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
——以河北省为例

2016-10-24 05:22刘双喜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日语应用型环节

刘双喜

(1.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 唐山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
——以河北省为例

刘双喜1,2

(1.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 唐山学院外语系,河北唐山063000)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针对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校内外实践的衔接、考核方法的制定、监控体系的构建、实践师资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应用型;日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引言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培养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明确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学科知识为培养基础,以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同样离不开这一思路,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优秀的专业应用素养。这些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突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之后,通过合理的校内实训课程和真实的校外实习环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日语素养。可以说,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的重点所在,也是摆在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日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对河北省开设日语专业的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和部分独立学院进行调研,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适应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二、日语专业实践教学概述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日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1]所谓实践教学环节是指高校依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属于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指在日语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日本文化知识后,在专门日语实践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专项技能为目的的一系列专业能力提升活动。

通过日语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可以进一步夯实日语语言基本功,提升日语专业学生对日语的熟练应用能力之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其他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日语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应该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课堂技能转化成为就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有效途径。[2]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必定会使学生较早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让他们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将来的就业环境,进入就职状态,缩短入职之后的适应过程,为将来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三、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笔者对河北省开设日语专业的4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和2所独立学院进行调研。应部分调研对象的要求,本文未涉及学校名称,分别用B学院、H学院、T学院、TS学院、H大学Q学院和Y大学L学院表示。在以上6所高校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均开设日语专业实践课程,只是名称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表14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和2所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开设实践课程情况

院校开设实践课程学时百分比B学院日语综合技能训练、日语课外阅读、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0%H学院日语专业模拟实训、日语写作实训、社会实践、认识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4%T学院文字上机处理、日语听说技能、日语读写技能、日语翻译技能、日语综合技能、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20%S学院专业认知实习、社会实践、商务日语实训、日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0%H大学和Q学院日文电脑实训、日语商务函电、日语商务礼仪、日语导游实务、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8%Y大学和L学院综合日语实训、商务礼仪实训、日资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4%

由此可见,各校开设的实践环节课程基本相似,都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部分,但是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均没有超过总学时的20%。校内实践都是围绕听、说、读、写、译展开,有个别学校开设商务日语实训和旅游日语实训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校外实践主要以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为主。

通过对以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对6所高校日语教师的访谈以及对各校日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河北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该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培养适宜本地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根据对各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和各地市人才招聘网站数据的汇总,唐山地区的日语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贸易类,承德、秦皇岛、保定地区主要是对旅游日语人才需求较大,石家庄地区主要是以贸易类日语人才需求为主。因此,各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在开设实践类课程的同时,充分考虑本地区人才需求的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训练。而除了Y大学L学院开设的“日资企业顶岗实习”外,其余基本上都以提升日语普遍性技能为主,与本地日语人才需求实际不协调。

(二)实践教学师资匮乏,缺乏专业性

实践教学在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确受到重视,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到教学一线的培养方案都强调其重要性。但是通过调研数据和教师访谈可知,师资成为限制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序开展的主要因素,如表2所示。

表2 各院校日语教师研究方向和 “双师型”教师情况

注:两所独立学院的数据为近三年担任过该校日语课程的教师数据,包括本校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

从总体上看,上述6所院校共有日语教师45人,全部达到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文学、语言学和翻译,但是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双师型”标准的教师只有5人。

通过访谈得知,各校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均由本校日语教师担任。从学历层次和专业方向来看,能够胜任本科生理论教学,但是由于身处教学一线,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触相关行业,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实践环节仅仅是加强对日语的巩固性训练,缺乏未来就业所需要的专业性培训。并且“双师型”教师比例非常低,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各校的校内实践课程大多使用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但是一般都是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观看日剧和练习听说,或者进行口译的交替翻译,实践环节基本上都流于形式。实践内容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相距甚远,学生感觉既耗费了时间,又没有收获,导致对这类实践课程缺乏兴趣。[3]

(1)在员工对“薪酬制度”的满意度评价中,本文依据文献,设计出如下二级评价指标:企业薪酬规定(U211)、员工薪酬增长机制(U212)、及个人薪酬水平策略(U213)。

