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2016-10-25 04:19李艳芳
亚太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双创

作者简介:李艳芳(1986.02-),女,安徽亳州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本文就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讨论,首先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双创”教育协调育人的相关概念,然后讨论了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71-02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相关概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全体通过合理利用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等知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被教育对象,促进其能够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复杂性,难度较大,一直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目前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实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应当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完善。

(二)“双创教育”的相关概念

“双创教育”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教育和创业能力教育两点内容。第一,从创新能力角度出发,创新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在创造一件事物过程中,不但具有社会意义而且还能够表现出首创性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具有社会意义、首创性以及主动性三点特征,其中社会意义是指对社会、集体以及个人具有很大的用途和意义;而首创性则是指前所未有的,是首次创造出来的;主动性是指由于某些因素能够成为的动机,促使人们的积极生活,对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第二,从创业能力角度出发,创业能力是指人们是否能够及时有效的把握创业时机,寻找创业机会的能力。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动机两点内容,其中创业技能是指创业者是否具备创业的经营管理素质、创新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而创业动机则是指创业者在当前客观环境基础上所引起和维持自身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

(三)协同育人的相关概念

20世纪中叶欧洲首先提出“协同育人”理念,这一理念经过多年的应用已经渗入到人才培养中去,但是由于“协同育人”这一理念具有一定复杂性,所包含的内容过多,至今也没有一个方或权威的解释。我国很多学者对“协同育人”这一理念进行深入探究,并进行了总结概括。一些学者认为“协同育人”是基于人才培养和使用基础之上,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蓄能量的有效互动。还有一些学者将“协同育人”定义为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在系统内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互赢、能量积蓄、责任分担的原则,通过有效互动和活动共同培养人才。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时代感是通过思想层面引导和规范学生在今后就业创业方向,并使之向这个方向努力,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而“双创”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强调学生创新素质和基本素养的形成突出学生主体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更能够彰显尊重人格、尊重个性、尊重自由的思想。

(二)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已经逐渐被我国高校广泛应用,这种教育模式应用不仅能够使高校整体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优化和创新,而且还能够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推动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科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还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斗志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其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中的个人竞争力的提升,进而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

(三)促进教师教育工作效率的提高

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人员要想能够适应教学节奏和内容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不断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工作研究与科学研究。这样一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得到一定提升,进而促进教育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

(一)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

要想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内容:第一,主体意识。学校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时要加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宣传力度,通过辩论会、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认识到其在创业创业活动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社会责任,从根本上改变其“等、靠、要”的错误思想,使其能够了解到创新创业的艰苦,不能总是借助外界力量,而是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资源進行整合,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主观条件;第二,责任意识。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人生前途,更关系到了社会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展此项教学工作时学校要加大对学生传授心系祖国、传承文化的理念的讲解力度,增加一些相关内容,通过树典型等方式使其能够关心社会,学会如何获取社会资源、妥善进行社会沟通等相关知识和技巧,培养其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三,感恩意识。学生要想在今后创业就业过程中更加顺利,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此,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时必须重视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感恩意识,教师应当在授课时重点强调感恩意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要怀有感激之心,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发展友谊,为学生日后创业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不断完善思政及“双创”教育内容

高校应当适当加大对这一环节的投入力度,投入一定资金从教学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完善,形成完整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首先,高校领导应当加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尽量获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获取一定的实践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地实践环节,增加必要的实践环节,实现创新驱动的优势互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间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作用,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一定保障;其次,高校还应当在原有教师授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适当补充师资,可以通过邀请行业精英和专家到学校传授行业经验、创新方式、方法以及有针对性指导答疑等方式加强学校、学生、企业以及社会的契合度,进而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后,高校还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做足工作,将“正能量”教育贯穿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为学生讲授和分析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趋向的变化,鼓励其适应和妥善应对价值趋向。

(三)完善“双创”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研究上存在一定局限性,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此项教学工作与政府、社会联系紧密,所以高校应当积极与政府和社会构建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以便企业等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课程实践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各类问题等教学管理机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优化,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同时,高校管理层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察教师开展工作情况以及学生整体素质是否得到一定提升并与相关人员的绩效相挂钩,提高相关人员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性,间接优化管理。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首先,高校要积极建立健全“双创”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并进行必要的考核,促进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其次,高校在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教师人员选拔时也要严格要求,不仅要注重其是否具有高学历,而且还要通过面试了解和掌握其是否具有相關知识储备及教学能力,尽量选择一些理论与实践并举“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其次,要想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指导作用,单纯在选拔和培训上做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高校还应当对教师进行整合,安排相应教师进行有阶段性的讲解。

(作者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陈永利,吕媛.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3]杨仕勇.试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6).

[4]艾军,金成,罗二平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6):154-156.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