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刚
摘 要:所谓含蓄,指诗人不是把思想感情直白地告诉读者,而是完全依靠对客体事物的仿影,让主体情思依附于客体物象里。它通常是借助于一些表达手法,曲折地把意思传达出来。凡诗歌恶浅陋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吟咏而有余味。近几年高考语文在古典诗歌鉴赏方面,常常从含蓄的角度出题来考查学生。为了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这里介绍古诗的含蓄手法常用的几种表达形式。
关键词:叙述;议论;象征;虚写
一、运用叙述的方式
如,唐朝诗人王维的《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这首诗写诗人走向院中而懒开院门这件事,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说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停了,诗人缓步走向深院,白天也懒得去開院门。后两句是说诗人漫无目的地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细看小院景色,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那苍翠欲滴的青苔,好像要爬到诗人衣服上来。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学院内青苔的美丽、可爱,从这些叙述中流露出诗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
二、运用描写的方式
如,唐朝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眺望远去的白帆,直到它逐渐消失在天边,而诗人面前的长江正滔滔向东流去。从这个景象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送别朋友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不正像江水那样绵绵不尽吗?
三、运用议论的方式
如,宋朝诗人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诗通篇采用议论的方式,弹琴需要主体“手指”和客体“琴”两种事物,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发出美丽的声音。我们从这些议论中,可以悟出诗中的道理: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则万事可为;二者相离,则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借助客观条件,更要进行主观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办好。
四、运用象征的方式
如,宋朝诗人郑思肖的《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首诗用菊花作为象征物,它不同百花在一起开放,卓然独立,宁可死在枝头,也不愿在北风中飘落,从而表达了诗人坚守民族气节,不向恶势力屈服,不向元朝统治者低头,具有大义凛然的精神。
五、运用比喻的方式
诗中所写的甲事物,其实喻指乙事物(诗人真正要表达的事物),甲事物只是虚晃一枪罢了。
如,宋朝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若不看题目,人们往往会误认为它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田园诗,其实它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作“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
六、运用暗示的方式
即诗人使用春秋笔法,不直言其意,字面意义看不出作者褒贬什么,但是字里行间却暗示了褒贬之意。
如,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从字面意义看,是写寒食节到了,法定禁烟,而五侯(皇帝宠信的太监)却不受这个限制,傍晚时分,皇帝让人给他们送去蜡烛,他们家里飘散着轻烟。这些内容暗示了:皇帝宠爱太监,造成太监掌握大权,最终亡国,警示唐王朝不要重蹈覆辙。
七、运用典故的方式
如,元朝散曲家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 咏史》: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首曲子用了三个典故:一是曹操带兵攻打东吴时,在长江中横槊船头,洒酒于大江之中表示凭吊;一是孙权在赤壁战役中,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一是诸葛亮在长江边上摆上八阵图,使曹军误入其中。这三个人都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有所建树。作者运用这三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能够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的追幕和向往。
八、运用托物言志的方式
如,明朝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描写的事物是“石灰”,它忍受着千锤万击,置身于烈火焚烧也不在乎,为的是把青白留在人间,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面对逆境、面对灾难、不屈不挠、永保清廉的节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历史的书籍上,也就是要在历史上留下美好的名声。
九、运用虚写的方式
如,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首诗歌不是正面描写罗敷的美丽迷人,而是从侧面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的忘情反应,从而让读者展开联想的翅膀去想象,你想象罗敷有多美,她就有多美。这正是虚写手法的妙用。
当然,古诗的含蓄手法,不仅限于以上几种,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耿珊珊.初中古诗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