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安 苗明
[摘要]近年来,由国家教育部推行的新课改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然而,在这场变革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使课堂的表面“轰轰烈烈”,最终引起了教学秩序的动荡,又回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我认为两方面值得思考。
[关键词]主导 主体
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传统教学中占据的是主宰地位。往往是教师在45分钟内滔滔不绝的讲,显示出满腹经纶的样子;学生像坐在私塾里,对教师言听计从。这样下去,学生往往是“乖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思路也就堵塞了。
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也经历了曲折,反复,认为教师说的永远是对的,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点挖掘的非常详细,生怕学生有半点疏漏。也曾经多次给学生下“死命令”,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观点:凡是我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我要求做的都必须无条件的执行。在我看来,这样执行“命令”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但是,这样就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或者是教师的天职。其结果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确实夯实了,但是,一经拔高,学生就“茫茫然,不知所以然”了。学生的状况引起了我的深思,究竟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的提高呢?
我认为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教师应该作为一个领路人,而不是一个“羊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基本框架给学生讲清楚,在框架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手不管,对小组内部的讨论,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对一些偏离轨道的答案,应在鼓励其积极性的同时,适时予以纠正。这样,教师也不会出现课后感觉很累的现象了,同时学生也在40分钟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展开的,并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形成了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同时,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依然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碰到检查时搞的轰轰烈烈,检查结束后,客走茶凉,又回归自然。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有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力不从心。而且,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应该“绝对服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得不到重视。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度过的。在这种课堂环境下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能力呢?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把课堂作为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在教师设置的基本框架内,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学生也可以适当的超越一些范围。小组内部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充分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更应鼓励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适当的时候,对某些问题,教师更应该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探讨。在不违背主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比较欠缺,分析时也比较单纯。他们在讨论时往往争的面红耳赤,对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但是,教师绝对不能当一个旁观者,而是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个宏观概念。这样,课堂气氛活躍了,学生在争论中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拓宽了知识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鼓励学生探讨时,应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身的潜能发挥出來。这样的40分钟,对他们来说,既快乐又充实;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不会感觉到累了。这样,教师与学生就达到了“教”与“学”的双赢。
总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合理利用,既夯实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教师放手不管;而是由学生来“解放”自己,却不是学生放纵自己。同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果实,迎接更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