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杰
摘 要:观念的更新加速了现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不同的艺术流派、艺术风格逐步渗透到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水彩艺术在结合自身艺术特点的同时,吸取当代艺术的图式和观念意识,不断的拓展艺术表现力,并逐步融入到现代艺术思潮的变革中。
关键词:观念;现代图式;拓展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48-02
现代艺术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意识和对社会责任的觉醒,艺术不仅是反映社会进程的结果,也成为推动社会意识进步的重要手段。绘画作为最受人们关注的艺术媒介,其观念的发展与转变作为一种进程,在现代艺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验性和创新性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不同的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都在探讨和尝试绘画的新的表现语言。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运用给绘画语言的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艺术的范畴也得到了扩大和延生。照片拼贴、波普艺术,观念艺术、装置等新的艺术形式逐步走入我们的视野中。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人们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都发生了转变,不再局限于对客观世界的描写和再现,也不再遵循一脉相传的传统观念与绘画语言的形式法则。
当代水彩绘画正处于观念意识的转型期。转变思想观念使水彩画在对绘画语言和创作类型上也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其中既有对现代主义绘画图式的借鉴、有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再创造,也有对西方后现代主义观念的植入。从创作思想的角度来看,观念思想正在不断的注入当代水彩画的艺术表现中,绘画语言也在随之改变。笔者从三个方面对现代艺术观念对当代水彩画艺术的影响展开阐述。
一、现代主义绘画图式对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启示
波普艺术是商品经济下的时代产物。波普艺术尝试将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建立起关连。它们试图将艺术符号化,将商标、明星照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图像作为艺术表现的主题。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利用丝网印刷技术,进行了波普艺术的创作。艳丽的色彩、简洁的标签、个性的符号都成为了波普艺术的典型。
波普艺术广泛流行得益于丝网印刷技术的进步,丝网印刷为当代艺术创作带来了便利。丝网印刷带来的印迹作为一种新的图式语言逐渐被艺术家们运用在绘画表现中。
青年艺术家白露洋尝试将丝网版画印痕和水彩画相互融合。通过当代思维与现代表现手段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水性绘画作品。在他的作品中,面临灭绝的野生保护动物,被他贴上了条形码。意在暗示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每张条形码的数字都有其特殊的含义。“那些数字表明的是濒临灭绝动物所剩的数量,例如黑背大猩猩现在的数量已经不足700多头,非洲大象每个星期被猎杀700多头等。”作者希望通过醒目的数据唤醒人们对于濒临灭绝动物的关注。
通过丝网版画印制的印痕不仅易于观众直观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也给水彩畫带来了全新的绘画图式。丝网印痕的呈现是从图式到绘画语言的生成过程。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当印痕被视作为一种语言和观念的时候,它再也不是现代文明机械复制下的产物,而是成为艺术家与社会生活建立的一种对话的延伸。
丝网版画印痕与水彩艺术的结合符合时代创新精神,也符合大众的审美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绘画观念、技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变革成为艺术创作的中心主题,也成为推动水彩艺术发展的动力。
二、“摄影绘画”观念对于当代水彩画的影响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格哈德· 里希特关于“摄影绘画”的观念对当代架上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国内,这几年针对图像照片是否应该介入到绘画创作中也是有很大的分歧。尤其在水彩领域,运用图像照片进行创作已经是一种大的趋势。如何处理好图像的运用和艺术表现中的“绘画性”的关系,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借用里希特“摄影绘画”的理论,他关注的是摄影与现实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不是现实的表象在摄影里的记录。 里希特通过绘画中的“消除”手段来完成图像的转换。具体的实践是,模糊形象、虚化边缘、运用灰色来实现他对图像的再创作。因此,他的“摄影绘画”人们可以轻易的认出照片,但模糊的画面又始终给观众一种陌生感、距离感。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态度也在于此。
