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语燕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由传统的要求学生“学会”发展到了要求学生“会学”的层次。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教学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颇受众多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怀着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思考问题,并想办法解决疑难,从而使课堂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我在教学“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节时,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几张图片:玻璃刀上的金刚石和耀眼的钻石,熟悉的图片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激发了出来,他们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都充满了期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使高效教学的实现得到了基本的保证。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介绍有机物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煮饭的时候煮糊了会有什么现象?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提高。
二、利用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化学是一门充满科学性的学科,但是化学教学不应该只是科学知识的传承,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流于表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并对学生时时渗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丰富的教育题材可以供教师选择。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就是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我国近代化工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利用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再比如,学习有关酸和碱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波义耳研究酸和碱的故事:波义耳将紫罗兰顺手放到实验室里,没想到浓硫酸滴到了紫罗兰上,他就用水洗了洗,过了一会儿竟然发现紫罗兰变成了红色。为了证实这个结果不是偶然的,他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他的结论,即酸能使紫罗兰变成红色,于是便有了我们所学的内容。
学生听过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体会到化学知识的神奇,还会感受到学习化学的趣味,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化学。
三、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可以大大地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将实验教学巧妙地运用起来,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
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在做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时,我先为学生讲解了实验原理,即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并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思考,總结出实验步骤,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将实验的大致过程都说了出来,然后我进行了归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验步骤,接下来就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操作比较顺手,他们也逐渐体会到了化学实验的严密性。制取氧气完成后,学生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了的现象。虽然学生之前也知道木条会复燃,但是亲自操作、亲眼看到这种直观的现象,学生还是会欢呼雀跃,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实验时的操作步骤,我为学生总结了一个顺口溜,即“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离—熄)。学生在一边理解一边背诵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实验的神奇,在动手实践的操作中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愿意学习化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