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 杰
为折翼的天使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邵 杰
孩子,是一丛丛向阳的葵花,张扬着他们稚嫩的笑脸,如珠落银盘的声音,任何语言,任何色彩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朝气,他们的缤纷。可是,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从降临到世界的那刻起就无法享受普通孩子的快乐。他们本应该拥有天真烂漫的美好童年,而不是在众人悲悯的目光、嘲笑的眼神里长大。他们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更是需要政府、社会的细心浇灌才能绽放出的美丽花朵。
>>>> 2016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海淀区自闭症学生书画作品展
在北京市海淀区有这样一所学校,在其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近三十年的历程中,从最初的没人理解,到现在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特教团队,形成以教师发展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资源中心为主体的全方位特殊教育办学体系的全国知名培智学校,她已经完成了质的升华。她,就是北京市海淀区培智学校。
中国的培智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至今才有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但三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是人生的黄金三十年。作为海淀区培智学校的校长于文,从第一批参加特殊教育的普通青年教师,到现在的中国培智教育第一人,她把自己人生最佳的年龄献给了培智教育事业。这么多年,她始终没有离开海培学校,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她如此坚定不移地执着于培智教育呢?
爱心 在海淀培智中心学校里,人们最经常、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这里爱的气氛:随处可见目光呆滞表情单一的孩子,随处可见年轻漂亮的教师手拉着他们一起活动,随时可以听见语音含糊的讲话和偶尔发出的尖叫,随时听到老师清晰动人的话语,耐心细致的指导。
据于文校长介绍,之所以她能够坚守特殊教育近三十年,完全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虽然在智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表达和沟通方面有些障碍,但他们是天底下最纯真的孩子。于文校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她年轻的时候教过一个不会说话的智障儿童,通过她坚持不懈的真挚爱心和耐心的培养,这个孩子突然能说话了,叫了一声“老师”,并且这个孩子回家后叫了一声“爷爷”。之后,作为孩子的爷爷,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跪在当时只有二十几岁的于文面前,激动地说“老师,谢谢您,这孩子能叫我一声‘爷爷’,我这辈子没白活,我死都能闭上眼了!”这样的情怀让于文感触颇深,于是她下定决心:这辈子都不离开这些特殊的孩子,这辈子就做培智教育了!
无私 九十年代初,对于文来说,那是一段不平常的岁月。那几年,她和几个年轻教师一起组织了北京市第一支智障学生鼓乐队,其间付出的努力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所有的活动都要边学边教,不识乐谱的她,从老师那学来小号吹奏方法死记硬背反复练习,自己学会了再指导学生。他们的鼓乐声打出了智障孩子振奋的心声,也打开了智障教育的新局面。
那一年,于文怀孕了,即将成为一位幸福的妈妈。当时的学校人手少,又没有专业教师,于文毅然承担了学校所有的活动。怀孕四五个月时,她组织了一场学校运动会;六七个月时,她又组织了全校的跳绳比赛;七八个月时,她还在寒风中站在凳子上出板报……由于活动量过大,不足月份的孩子早产死亡,并自此留下了终生不育的遗憾。当大夫看到记录中从怀孕到生产居然没检查过一次,都很惊讶!但她没有告诉大夫她没时间。但是,从那时起,她却成了成百上千个特殊孩子的母亲。遗憾无法弥补,青春仍然无悔。
耐心 苏东坡曾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心理素质,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理想追求。智障孩子不同于普通孩子,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又常常伴随着自闭症、无法正常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等问题。因此,智障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谓难上加难。
为了让所有的智障孩子都享有学习的机会,于文带领她的团队,秉持“科研为先导、教学为中心、康复为基础、适应为目的”的办学宗旨,以“让每个智障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让每个特殊教师形成专业的技能,让社会实现和谐的发展”为办学思想,扎根于培智教育,三十年如一日的陪伴、呵护这些可爱的孩子,让每名学生接受适合其个体需要的个别化的教学,使智障学生享受平等而优质的教育。
智障孩子的残疾在脑子里,表面看和正常人一样,但残疾毕竟是一个事实。在学习上最为突出,5以内的加减法教5年还不会,最简单的一个字记上一个学期,听话听不懂,说话说不清……种种病态给老师的教学造成很大困难。但于文和她的教师们不怨、不气,他们用耐心和细致一遍遍地教,不厌其烦。比如:一年级一个男孩不会拉上衣拉锁,班主任老师用一学期时间教他,当他有一天自己拉好拉锁让老师看,老师问:“是谁教你的?”他指着老师说“就是你!”