校外实践主要是带领学生到日企参观或者邀请日企的管理人员作报告,只是让学生对就业方向和工作环境有一个表象的了解,缺乏更深层次的体会。在毕业实习环节,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到企业实践,既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组织,也缺乏必要的专业性指导。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收获较大,但是自制力差的学生在此环节收获较小。

(四)实践教学监控松散,缺乏制度性

大多数高校对实践环节的监控方式只是查考勤,对于实践环节的效果没有任何的监控方式,甚至没有任何考核方式,使实践环节的教学效率低下。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日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一)结合区域经济,修订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指导性文件。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日语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为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培养学生过硬的语言基本功为基础,营造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开拓科学合理的实践基地,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型日语人才。[4]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要吸引本地日资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等参与,使校内的日语教师知道现在的日企需要什么样的日语人才,需要日语专业毕业生掌握哪些技能等。根据日企专家的建议制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真正做到学生在校内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毕业就职后的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与日企专家签订协议,使他们走进校内实践课堂,给予学生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聘请他们担任学生毕业实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管理和指导。

(二)明确指导原则,优化课程设置

制定科学合理的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坚持“学生本位”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根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语言基础,恰当的设置实践环节课程。例如,在一年级可以开设日语文字处理类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掌握日语假名和罗马字之后就有实际检验的机会,对日语文字处理有深度的把握,可以在今后的校园学习生活中不断应用,为将来就业之后的日常办公文字处理打下基础。在二年级可以开设日语听说和读写类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基础阶段对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有实际锻炼的机会。在升入高年级之后要逐步开设商务类和翻译类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对商务礼仪、商务洽谈和商务往来等有初步的认识,为进行日语商务活动打下基础。在适当的时候聘请当地日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校内的实践课堂,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历给学生以真实的情景模拟。

(三)改进实践方法,研发适用教材

日语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日语输出能力,适应未来职场的需求。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教师要有目的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完成一系列实践任务。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每个人的语言学习基础、对新事物的理解接受能力、口语表达方面的差异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保证既定总体目标完成的前提之下,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让每位学生在实践环节都能够有所收获。[5]

各种实践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取得仅凭校内的实践课程或者教师的“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可以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让学生与日企加强联系。所谓“走出去”,就是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到日企实习或者见习的机会,真实地感受日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在真实交往过程中检验自己的日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所谓“请进来”,就是邀请日企的工作人员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接触不同的领域和行业,拓展学生的视野。

合理的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用的教学方法需要有科学的实践教学教材作为支撑,才能够使专业实践教学在提升学生的实用技能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日语教材主要由语音、单词、语法、课文、习题等部分构成,教材设置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实践环节的教材应该在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之后,能够助其进一步提升日语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编写实践环节教材和设置实践环节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交际语言环境的多样性和实践任务的灵活性,切忌过于强调典型的日语范文。[6]

(四)夯实校内实训,拓展校外实习

实践教学环节通常被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训包括课堂实训和校内基地实训,校外实习包括国内日企实习和赴日实习。通常把校内实训视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起到基础性作用,而把校外实习称为拓展性的学习,是对校内知识学习的延伸。所以在实践教学环节,既要夯实基础,又要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对于校内实训的课堂实训部分,几乎是每所学校都会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即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教师起指导性作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进而夯实日语专业基础知识。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内现有的语音实验室、外文资料室、日本文化体验室等硬件设施,建立日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日语环境,营造日语氛围,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日语知识和日语交际能力。[7]

