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6-10-21 05:38李淑芝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历史课堂

李淑芝

摘要:本文通过多年对历史课堂教学与观察,以研究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具体表现,分析影响和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培养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堂;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75-02

目前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较被动,老师怎么讲,他怎么听,没有良好的提问质疑习惯,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仍习惯 "接受式"的学习,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向他质疑的习惯,并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没有在根本上从教师权威的讲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教学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而依靠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则更少。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若干问题向学生发问,而不是想办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历史与社会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应如何促使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点燃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想问"

学生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人对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予特殊的注意,进而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问题。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牵扯到的问题特别多,因此,上课时即使老师准备再多的问题,学生也总会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需要你解释。再加上初中生课堂上情绪容易高涨,遇到什么问题总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在课题上不如干脆引导学生学会怎样问问题,问些有质量的问题,大家一起探究,一起回答。

2.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专制的课堂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表露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看法。首先,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和谐、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其次,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自由。废除传统课堂里的诸多条条框框,扫却约束学生自由驰骋的课堂规矩,倡导言者无罪,允许学生随时发问,鼓励学生找老师的纰漏,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

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变厌学为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问题的教学应让学生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带着一种高涨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作铺垫,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体现出学科思維的力度。"

3.1 通过角色转换,设置情景,激发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打破一些老师满堂灌,一讲到底,一味照本宣科的"强制框架"。

3.2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景。设置问题情景能让学生学起历史来有一种愉悦感,否则,学生的历史学习必将味同嚼蜡,没有兴趣,这门学科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3.3 创设实践式情境,使学生用中问。利用实践情景上课,除能积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外,还能激发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用所学的知识思考解决身边所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且也利于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根据问题的不同条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真正做到了"小课堂、大社会"。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初步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善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要培养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观察、思考,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及学生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学生积极对常规解法进行质疑、评价,拓宽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人民教育家陶行之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是从问题开始。"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首先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某一问题的模糊认知和错误症结发问,步步紧逼,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目的。这种提问方式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思辨和质疑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设疑置难。针对学生的疑惑之处,故设悬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甚至怀疑书上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不断创造的能力。

5.善待学生的"问", 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能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首先,肯定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提问,即使不着边际,甚至毫无价值,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赞赏,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其次,重视学生的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作出回答,即使不回答,也应作出合理的说明。再次,适时总结评价学生的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适时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好问题的质量观 ,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提出问题,并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逐步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初中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