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玮、徐聪
(杭州市统计局,浙江杭州 310020)
杭州市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探究
何玮、徐聪
(杭州市统计局,浙江杭州 310020)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2015年,杭州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之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通过开展杭州市小微企业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实施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可以及时反映杭州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为今后杭州市小微企业制定政策规划提供参考。
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
杭州市是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之一,国家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批复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目标的通知》文件,要求示范城市建立健全对城市示范工作的管理制度,在“两创示范”三年工作期内动态跟踪上报相关指标数据,指标数据将作为三年示范期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杭州市制订了《杭州市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15-2017)实施意见》,了解掌握和准确反映杭州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时按要求向国家五部门报送相关数据,亟需建立符合杭州实际的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就业,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加快成长,提升发展的政策助推下,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也越来越受关注。通过开展小微企业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实施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可以及时反映杭州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同时反映各、区、县(市)开展“两创示范”工作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进展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统计的标准、对象。
1.小微企业“两创示范”:
小微企业统计的标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规定。
小微企业统计的范围:在本行政区域内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法人企业或单位。
2.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
小微企业是指除“规上”企业、“限上”企业以外的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
(二)统计内容。
小微企业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反映“两创示范”工作成果的小微企业实施目标、创新创业空间、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使用和体制机制创新情况,以及反映“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市场主体升级、小微企业提升竞争力、挂牌及融资情况等指标(表1)。
表1 小微企业统计监测指标
(三)实施办法。
1.数据采集。由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8.13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96.1%,难以开展全面统计调查。因此,小微企业统计监测,通过采用各相关部门现有的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进行加工整理的方法,数据期别采取年报、季报和月报形式,满足小微企业统计需要。
2.职责分工。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由杭州市“两创办”和市“小微办”,会同市统计局、市科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文创办、市发改委、市国税局、市金融办共同组织实施,市“两创办”牵头负责小微企业“两创示范”指标监测报表的组织实施工作,市“小微办”牵头负责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指标监测报表的组织实施工作。市级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的要求,做好全市及各区、县(市)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统计监测工作。
3.数据评估。各有关职能部门明确职能处(室)和人员负责,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小组,搞好本部门小微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确保小微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4.监测分析。统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按《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要求,在收集监测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对杭州市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一)加强部门协作
小微企业统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强领导,明确职能处(室)和人员负责做好小微企业统计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统计法制的宣传,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小组,搞好本部门小微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确保小微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二)充分利用部门数据
小微企业覆盖面广,目前统计部门主要通过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掌握全部企业的指标数据。而企业在平时正常纳税时,需向税务部门提供财务指标数据,因此反映小微企业发展的经济指标数据,可通过税务部门现有的行政记录获取,其他指标也尽可能收集、利用相关部门掌握的数据,然后进行汇总整理,最终得到能体现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指标数据。
(三)服务政府决策
加强小微企业统计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用,一是监测小微企业国家考核指标完成进度,包括小微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新增小微企业就业人数、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拥有授权专利数量等。二是及时分析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反映小微企业发展成果及存在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小微企业相关规划和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对策建议。
(责任编辑:牛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