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类型及教学干预策略

2016-10-21 16:17李小雄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李小雄

摘 要:该文研究的是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类型及教学干预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并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3种基本类型,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点有助于改善体育弱势群体的干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体育弱势群体 高职院校 类型分析 教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3(a)-0067-02

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是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中一直追求的重要理念,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亦是如此。然而,通过对近些年来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归纳,却可以发现,大量的研究都是针对正常的学生群体来开展的,针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质健康和教学干预方面的研究却非常少见,以至于忽略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使得他们的身心健康很难得到有益的改善。鉴于此,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改善他们受教育的环境,文章就针对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基本类型和教学干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1 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与类型

由于体质与健康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体育运动中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群体在体育教学中是一直存在的。近些年,为了推动关于这部分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研究,提出了诸多不同的概念,例如:“特殊体育”“体育差生”以及“体育弱势群体”等。虽然说,上述不同概念的提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这部分学生群体的概念研究提出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概念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因此,为了理清概念,首先需要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从整体上来说,目前体育教育研究领域比较认可的是体育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其指的是由于身体患有疾病,或者是因身体虚弱、肢体残疾等原因,在体育运动中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在这一概念中主要包括了三种类型的学生,以下针对这3种类型的学生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生理性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生理性体育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体型、外貌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群体以及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群体。其中体型外貌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指的是由于体型或者是外貌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关注的学生,例如:超重或者是肥胖,这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练习或者是技术动作的难度比普通的学生更高,并常常会因为怕引起他人的嘲笑,而产生消极逃避心理,从而导致一个恶性的循环;再如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指的是由于肢体的残疾或者是身体器官功能的缺损,使得自身运动能力下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在面对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活动时,常常存在自卑心理或者是自暴自弃的想法,从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更不利于自身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而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群体指的患有先天或者是后天性疾病,如:乙肝、腋臭等,使得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障碍,唯恐自己的疾病被他人发现,以至于抵触和逃避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

其次是,生活性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生活性的体育弱势群体,指的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生活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教学方式的变化,从而产生心理波动,并由此产生对体育运动排斥抵触或者是消极逃避心理的学生。生活性的体育弱势群体在刚刚入学的学生中较为常见,这部分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进行学习之后,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很多学生都无法很快地适应这种改变,面对改变不知所措,只好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并由此造成了在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中不理想的表现。

最后是,社会性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社会性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指的是由于受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在体育运动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例如: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前,都将体育当作可有可无的学科,应付了事,以至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从而使得自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运动能力也比较低,久而久之,这种积习的一個重要后果就是体育弱势群体的出现。

2 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教学干预策略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改善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教学干预策略。

首先,要注意“全面发展”理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改善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关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体育教学的全体对象来说,强调的是所有学生的发展,不能因为体育弱势群体就区别对待;二是,从教育的内容上来说,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三是,从个体的层面上来说,指的是学生个体发展各个基本要素的协调发展。在开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时,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够为体育弱势群体的改善奠定基础和前提。

其次,要注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不仅涉及到体育、教育以及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同时还涉及到了医学、康复以及特殊心理等学科领域。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关于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研究较少、时间也比较短。所以,并没有成功的、既定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和套用,以至于很多任课教师在针对体育弱势群体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沿用的仍然是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即使部分高职院校针对体育弱势群体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太极拳、太极剑等节奏较为缓慢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在开展这些项目的教学时,所采用的也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体育弱势群体的需求。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成效,就必须要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可以以契约学习理论为依据,尝试高职院校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还可以根据目标教育理论,尝试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来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等等,以实现我国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最后,要注意引导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大部分学生体质比较虚弱、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心理比较自卑,而这种自卑从根本上来说,实际上就是来源于不恰当的比较和自我否定的心理。对于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来说,他们的这种不恰当比较和自我否定心理,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只是他们一种自我的主观虚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的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就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来避免不恰当比较和自我否定现象的出现。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时,高职院校体育任课教师,一是要注意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不足的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让学生在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地、客观地自我评价,并鼓励他们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自我提升方法和途径;二是,在组织开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的体育学习情况,一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就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并鼓励他们进行再次尝试,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体育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潘跃林,时传霞.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6):84-88.

[2] 罗嘉司,孙美华.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障之考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2):58-60.

[3] 李焕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情绪状态的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1):80-84.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