艺术家赵龙的水彩创作展现出特有的图像感。在《夜摄》 、《邮寄的风景》系列中(图2),画家在选取景象时,努力的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景物,风中摇摆的树木、模糊不清的夜色、昏暗的转角等。艺术家对图像进行了主观处理,过滤了炫目的色彩,以一种沉稳的灰色来营造画面氛围。看似熟悉的日常生活图像,经过艺术的加工,呈现出一种陌生感、距离感。这种呈现不是纯粹的再现图像,而是包涵了艺术家个人的生活历练、感悟。点滴的生活视觉图像,结合水彩的艺术表现(水色的流淌、浸润和边缘模糊化的处理),构建起艺术家心中的家园。 通过现实的视觉图像经验与水彩艺术相互结合创造出艺术家心中的图景。作品呈现出图像感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图像背后传递出的情绪和意境。画家在不断的探寻中流露出自己对生活的思索。
三、综合艺术对当代水彩画外延的拓展
综合艺术涵盖了西方现代前卫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传统艺术的反诘与超越。现代架上绘画中,艺术家在其绘画语言、视觉效果、展示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突破,使架上绘画艺术具有时代性。在油画、当代水墨领域,综合艺术所呈现出来的观念、形式、空间等都被艺术家广泛采用。例如,石冲从装置艺术中吸收灵感,将写实油画与当代艺术进行了很好的对接;波洛克的大写意泼洒,表面上呈现巨幅的抽象画作,实际上呈现的是记录整个过程的行为艺术。
艺术家陈勇劲是当代水彩画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的画面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当代性的元素。在观念上,他能打破常规,以当下的视角来解读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在他看来水彩只是一种表现媒介,通过独特的理解方式来体现价值的存在。
“《碎片2013》(Fragment 2013)是陈老师针对 “Why Not!”双年展准备的一件作品,为期30天,按每天30件手稿的方式记录其间看到的、想到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不管本人在哪里,都会隔几天用特快专递将部分作品投递到展览现场,由工作人员粘贴在墙面上,直到此次双年展的最后一天作品完成。手稿会在展览期间不断增加,随着活动的推进,用易事贴的形式呈现30天的工作过程。”
整个艺术作品由无数的便签纸组成,而组成便签纸画面的又是最为简单,也最为直观的绘画语言。斑斓的色块,抽象的点线,有趣的构图……艺术家通过这种极具观念表现的形式,来传达着他的思考。“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已经离不开网络,从浏览微博、微信里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被阅读或转发,各类群落和圈子里充斥对不同事件的不同看法,这些零碎的,看似相干又不相干、靠谱又不靠谱的所有事,成了我们年青人的常态生活,而这些最终都成为了笔中的记录的碎片……”
“碎片 2013”系列作品(如图3),以水彩的形式呈现出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一种创新式的展出方式,记录着整个艺术作品的完成过程。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画作,通过这种形式,艺术品与观众产生了互动,这本身就是当代观念的引入。在观念艺术语境下,水彩画概念的外延触及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整个作品完成的过程像是一个装置艺术,像是一种行为的记录。艺术家关注的不只是水彩的本身,而是艺术品呈现出来的整个过程。作者用另一种方式拓展着水彩画的表现力,通过水彩画外延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透过这种生命力,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带给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四、结语
观念的更新是当代水彩画走向多元化发展的开始。当代艺术强调艺术“介入”生活,与社会生活、观众零距离接触。当代艺术优秀的图式和观念意识逐渐渗透到当代水彩画的表现中。当代水彩画无论从外延和内核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艺术家把现代艺术观念元素融入到水彩画创作中,以开阔的视野去拓展水彩艺术的发展。水彩画的发展开始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传统艺术进行反思。在与现代艺术观念结合下,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潘耀明.中国水彩画观念史[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3.
[2]罗必武.物化的时间:论版画印痕的观念内化[J].美术观察,2013(03).
[3]张晓凌.观念艺术:解构与重建的诗学[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4]赵美岩.当代水彩绘画语言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