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青年失业治理的策略及其启示

2016-10-24 05:21成新轩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职业培训服务体系

成新轩,冯 洁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德国青年失业治理的策略及其启示

成新轩,冯洁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青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的就业和再就业是完成就业目标的关键一步。通过研究德国治理青年失业问题的策略,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及其完备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探讨,这对解决中国青年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职业教育与培训;德国;青年失业;促进就业

一、德国青年失业治理的策略

德国联邦统计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年轻人失业率为7.7%,为欧盟国家中最低,欧盟28个国家年轻人失业率平均为22.2%。德国青年的低失业率得益于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德国青少年在初中毕业后既需要在职业学校学习职业化的专业理论和通识文化知识,又需要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与专业相关的实用理论知识。双元制是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用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1]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其教学内容遵循德国科教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的各类职业培训条例以及各州制定的教学大纲。职业培训的学制一般为3年或3年半,然后由学校组织实施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考试并颁发毕业证书。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另一元是各类培训企业,培训资格由各行业的培训委员会授予,培训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培训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在校学生与培训企业按国家规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培训合同后,学生就成为企业学徒,最终由行业学会负责考核学生对所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实际掌握的程度。[2]这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但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而且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够获得实用的工作经历与技能,同时还可以拿到一定数额的实习工资。

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一向被世界公认为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它之所以能够在德国、奥地利等地区顺利推行并取得成效,有着深刻的经济与社会背景。一方面,德国早就建立“莱茵模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全方位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制约德国发展的沉重负担。由此,施罗德总理推行以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将失业保险金和社会救济金合为一体,使得德国长期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较之其他欧洲国家很低,而且领取者必须无条件接受劳动中介机构介绍的任何合法工作。另一方面,在德国社会将技术工人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一视同仁,社会大众没有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也并不认为孩子不上大学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3]在德国的教育体制理念中,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大学教育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德国教育部门视工匠等技术人员与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为同一等级。德国官方数据显示,高中毕业且符合申请上大学条件的德国青年中,有29%的人选择职业技术院校而没有接受大学教育。

(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德国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是解决青年失业的又一法宝。德国形成了以国家权力部门(联邦立法机构与联邦劳动总署及各级劳动局)为主要领导者,高校、企业和私人职业咨询介绍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4]该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图1 德国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关系图

第一,联邦立法机构先后出台职业教育基本法、单项法和相关法律,包括《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条例》《职业培训条例》等,日臻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律体系提供了健全的职业培训合同制度和公平的质量评价体系,规范了培训者与受训者的教育环境。[5]以德国联邦劳动总署与各州(市)的劳动局为主体的政府机构,一方面提供促进青年就业政策法规的支持与引导,例如,鼓励企业多接纳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实习,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并且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能够在实习期满后继续留用他们在企业工作。[6]另一方面,加强就业信息与培训服务,劳工部建立的网络化就业信息服务系统能够将信息进行全面、规范、快速、人性化的处理。此外,在大学由专业职业规划师开设职业咨询课,介绍各型各类的岗位要求和任职资格,帮助学生一对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善于利用信息来获取工作机会。

第二,德国高校充分发挥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服务的作用,包括专业设置、就业前景、职业生涯规划等。同时通过提供就业讲座、开设辅修专业、实训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专门为毕业生定期开展综合性个人素质测评,分析记录每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兴趣与特长、性格与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解释并应用测评结果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我认知。[7]

第三,为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德国企业承担提供实习机会与学徒培训的任务,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指导学生,旨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创造能力。

第四,德国私人职业咨询介绍所是企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它们由德国联邦劳动总署批准注册后运营,一般属于盈利性组织,主要面向企业,针对企业的用人需要提供招聘策略、在职培训等服务。

除此之外,德国政府鼓励青年进行创业活动,通过培训为创业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向社会出资购买促进青年创业的公共服务,具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可以免费享有咨询法律手续、业务方案等指导服务。[8]

