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淑滨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地获取数学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 自主 教育
一、还权让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数学知识中的内在规律,学习的知识理解得深刻,记得就牢,而且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得成功感,容易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后,要求学生找出它们的规律。同学们议论纷纷,甲说:“每句口诀中都有一个因数是9,后一句口诀中的另一个因素比前一句多1,而积比前一个数多1和9。”乙说:“每句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短短几分钟,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和细致观察、思考,自主的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的内在规律,即灵活运用了知识,而且显示出了较高的创新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造机会,激励学生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由探究,自由创造。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表现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独立发展的人。
1.提供材料,留给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阶段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留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思考,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掌握数学规律,形成知识,发展能力。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出示题目: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发现有三种不同的切法,分别沿着长、宽、高切,所得的三组数据不一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的时候兴趣盎然,很快就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又如,在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以后,出示题目:取一根十六厘米长的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小组活动,借助钉子板动手操作和记录,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引导启发,留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自主探索
“发明千千万起点这一问。”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能生疑,疑能生巧,巧能促创。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乐于探索。首先,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与紧张心理,鼓励他们多动脑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其次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时空,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学在创设民主氛围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看谁最爱动脑筋,提出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经过老师的鼓励,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有的说:“如果圆不分成十六等分,还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也有的问:“把圆十六等分后,不拼成长方形,而是拼成另外的图形,能否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呢?”还有的问:“圆的面积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教师不马上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得出结论:(1)把圆平均分成不同的等份,也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而且得出平均分成了份数越多,所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该图形。(2)把圆等分后,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也可以推出圆的面积公式。(3)把半圆等分后,拼成学过的图形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渗透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和方法,能使教学更易于理解,更利于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要设计一些情境外,還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比如,有一道讨论题:“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至少有这个长方体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吗?”在解决这道题时,我注重演绎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讨论,绝大多数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长度,所以超过物品的棱长之和,但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为包装绳可能和物品的棱长总和相等,原因是可以用创新方法将绳子两头粘起来,因此不需要那么长的包装绳。这种不拘一格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教师应予以肯定和赞扬。不管哪种方法,学生都能将学到棱长总和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教学中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就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探索,去发现和创新,让学生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产生新的追求欲望,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