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双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在于让学生学到多少,其关键是让学生获得发展和进步。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正确价值观和态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对这方面的培养并不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将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结合教学经验,以七年级科学为例,简单谈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七年级;初中科学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其中“高效”就是在课堂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学习效益提高了,课上教师讲的内容学生都听懂了,那么,课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少了,直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改变教师、学生大量做题的题海战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渐渐地喜欢上学习,变“盼下课”为“怕下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引导学生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待学习也一样,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地预习,在上课之前把要学习的章节、实验预习一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听讲,如果教师没有讲解到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学生也可以举手示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原因不去预习,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适当地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下去。
例如,第一章“科學入门”,在上课之前提出几个问题,长度测量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我拿着一个水杯,怎么能在不计量的情况下倒出一半的水?等。通过布置这样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找答案的这个过程就是预习的过程。
在上课之前,教师不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现听课,上完课以后提问学生,并提前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就在今天要讲的课堂上。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集中精力听讲,在讲课的过程中,无意间将布置的问题带过。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会逐渐感受到预习的好处,之后就会自己主动的预习。
二、上课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生普遍想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地予以鼓励,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只是灌输者。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不断探索,获得新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在对待犯错的学生时,应该耐心倾听、给予鼓励,从问题的根源分析学生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效课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实验教学往往以演示实验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下边观察,验证实验的效果。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实验结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上,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高效课堂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实验的本质。
例如,在“质量的测量”这一实验中,除课本规定的测量题目以外,还要启发学生将天平两边对换,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在称的过程中,天平放歪了,或者砝码少了一个角,这样称出来的物体重量会有什么变化。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教师最后要为学生一一解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课堂上及时反馈和及时复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构建高效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保证学生掌握新知识,锻炼自学能力。而对于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的检验,就体现在课后练习上了,作业的设计要多样化,每一类的题在一次作业中最多出现两次,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判断题,供学生在课堂上随堂检测,让学生抢答。也可以布置一些中等难度的题,让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再布置一些比较难的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抓题中的重要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审题、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
及时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教学速度,而是抓教学的质量,在每月月末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并考核,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复习,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候还不忘以前的学习内容。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它的建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率,完成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浅谈构建初中科学高效课堂之策略[J].学周刊,2012(13).
[2]徐小燕.实施有效教学,走向高效学堂: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心得[J].新课程学习:下,2012(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