(牌楼)等等。所有这些词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并使用的。由于每个国家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在特定的背景下,会产生一些本民族所特有的词。作者采用中国英语客观的描述了中国当 时的社会现状,有利于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并且可以让西方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文化。
《吾国与吾民》中,中国英语的使用不仅能够被西方读者接受,而且使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成功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用中国本土化的英语形象来表达中国的思维、社会、政治以及文化内涵。这种方式也是林语堂先生“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思想融合的真实写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完整的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身份。
[1]Kachru,B.B (eds).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cross cultures.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2.
[2]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陈金星.《吾国与吾民》与西方 “中国形象话语的互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76-79.
[4]葛传槼.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中国翻译,1980:1-8.
[5]胡强勇.《吾国与吾民》汉英对比研究[J].文史纵横, 2007:111-112.
[6]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7]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8]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1-7.
陈玉香(1988-),助教,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