对于校外实习环节通常的做法是创建日企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在日本创建海外实习基地。在校外日企实习基地开展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最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应用环境,以提升学生的日语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进一步加深对日本社会和企业的了解。在真实的工作中体会日语的魅力和日企的文化。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日本创建海外实习基地,把学生送到海外实习基地进行适当的实习锻炼,使学生的日语水平和工作就业能力得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虽然校外实习基地有校内课堂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不注重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也会使学生的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因此,在创建各种校外实习基地之后,要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管理规定,保证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学校在与相关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关系后,应该根据不同实习基地的情况拟定不同的实习方案,并指派教师及时与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沟通,共同协商制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规定,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为日企提供专门的日语人才,日企要为学校提供就业岗位和实习场地,双方定期召开座谈会,通报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由校内指导教师和基地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改正,并且要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深入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与日方的技术人员直接接触,让他们既能够锻炼语言能力,又可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习真正有所收获。同时,学校聘请的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和技术职务、专业技能,能够协助学校解决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实习能够顺利开展。学校也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管理规定和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和缺岗现象的出现。在实习期结束以后,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做好实习实训工作总结。

(五)灵活考核机制,严格质量监控

实践环节的课程不同于《基础日语》《高级日语》等专业基础课程,它应该是将在专业基础课程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是学与用的接轨,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走上工作岗位的演习。要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要让学生成为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于一身的人才。而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和日本文化的相关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于众多能力的评价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张试卷,而是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日常交际能力、工作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这需要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改为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相结合、小组初评与教师总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指导,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践活动,这时就要充分考虑小组负责人对小组成员的考核,并计入总成绩。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实践课程的性质,由指导教师下达不同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提交实践报告、实践总结等相关材料。例如,会话、口译等实训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提交录音、音频等相应的材料,根据提交的内容进行量化考核,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强训练。这样的评价模式更加公正和客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8]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发挥作用,必要的质量监控不容忽视。首先,要严格保证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考勤质量,可以由组长、班长和实践指导教师共同负责监督。其次,对实训结束以后成果完成的时间进行要求和限制,以确保实践环节的效率。再次,对指导教师制定的实践计划、下达实践任务、验收实践成果、归档实践文件等方面进行适当的监控。只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六)培养优秀师资,加强职业指导

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过程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日语教师往往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优秀的日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却缺少日企相关的专业性实践经验。只有创建一支既能从事日语语言教学,又能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指导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所以,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日语教师提供培训实际操作能力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制定政策,鼓励相关教师利用节假日或者闲暇时间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或者挂职锻炼,也可以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定,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双师素养。通过到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一线教学教师既能及时了解当今就业市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学校要聘请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开设讲座,或者吸收日企的工作人员参与本单位日语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9]

另外,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局限于学校组织开展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还应该引导学生将专业实践内容自发、自主地融入到整个学校生活中。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学生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将日语专业的校内实训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日语演讲比赛、日语配音比赛、日语歌咏比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和提升日语水平的平台。这样,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与校内专业实践课程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日语专业素养,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拓展能力。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知名校友作报告,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创新和创造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尝试,将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郭力. 日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究[J].学理论,2015(4):160-161.

[2]蒋静. 建立实习与就业衔接的应用日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36-38.

[3]李福贵. 日语专业课程实训模式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22-124.

[4]施庆晖.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实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65-166.

[5]孙静,张祝祥. 日语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7-79.

[6]孙静,杨兆冬. 日语专业课程实训考核机制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6-128.

[7]魏雅榕. 日语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新探索[J].新课程,2015(1):67-68.

[8]周可心,李燕.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实训教学[J].中国外资,2012(5):281-283.

[9]刘双喜.津唐秦地区日语人才就业市场需求调研及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5(1):105-108.

(责任编辑:王释云)

Practical Teaching Research of Japanese Specialty in New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Objective of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Taking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U Shuang-xi1,2

(1.School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2.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Tangshan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

The objective of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is the positioning of school-running. The present paper firstly analyzes revision of talent cultivating programs,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provision,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rganic linking of inschool and outsideschool practice, formulation of assessment methods, construction of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and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and then proposes the ways to construc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Japanese specialty in new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objective of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centering on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Japanese talents.

application; Japanes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G642.4

A

1008-6471 (2016) 03-0102-07

10.13983/j.cnki.jaechu.2016.03.021

2016-04-12

河北省2014-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编号:2015GJJG182)和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编号:1412136)

刘双喜(1981-),男,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唐山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教学和日本教育史。

猜你喜欢
日语应用型环节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