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雅琼
摘要: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从PPT多模态演示教学发展到了基于微课的多模态外语混合式教学。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多模态外语混合式學习的微课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制作。
关键词:多模态;混合式学习;微课
一、引语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从PPT多模态演示教学发展到了基于微课的多模态外语混合式教学。有学者将微课定义为针对单个知识点、短小精悍、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这种定义明显是有问题的。[1] 首先,微课与PPT课件的主要区别是它不仅仅只是给教学提供支持的学习资源,而是包含按教学目标安排的学习内容、教学活动和学习效果评价等的具有完整教学结构的课程。其次,微课的表现形式并非只是视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用所有的多媒体形式。在这两点基础之上,微课具有点状、碎片化、小型化等特征,能满足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特点。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将学生自主的线上学习与传统的教师课堂授课方式结合,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以高校公共英语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目前的读写或听说课程慕课资源以及微视频教学资源多但不成体系,教材版本差异或学生群的英语基础和教学目标定位不一,在实际的混合式教学中直接可用的微课资源甚少,为保证教学效果,大多需要任课教师在了解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基础之上自主制作微视频课件。用于混合式教学的微视频制作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一大挑战,也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冲击,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多模态外语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
二、微课内容设计
一般而言,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流程是包含语言知识讲解和课下任务布置的微课程制作,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微课程以及课堂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和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的知识内化过程三部分组成。但是微课的内容设计还可以包括课前复习、新课导入、讲解知识、巩固练习、学习总结、知识拓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等。就《大学英语》课程而言,在设计微课内容时,首先要聚焦问题且主题突出,围绕各个主题进行学习资源的传递;其次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点的分割。根据单元课文的教学活动流程划分为话题导入微视频、文章主旨与结构分析微视频、语言知识点讲解与练习、写作训练等等。
充分发挥多模态外语学习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讲解、动画讲解和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话题导入与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充分的熟悉话题,并且留下思考题目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输出性技能水平。通过教学录像、屏幕录制和多媒体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章主旨与结构的分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训练阅读能力。微课语言知识点讲解的可反复观看性和学习者可自主控制性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所提出的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教学条件适应每位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那么学生们都可以掌握所学知识的观点。[2]
三、微课制作技术
总之,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教学录像型、屏幕录制型、多媒体讲解型、动画讲解型和视频剪辑型等等。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制作者对以下软件的熟练使用:PowerPoint 2010,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Snagit 等录屏软件, MovieMaker、会声会影、QQ 影音等视频制作软件,DV+白纸,DV+白板,录屏软件+PPT,手写板+录屏+PPT,等等。[3]用PowerVideoMaker Professional可将PPT转换为视频。屏幕录像专家是使用较广的视频录制软件,可将所有在电脑上的操作过程全部录制下来的同时录制声音讲解。拍摄教师讲解时使用DV+白纸或DV+白板简单便捷。在录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和特效等,否则将会视听不一致或音画不同步等等。为减少外语教师开发微课的技术障碍,需要开发集屏幕书写、微课录制、上传、在线预览、视频提示、视频内嵌式测验、视频标注、学习记录(云端学习数据及统计分析)、多终端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微课程一体化平台,这将成为未来微课发展的技术发展方向。
四、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其它注意事项
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教学内容和活动都旨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因此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而要注意知识的学习过程设计。其次,微课的成功诚然需要能够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应过分的追求动态化的趣味性,还应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简短,避免给学习者造成太多的记忆空间压力。最后,微课视频的录制成功需要选择个人形象较好且英语发音较好的老师,精品课程教师或教学名师等,这样保障讲解流畅、亲切而又自然。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
[3]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