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应论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距离
——以《功夫熊猫3》为例

2016-10-25 18:27孙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译语字幕文化

孙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从读者反应论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距离
——以《功夫熊猫3》为例

孙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随着国际影像传播、跨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电影台词翻译的重要性,而外文电影的成败几乎取决于电影字幕的翻译水平,电影字幕的翻译又取决于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本文根据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分析电影翻译和读者反应的关系,并以《功夫熊猫3》的字幕翻译和配音翻译两个版本为案例,探讨读者反应在电影翻译中的指导意义,让译语观众获得与源语观众类似的观影感受,从而缩短文化距离。

读者反应论 字幕翻译 配音翻译 适应 文化距离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传播快速、交流频繁,国外电影逐渐引入中国,观众对英文电影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电影的翻译因此得到重视。自20世纪末以来,影视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化传媒形式,对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因此也产生了一定的文化距离,这种文化距离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主旨在于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感受,因此读者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所以译者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关怀读者,缩短文化距离。本文拟用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去研究电影字幕翻译与配音翻译和读者反应的关系,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来分析如何缩短电影翻译中的文化距离,满足译语观众对译语影片的需求。

二、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

美国杰出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论述 “动态对等论”的过程中提出了“读者反应论”。动态对等的翻译遵循“对等效果原则”,关注的是一种动态关系,“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与存在于原文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相同。”(范祥涛,2006:87)奈达后来在其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具体阐述了读者反应论,他指出“动态对等论”强调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与源语中的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方基本一致”。(Nida&Taber,1969:25)译文的质量由译语接受者的反应来评判,如果译语接受者对译文所取得的感受与源语接受者者对原文的感受大致相同,那么该译文的质量良好,反之则不然。重视读者反应的目的在于,让译语读者能大致和源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并欣赏一个文本(Nida,1993)。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如果公众反应不好,那就不会被接受(谭载喜,1999:146)。因此,柰达的读者反应论在影片翻译时尤为重要,因为电影作为大众艺术表现形式,其观众对于影片的接受程度几乎关系到一部电影的成败。

三、读者反应论与电影翻译

根据奈达读者反应论的观点,“读者反应论”的主旨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的感受,译者因此需以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为前提,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使得源语接受者和译语接受者获得尽可能一致的阅读感受,缩短中西方文化距离,从而准确传达原文的风格、特色和主旨。

电影台词翻译是电影对白的书面表达形式,属于文学作品的一个分支,因此,适用于文学作品翻译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电影台词的翻译。电影观众即电影台词的“读者”,在电影台词译制者,电影和观众的三角形中,观众(“读者”)不是被动的组成部分。一部电影的意义体现在观众对电影台词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一部英文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成败更取决于其台词翻译能否准确忠实地传达原电影的精神,使得让译语观众对译语电影的反应,与源语观众对原语电影的反应基本一致。简而言之,就是要让译语观众得到与源语观众对电影同样的感受。

四、从读者反应论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距离——以《功夫熊猫3》为例

翻译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文化交流(屠国元,李静,2007:46)。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因此带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产生了一定的文化距离。这种文化距离也阻碍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制约了译者对源文的理解和翻译。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国文化。奈达读者反应论的主旨在于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感受,读者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笔者认为,对于翻译中西方文化距离的处理问题,我们不妨将读者放在与译者等同的位置上,参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译者要考虑读者的感受,关怀读者,缩短文化距离,使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源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大体一致。

对于译文读者的分类,翻译界纵说纷纭。傅斯年将译文的读者分为普遍读者和学者;茅盾则分为一般读者和文艺学徒;鲁迅将读者分为三类,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秦洪武,1999:50)以上学者对译文读者的分类主要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教育并未普及,读者群自然相对不宽泛。在全民受义务教育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可将译文读者大致划分为三大类:普通读者,这类读者是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大众读者;专家读者,这类读者精通文本的所述内容;翻译读者,这类读者主要为翻译研究工作者。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水平,以及审美见地,对译文的要求自然不一致。译者可以根据译文的性质和市场的需求,合理地选择读者,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除此之外,为保证译作具有一定的市场,译者还需迎合读者。在电影市场高度商业化的年代,一部外文片要想在他国取得不错的票房,就必然要努力迎合译语观众的观赏需求,考虑译语观众的语言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最大程度地传递影片中的文化内容,缩短文化距离。

《功夫熊猫3》是《功夫熊猫》系列的第三部电影,接续前作《功夫熊猫2》的剧情。该片上映后,不管是外语中文字幕版本还是国语配音版本都为各界称赞,影片台词被称为“良心翻译”,符合中国传统特色。本文将以《功夫熊猫3》的外语中文字幕版和国语配音版为例,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来分析如何缩短电影翻译中的文化距离。

(一)文化层次——选择观众,使用通俗语,保证不同文化水平的观众都能充分理解影片信息。

影片面对的是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水平的观众,他们当中有博学的翻译人士,有对英语略知一二的普通观众,也有完全不懂英语的老年观众或是少儿观众。这就要求电影的字幕翻译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功夫熊猫3》的翻译就采用了大量的通俗词汇。请看以下几例:

例1:Me?Teach?I mean why not Tigress?She is always telling everyone what to do.

