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中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关系研究分析

2016-10-21 10:49周燕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集体活动区域活动

周燕

摘要: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两种主要活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扬长避短。本文在分析结果取向与过程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对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喜好与倾向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阐释了在以探究、体验、发现为一体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之间动态变化与积极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 集体活动 区域活动

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两种主要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是指以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目标以及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不同的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合适的活动材料,制订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的活动。集体活动是指以某一教育目标或内容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及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等因素,在某一相对固定的单位时间内,主要以集体形式,在教师引导下组织与开展的教育活动。[1]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相对而言,集体活动具有控制性、引导性、共同性和指导的直接性等特点。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各有优缺点。区域活动可以更好地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个性化学习与探索,但有时效率比较低,容易成为一种没有目标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玩耍”。相对而言,集体活动效率比较高,有比较明确的教育目标,但对幼儿个别差异关注不够,由于受单位时间的限制,一些操作活动不容易充分展开,甚至出现“有操作无探索”的现象。[2]

处理好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扬长补短,这是“探究、体验、发现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之间不同程度的分离与对立

1.结果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倾向于集体活动,轻视甚至忽视区域活动

结果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关注与强调相对固定的结果,如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等,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过程,如科学探索等。即使有科学探索,也只是达到结果(学习与掌握科学知识)的手段与工具。只有那些有助于结果(相对共同与固定的所谓正确的)达成的探索才会受到重视,那些没有结果的探索都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也被看成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因此,结果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更倾向于集体活动,不同程度地轻视甚至忽视区域活动。因为集体活动能在有限时间内达成结果,即使需要探索,一般认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更加有效,因为幼儿只需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程序进行实验,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没有结果的探索,获得教师想要的实验结果,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过程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倾向于区域活动,不同程度地轻视集体活动

过程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更关注与强调个性化的过程,如科学探索等,至于这种过程有无(相对共同与固定的)结果,结果如何,则不被重视;强调幼儿自由与个性化探索过程本身的价值,包括探索过程中的各种摸索、尝试与没有结果的探索。因此,过程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更倾向于区域活动,因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

有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缩减了集体活动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区域活动。在一些幼儿园中可以发现,一天中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开展区域活动或户外活动,是在“探索”。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幼儿并没有探索,更确切地说是在“游荡”,即使有探索,这种探索往往也是比较肤浅的。可见,教师对于区域活动的过分重视,并没有促进教师对幼儿个别差异的更加关注,以及对幼儿探索的加强。由于缺少集体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以及教師引导的提升与激发,幼儿此时的探索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片面强调区域活动,不同程度地轻视集体活动,也不是我们应有的选择。

二、问题的根源

在结果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结果是至高无上的,过程是从属于结果的,因而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共性和统一性,而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原本的多样性、个性和不确定性。正因如此,集体活动所具有的控制性、引导性、共同性和指导的直接性等特点被结果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所青睐;与此同时,区域活动由于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而备受冷落。

相对而言,在过程取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过程是至高无上的,结果是从属于过程的,因而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丧失了原本的相对固定性、统一性和确定性。幼儿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必理会和考虑科学的规律与确定性。正因如此,自由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区域活动受到青睐,而控制性、共同性的集体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

三、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一体化的探索

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时机、种类、内容、持续时间等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源于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内在统一。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在内容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开展的时机与持续时间也必然是变化的。但是,目前许多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却是相对静态的,如每天什么时间开始集体活动,大概持续多长时间,什么时间开始区域活动,开展多长时间,等等,都是基本固定和预先规定好的。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不利于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之间的动态转化。为此,幼儿园可以尝试根据需要确定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开展的时机与持续时间。如幼儿在某一段时间内需要在区域中进行探索时,教师就可以打破每天定时开展集体活动的常规,让幼儿从事区域活动。到了一定阶段,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了想要与别人分享的发现或希望别人帮助解决的困惑时,就可以开展集体活动,而不论这一时刻按照原来的规定应该开展区域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总之,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开展的时机、持续时间、内容等应该根据需要而定,是动态变化的。

结语

综上所述,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性,但是在进行科学教育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二者的本质联系,只有将其更好的运用,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学习水平和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晴.区域活动中幼儿科学教育的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2011(08)

[2]唐彩霞.关于幼儿活动性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4)

猜你喜欢
集体活动区域活动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幼儿集体活动中的教师言语应用分析
幼儿园集体活动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当好小学班主任的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