事业心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特教老师不理解,就连特教老师自己也有过一种顾虑:普通学校教师辛勤的耕耘可以换来桃李满天下的丰硕成果。而特教老师即使倾注一生的心血也许都不能让他们清晰地说话,也不能让他们的心智提高到正常水平,也不能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进大学,成为社会栋梁。
但在海培学校,这里的特教老师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他们始终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来鞭策自己,甘愿献出那颗献身于特殊教育的事业心。在这里,每位教师的工作都不只是教师,他们还是医生、是康复训练师,他们是智障教育的专家和研究者。正是这强烈的事业心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也正是在这一颗颗强烈的事业心的照耀下,海淀智障教育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校长寄语】
什么是教育家?能够了解每个孩子,发展每个孩子的优点,实现每个孩子的价值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
——于文
>>>> 于文校长和学生们在一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对一所学校而言,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直接实践者,是学校的灵魂,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亲密陪伴者。
特教老师本就是一个受争议的职业,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还会抛来白眼。有人会说,做一个特教老师,就是一个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的保姆,干点什么不行非要干这个又脏又累的活。这种尴尬的情况每一个特教老师都曾经遇到过,可是人们越是不理解,他们越是要干好,让更多的人都了解特教的性质。于文校长经常对老师们说,“你要是不专业,你连保姆都不如;你要是专业,你比医生都神圣。”这句话就是对特教老师最好的诠释。
由于中国的培智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也是刚刚起步,在没有理论,更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每一步实践都是在创造历史。为了提高专业技能,海培学校带领老师们研究学生、不断实践,承担起了国家、市、区级研究课题。每一次课题的选择都是从孩子、家长实际需要中来,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使学生受益。在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大的情况下,老师们还要抽出业余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这需要老师们全部身心的付出,老师们被带动着、实践着、成功着,一步一步走向专业化。
不仅如此,于文校长还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开展资源教师上岗培训、随班就读教师全员轮训、随班就读主管干部培训等,通过不断培养和提升,现在海培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支78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其中,有中高级教师64人,市级特级教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7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班主任带头人2人,区级德育带头人1人。正是这样一支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教师队伍,为特殊孩子享受高质量的随班就读奠定基础,也为海淀区储备了大量的专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于文校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志是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就在学校接受教育。那年他九年级了,马上就要毕业了。一天,他来到于文校长面前,问:“老师,什么是毕业了呀?还能到学校来吗?我要去哪呀?”望着他那一米八的大个子,天真的面容上没有悲伤,于文的心紧紧揪着。想着九年的朝夕相处,明天他就不来学校了,他的哪些能力是学校教给的?他的这些能力又能帮助他多少?走向社会后他能怎么样?她真的不敢往下想,更不忍往下想。
于文校长不由地反思:“九年了,我给了他什么?”九年了,他得到了来自老师的快乐,却没有得到所需的技能;老师们得到了家长的尊重,却失去了作为特教老师的职业价值感。她开始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智障孩子,于是,她下定决心——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独创智障学生综合评估系统海培学校以国际智障标准中的生活适应目标为依据,结合中国智障学生特点,将生活适应分为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自我管理、社交技能、社区使用、健康安全、休闲娱乐、工作领域以及适用性学科(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十个领域,从十个领域全方位多角度评估学生的需求,涵盖了学生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需要。