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评价越来越高。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师们开始把眼光投向生态环保的竹构建筑。本文以国内外典型的竹构建筑为例,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对竹建筑进行再认识,分析竹构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所体现的材料美、技术美、生态美、地域特色之美、和谐环境之美,并研究其在建筑美学上的价值。
关键词:竹;竹构建筑;建筑美学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23-01
一、建筑美学的发展概况
“当代建筑美学是一门以功利性审美客体为研究对象的美学,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美学和技术美学的精粹的美学”。①国外关于建筑美学的专门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Hegel)。
二、竹构建筑及发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竹材是传统建筑建造时最普遍使用的材料之一。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开始使用竹子制作生活用具,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也有悠久的历史,干栏式建筑就是竹构建筑的典型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成为当代建筑中的主要材料,竹构建筑也由于它自身的弊端和局限性,逐渐被现代工业材料所代替,从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只有在偏远落后的民居中才能看见竹构建筑的影子。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评价越来越高。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师们开始把眼光投向生态环保的竹构建筑。
三、竹构建筑的美学特征
1.以材料为美。竹子作为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自古就位居岁寒三友、四君子之列。竹子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喜爱也不仅仅是因为人们赋予它的气节,就它本身的特征也足够使得人们喜爱。比如它自身的颜色、光泽、竹节,甚至竹竿上的斑点都能是其独特的纹理,所以不用对竹材进行任何涂饰也能给人很好的美学意向。欣赏当代建筑大师的作品,无一例外,建筑师大们在建筑设计中没有对其进行漆饰完全暴露竹材。“长城脚下的公社”中隈研吾设计的“竹屋”,坂茂的“家具屋”,武重义的风和水酒吧,哈迪夫妇创建的绿色学校等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大师们在应用竹材进行建造时毫无掩饰竹子表面特征之意。
2.以低技术为美。竹子是禾草类植物,其茎为木质。纵然经过加工之后的竹子其受力强度可以和钢筋相当,由于其茎为木质,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竹子的缺陷会暴露出来,比如竹材易腐、虫蛀、吸水、开裂、弯曲等一系列问题。隈研吾认为面对缺陷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首先是认同缺陷,然后是尽力探究,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否则,强硬的修改或替换只会令脆弱柔然的材料消失。②哥伦比亚建筑师西蒙·维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竹材的防虫、防腐以及主构件连接工作,如今已获得很多成功的经验。
3.以生态为美。奥地利女建筑师安娜·海瑞说:“建筑是改善生活的工具,对于我而言可持续发展是美的代言。”可见在设计师的眼中生态价值才是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在巴厘岛建造绿色环保学校的约翰·哈迪在TED大会现场作演讲说道 :“竹子像火车一样从地里冲出来,它在两个月内长得和椰子树一样高,而且三年后就可以采割用来建造房屋。竹子跟柚木一样结实密集,可以支撑起任何屋顶。”哈迪夫妇的绿色学校和武重义的风和水酒吧虽地处热带,但是建筑内不安装空调依然凉爽宜人,可见竹构建筑带来的生态效益还是很明显的。
4.地域特色之美。安娜说,她要让建筑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去调和当地的生态平衡,去加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以及个人对本土的认同以及信心。可见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要尽可能本土的地域环境相融合,并且还要在建筑主体上折射出该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子。武重义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越南馆很好的体现了越南本土建筑特色。波浪形的竹材建筑外墙、内部的高耸的竹结构使人如置身于丛林之中,同时很好的体现了越南本土的建筑结构样式。
5.和谐环境之美。与钢筋水泥建筑不同的是竹构建筑创造的空间更能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因而竹构建筑在协调与功能、人类情感、周围环境、传统文化等方面,以及改善建筑的亲和力方面都提供了有益建筑形式。为了培养下一代环境保护的领导者,2008 年哈迪夫妇在巴厘岛创办了一所世界上第一所绿色学校。校园之心建筑完全由竹子搭建,包括黑板和桌椅都是竹材制作。其建造形式打破了传统建筑空间的概念,建筑没有墙壁围合,四面通透一年四季都沐浴在巴厘島的阳光和微风中。这所校舍学就充分的体现了建筑与人、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筑与当地建筑文化的和谐。
四、结语
本文分别从材料、技术、生态、地域特色、和谐环境等几个方面对竹构建筑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当代建筑大师的成功实例对竹构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美学分析。如今,竹构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新的技术、理念已经超越了原本传统简单的形式,体现了建筑与人类情感需要、生态保护、社会文化等的关系。
注释:
①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04.
②隈研吾,陈菁(译).自然的建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