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自然习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16-10-21 17:01罗洁源凌安妮
新课程·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罗洁源 凌安妮

摘 要: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生物科组在新课标指导下,利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课教学、活动课探究等不同形式的授课模式,开发“生物自然习得”课程,并努力尝试使之更加具体和完善,成为一门具备特色的校本课程。

关键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自然习得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实施和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生物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开发出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能够弥补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不足,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的生物校本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校生物科组近年来在深圳课改的大环境下不断尝试和探索,形成了“常规课—实验课—活动课”三个层次的授课模式。利用这些不同形式的授课模式,开发“生物自然习得”课程。并努力尝试使之更加具体和完善,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良好反响。

二、“生物自然习得”课程开发目标

我校生物科组以“活动课”的形式,实现在老师的调控下,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校园活动自然习得生物知识,形成不同形式的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层次的探究与实践机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注重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参与性和体验性并存的互动探究教学,教师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研究为主线,自己努力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探究性教学中师生围绕共同主题,讨论交流,多边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生物自然习得”课程开发规划

1.第一阶段:方法的尝试和研究

(1)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常规课中逐步推进小组教学,使之成为常态课。并导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活動课”模式的构建

以“活动课”的形式,实现在老师的调控下,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校园活动自然习得生物知识,不断尝试和研讨,总结出了一套活动课的授课模式。“活动课”教学以“3”“4”为主要方法:

①“3”:三个步骤

课前准备:提供有本节学习的资料给学生,以达到有备而来的目的,当然,学生可以搜集更多相关资料。

课内探究:把课堂搬出教室外,并划定学生一个活动的范围,在这个活动的范围内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能根据所给资料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2)能根据老师所安排的活动步骤进行探究、分析、总结。(3)体验探究实践的兴趣与乐趣,并能从探究实验中总结得失。

课后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②“4”:学习的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

2.第二阶段:具体化和规范化阶段

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课教学、活动课探究等不同形式的授课模式,尝试初中生物“生物自然习得课程”具体实施。收集和整理七、八年级生物学中典型的课例,合理制定课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使初中生物“生物自然习得课程”具体化和规范化,以编整合成地方性校本教材。

以七年级上学期为例,除考试复习周,在十八个有效教学周中,共36节生物课,其中活动课约10节,实验课约10节,课堂授课约16节。学校生物科组在实施活动课教学以前,该学期实验课可达十五节,现进行重新调整,将部分室内课搬到校园中,将部分实验课放在校园中,在不增加总授课时间的基础上,为实现这种新的课型提供了课时保证。

3.第三阶段:推广阶段

当初中生物“生物自然习得课程”进行得较为成熟时,可以通过组织新区教学研讨的方式,向新区兄弟学校推广。再利用教研活动、教师技能比赛、论文发表的形式,向全市推广。

四、“生物自然习得”课程的实践与检验

1.授课模式的形成

通过“常规课—实验课—活动课”三个层次的授课模式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其中常规课又逐步推进小组教学,然后导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收到明显效果;经过多次的研讨,生物学科的授课模式已趋完善,学科教师把握较佳,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学科教师围绕课程开发,撰写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篇,参加省论文比赛获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仅2015年下半年生物学科教师以自然习得课程模式为基础参加深圳市生物学说课、教学技能大赛(现场授课)两项比赛,获得一等奖两人次。二等奖一人次,参加光明新区学科竞赛,获得一等奖两人次,罗洁源、钱晓茵两位教师还承担光明新区公开研讨课教学任务,自然习得课程的结构模式与理念,得到了市区一级教育学科同行的认同与赞赏。

2.“生物自然习得”课程的常态化实践

本学期以学校七年级12个班级进行常态化实施实验,我们尝试平行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组,每组六个班。实验组的班级以“生物自然习得”课程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安排了4节活动课,11节实验,20节常规课,其中常规课一般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而对照班级则以传统的讲授+练习为主要授课方式。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对期中和12月月考成绩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两次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如图1-4),发现虽然实验组班级进行实验与活动课教学占用了大量的课堂讲授时间,教师知识讲授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但对比两次的考试成绩,发现这并不会造成实验班成绩下降,相反,实验组的班级高分层次的人数是要比对照组的人数更多,低分的人数相对对照组要少。在自然习得理论支持下,我们要相信只要课堂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其学习的动机,学生是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而获得相关知识的,知识获得的效果并不比讲授形式要差。

通过对比A层次班级的两次成绩分布情况(表5-6),发现对于A层次班级12月月考中间层次的人数相对期中在减少,虽然高层次和低层次分数的人都有增加,但高层次分数的人增加的数量要相对多一点。表现出班级两极分化的发生。学生在长期知识讲授性教学的氛围下,长期形成的惯性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要改变一直以来的习惯,化被动为主动,还需要一段时间经历。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自然习得课程能够明显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就拉开了。教学方式的改革,还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学科以及一小群实验者身上,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他们也需要紧跟深圳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才不至于成为落伍者。

五、讨论

自然习得课程模式虽占用了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活动、讨论、实验,大大削减了教师进行知识系统讲授的时间,但并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质量,反而对积极参与的学生有更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在正常的知识讲授时间以外,开展各种活动课和实验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无害。

自然习得的理念就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自主的学习探究,自然获得一部分学科知识。教师需要大胆放手,并且提供更多的学生实践时间。但同时,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引导者,通过精心的前期准备工作,掌控学生讨论、探究、学习的进度与方向,这样才能使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大的习得量。因此,实施课程同样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

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应该仅仅只把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课程评价变得多元化。如果仅仅从考试成绩上比较,实验组和對照组班级的差距不显著,但如果我们从学生课堂的积极表现上看,从学生在讨论、实验、实践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有创意的想法看,从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获得独立表达的机会看,那么自然习得课程的价值就更加体现出来了。

生物自然习得课程是在新课标引领下,建立师生互动的一种有益尝试,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通过合适的引导设计,在相信学生可以自主获得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了可能。通过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收获是丰富的。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学生长期形成的传统学习模式,与自然习得模式的反差,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主动学还是被动接受的反差,在实施课程期间,更要关注缺乏主动性的学生他们分化的问题。我们的课程还需要进一步为适应目前学生的情况而改进,更好地提高教与学效率。

在具体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些步骤有时需要重复、循环,再组合,有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在开发过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草率行事。同时,也不能一成不变,还应不断尝试和创新,才能为本课程注入新鲜血液,与时俱进,才能使本课程更加完善,适应学生的发展。

注:“自然习得课程”的开发是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生物科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由罗洁源统稿、凌安妮进行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此外黄艳娟、钱晓茵、何汶聪等分别在课程规划、实施方面提出了实施意见以及参与实验工作。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