字幕版:我来教?为什么不是娇虎?她总是喜欢吆喝别人做这个做那个。

配音版:我?教课?为什么不是娇虎呢?她一直挺爱指挥大家的啊。

原文中的短语 “tell someone to do something”意指 “吩咐某人做某事”,字幕版将其译作北京地道方言——“吆喝”,语言生动幽默,流露出阿宝对娇虎平日强势作为的不满和抱怨,观众能立马身临其境,脑海中随即会出现娇虎吩咐大家做事的画面。配音版翻译为“指挥”一词,虽然不存在明显翻译意译上的错误,作为普通文学剧本是可以接受的,但遣词过于书面化,难以反映出电影语言的生动活泼。笔者认为“吆喝”一词不管在意思和情感方面都更胜一筹。

例 2:Sometimes we do the wrong things for the right reasons.

字幕版:有时候我们所做的错事,往往是出于善意。

配音版: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是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原文是一句英文成语,形容“出于好意,却事与愿违”,字幕版过于直译,显得生涩不流畅,说教语气过重,缺少了感情色彩。此处应该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无力感,而配音版巧妙地使用了俗语“好心办坏事”,将原意传神地表达出来,无奈感都非常到位。

(二)语言风格——迎合观众,使用网络流行语,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

电影语言的翻译要求个性化,要符合剧中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等要求,人物语言与人物形象协调一致,这样才能鲜明地塑造人物,艺术地再现生活(李平&何三宁,2015:216)。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在于形象生动,简洁新颖,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在电影字幕反应中加入适当的流行语,可增强影片的娱乐效果,符合观众的期待要求。

例3:Rookie mistake.

字幕版:菜鸟都这样。

配音版:这下我懂了。

原文“rookie”本就是“菜鸟”或者“新手”的意思,笔者认为这里尽管直译就行,鉴于本片的喜剧风格,选择使用流行词汇——“菜鸟”的幽默效果肯定高于“新手”,而且也达到了和原片同样的收视效果,所以字幕版的翻译是毋庸置疑的。而配音版的翻译则显得过于意译了,喜剧效果也大打折扣。

例4:You′re seriously afraid?Even Master Chicken’s going in there and he is a chicken.

字幕版:你害怕了吗?连鸡大师都进去了,他可是只鸡啊。

配音版:你咋这么怂啊?连鸡大师都往里冲,就他那点胆子。

配音版将“afraid”翻译为“害怕”,属于中规中矩的翻译,不能算差,然而从情感效果而言,恐怕翻译得欠火候。从这句话中,很难看出螳螂当时焦急的心情。同时“chicken”的翻译也是如此,没有很明显的感情色彩。配音版则选用了流行词汇——“怂”来翻译“afraid”,这就把螳螂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当时的心情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出来,既翻译了原文的意思,又流露出人物的真实情感,后面的 “chicken”配音版也处理成了意译,跳出了单词的表面意思,处理成“就他那点胆子”,与前文的“怂”相呼应,笔者觉得十分生动。

这些通俗语以及网络流行词汇的使用,确实能使中国观众获得文化上的接受感,这些“接地气”的翻译让中国观众对影片的反应与源语观众对源语影片的反应基本是一致的。

a)中国文化——加入成语,考虑目的语观众的文化需求

电影字幕加入中国文化里的元素包括中国式成语﹑古诗词和历史典故等,真正地考虑了目的语观众的文化需求。因此,中国元素在字幕翻译中所投射给国内观众的效果就基本等同于原字幕在原电影中给原语观众所带来的效果(王茜,2011:376)。

例5:Inner peace.Inner peace.

字幕版:波澜不惊,方能心如止水。

配音版:心如止水,心如止水。

原句出现于影片开头,乌龟大师打坐时说的话。字幕版将这两个短语处理成一个短句——“波澜不惊,方能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强调了一种面对困难时的淡然和镇定,也暗示了第三部大家又会经历一系列困难,但最终凭借内心的力量,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同时通过递进的语序,更深层次地挖掘出“心如止水”的内涵——不止是在顺境和平淡状态时心如止水,更是在逆境中稳如泰山。而“方能”这个词也用得特别好,除了衔接这两种不同“范围”的意境外,也起到了一种提升语意境界的作用。配音版将之处理成和原文格式相同的重复短语,“心如止水”重复两次时,更多时候给人一种“自我疏导”的感觉,可能会让观者误以为,乌龟大师处于心烦心乱的状态,在刻意、努力追求内心的平静。而且,如果单以“心如止水”出现,观众可能不会立即感受到影片的精神内核,而且“心如止水”有时意味着避世、禁欲。如果观众先入为主,就会出现理解偏差。笔者认为字幕版和配音版各有千秋,字幕版则更好地传达了中国的哲学思想。

五、结语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台词的翻译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一部外文片在中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词的翻译质量,而电影台词的翻译质量又取决于读者的反应。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读者反应,译文就必然要努力迎合译语观众的观赏需求,在不违背忠实的前提下,让电影台词翻译达到“接地气”的效果,缩短文化距离,让译语观众获得与源语观众类似的观影感受。本文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为案例,对比赏析了外语中文字幕版本和国语配音版本的台词翻译,从读者反应论角度研究了电影台词翻译和读者反应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如何在读者反应论的指导下,关怀读者,让译文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1]Nida,E&Charles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69.

[2]Nida 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范祥涛.奈达“读者反应论”的源流及其评价[J].外语教学,2006,27(6):87.

[4]李平,何三宁.翻译批评与鉴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216.

[5]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5.

[7]谭载喜.新编奈达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46.

[8]屠国元,李静.文化距离与读者接受:翻译学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2):46.

[9]王茜.从文化翻译观看电影字幕翻译的本土化特点——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 1》的个案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76.

[10]肖南.一个配音演员的日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8.

猜你喜欢
译语字幕文化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