二、启示

(一)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

在我国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双元制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建立的,政府要在宏观上对青年职业培训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包括培训规划的拟定、培训大纲的编写、培训企业的选定、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需要一个平台让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具体的实施过程来达到提高青年工作素质与劳动能力的目的。所选定的企业应当以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如教育、互联网、物流业等,侧重选择大型成熟的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具备完备的培训体系和规章制度,能够给毫无工作经验的青年提供良好的实践培训。虽然接受培训的青年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但是并不一定能够长期留在企业工作,所以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引导企业树立长期投资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其次,支持发展一批经营较为成熟、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为创业见习基地。对青年创业者在创业方法与思路、创业项目与模式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等方面给予全面帮扶,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精神与理念;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企业管理制度,指导搭建有效的宣传推广体系,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延长生存期;进一步拓宽对青年创业基金的融资渠道,对自主创业的小微企业给予多样的税费减免优惠,减轻创业压力,调动创业激情。

再次,加强对青年失业者的就业培训力度,将得到失业救助金的前提和条件改为必须接受固定时数的就业培训以及接受工作人员所推荐的工作,以此激励失业青年尽快实现就业。同时,转变青年人的就业观念,使他们务实肯干、敢于创新。此外,消除选择职业教育就比大学教育低人一等,接受职业教育是无奈选择的偏见,重视职业教育,使青年失业者善于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二)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对于青年失业问题来说最好的预防就是教育,最基础的是要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化社会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需要,加快促成教育体制的改革,改善高校的教育内容、专业设置和师资结构等。首先,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与就业预期,实施专业的动态调整。矫正高校专业设置多年不变的情况,切实解决师资队伍培养与专业设置的协调问题,引进有实际专业工作经验与能力的师资力量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学习德国的经验,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就业指导,开设专业化的就业设计指导课程以及对毕业生的心理调节课程。由于现阶段有些高校仅仅是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进行简单的、短期的就业指导,设置课程的意义也随之淡化而流于形式。因此,此类课程应由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负责,开通学生与就业指导师的对话平台,以便学生形成对自身情况与职业规划的科学认识,提高在毕业顺利找到工作的成功率。[9]再次,建立社会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实习机制,促进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在高校建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互动的良性就业平台,逐步形成高校毕业生的系统化就业服务体制。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的相关法律,为健全适应我国发展的职业培训合同制度和公平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法律基础,规范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的学习环境。此外,发展一批小微型职业介绍所,专门对青年失业者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解决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优质快捷的信息化就业培训服务,拓宽就业信息渠道。

三、结语

德国政府重视对青年失业问题的实践探索,并且逐步发展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青年失业的经验与方法——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相比德国,中国青年失业治理的制度体系起步晚,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两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都不尽相同,所以我国应该在合理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总的来说,需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为双元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培养一批值得信赖的职业培训合作企业,为双元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尽快转变青年的就业观念,促使青年树立自食其力、就业至上的思想意识。健全适用于中国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在整个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教育、开放互助的良好风气。政府、高校、企业、青年个人和市场在社会化网络中相辅相成。政府是所有部门的决策者和协调者,负责把握战略与政策的走向。高校与企业是最重要的平台与纽带,将青年劳动者与实现就业连接起来。青年个人是最终的执行者,能否就业以及就业质量取决于其努力程度。市场力量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者,承担着促进信息流通的角色。

[1]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6.

[2]胡伟,王晓敏,郑彩云.国外职业技能培训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2):118-121.

[3]The European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The Material and Social Standing of Young People During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M].Berlin:Berlin Press,1990.

[4]杨淑岭,王娜,滕斯玮.美德日三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8):145-149.

[5]郑丽青,何洁.德国职业培训立法的借鉴意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报,2008(7):70-73.

[6]孙连越.德法促进失业青年职业培训和就业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6):67-69.

[7]王樊.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统的分析及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94-95.

[8]肖松涛,高跃辉.德国就业指导特色及启示[J].社科纵横,2013(9):62-63.

[9]邵国明.欧盟各国治理青年失业问题的启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2):54-57.

(责任编辑:王释云)

Experience of German Youth Unemployment Governance andImplications for China

CHENG Xin-xuan,FENG Jie

(School of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2,China)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especially youth unemployment is a common problem for the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Youth is the backbone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so resolving the youth employment and reemployment issue is the key to completion of the employment target. By learning from the German experience in dealing with the method of youth unemployment,this essay is discussing Germany dual-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s and thoroughly employment guide service system. It has certain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to alleviate the plight of Chinese youth unemploy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German; youth unemployment; promoting employment

G710

A

1008-6471 (2016) 03-0095-04

10.13983/j.cnki.jaechu.2016.03.019

2016-07-11

成新轩(1968-),女,河北定州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职业培训服务体系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