老师还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进行生态化的评量,以及在支持性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这套智障学生综合评估系统符合国际特殊教育研究的最新趋势,又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科学分析、系统规划、个别化满足学生需要的可能,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智障教育因学生差异大、所学的都是简单生活技能所带来的不系统、不科学、重复教的最大难题,对提高培智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特殊贡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特教空白,并在首届国家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现在,这套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后有多个省市的200多个学校使用,也为普通中小学使用,已有多个中小学的资源教室使用此评估系统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评估。
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海培学校现有学生多是中重度,基本是精神障碍、无语言、无沟通能力、特殊病症多的孩子,面对这样的群体,由于其个体差异较大,要想使其能够从课程中得到益处,就必须使课程能够适应其自身需要。为此,海培学校为不同年龄的智障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学前期“潜能开发课程”、义务教育期“适应性课程”、义务教育后期“社区导向职业训练课程”,不同年龄的学生能够在每个时期得到科学的适应发展需要的课程。该校还为每位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使每位学生在统一的课程中满足个性化的需要。
同时,于文校长和她的团队借着北京“非典”的特殊时期,组织教师们编写了校本教材。编写的教材不仅填补了空白,还在全国发行,被多个省市培智学校采用。
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智障学生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理解能力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海培学校特别开发了视觉提示教具,这样孩子们就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并且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在劳动的安排上,在“扫地”这个指令旁边配上卡通人物扫地的造型;在楼梯靠右侧的台阶上贴两个“小脚丫”,孩子就明白这是靠右行走的意思;在放球的篮子旁贴着拍球、踢球的卡通人物,告诉孩子皮球是既可以拍,也可以踢的;在国旗杆上贴着敬礼的提示,让学生知道在升国旗的时候要敬礼……
为了让教育属于每个孩子,于文心里不但装着在校的学生,还想着那些不能到学校上学的孩子,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对他们实行“送教上门”,实现其上学的愿望。由于“送教”的学生残疾程度严重,她带领教师们学习康复训练技术,每日坐在地板上搬动着学生、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连家长都感叹,“老师做到的我们都做不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信心。”
让孩子能够适应未来发展 为了让从这里毕业的孩子能够适应社会,海培学校发明了代币系统,这是一套将行为养成、钱币换算、加减法、消费、记账规划等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具体而言,每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教师会为他们发一枚一角硬币,经过日积月累,孩子可以拿十枚一角硬币找老师换成一元纸币,同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得到的硬币或纸币进行消费,在班级内购买自己想要的食物或用具,并跟踪记录收入和支出情况,以此来帮助孩子构建模拟的社会情景。与此同时,该校还通过外聘社工,带领孩子们走入社会学习一技之长。如他们通过与企业沟通协调,打开就业市场,提供支持性就业,如带领3-5名智障儿童到附近的连锁酒店,通过手把手的指导,帮助孩子们领悟一些简单的工作内容,以便他们在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相关的行业从事工作。
作为海淀区师德基地,海培学校是全国第一个做融合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于文校长认为,特殊教育一定要彰显其特点,要在普通学校推广特殊教育的理念,特殊教育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更受众于普通学生。培智教育不是孤立的、狭隘的特殊教育,它对于普通教育可谓他山之石。因为只有普通教师了解了特殊教育的理念和意义,他们才会更加尊重每一个学生。有这样一个实例,一名普通学校的教师在参观学习之后拍了一张照片,照片的内容是一名脑瘫的特殊儿童的鞋,孩子走路都有困难,而鞋子却很昂贵,教师在学习心得上写道“所有的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这名老师在回去面对自己班上正常的四五十名学生的时候,她一定不会歧视任何一个人,因为她感悟到了人性的本质。
二十九年风雨兼程,二十九年坚守与爱心。海培学校已经变成了智障儿童学习基础文化、康复训练、补偿身心缺陷、培养劳动技能的乐园;也是老师们用特殊的关怀浸润着每个特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坚强自信、乐观开朗的爱的摇篮。于文校长和她的团队把特别的爱给了这群特别的孩子,他们用爱心点燃了生命之光,让这些折翼的天使能够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浩瀚无际的天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