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应,杨瑞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武汉430071)
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重症肺炎效果观察
张世应,杨瑞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武汉430071)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在吸氧、镇静、化痰止咳、解痉、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头孢噻肟钠3.0 g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钠3.0 g静脉滴注联合酚妥拉明10 mg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7 d。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CT、IL-6水平,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CD3+、CD4+及CD8+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91.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静脉血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均升高,CD8+T细胞亚群水平均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平均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能够明显提高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可能与其降低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头孢噻肟钠;酚妥拉明;重症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免疫功能
重症肺炎是由于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发生于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严重炎症,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1]。重症肺炎的治疗多采用抗感染、免疫调节、营养支持及辅助治疗手段等,其中抗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但由于重症肺炎病情复杂、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等,导致单独使用某种抗菌药物的疗效并不满意。酚妥拉明为α1、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能够舒张血管,可改善肺部组织微循环,提高换气功能。研究发现,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4]。但目前关于抗菌药物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重症肺炎的研究较少。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们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1.1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在我院确诊为重症肺炎的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18~59岁。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3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18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30例,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18例;伴呼吸衰竭26例,心力衰竭6例,肺性脑病2例;首次治疗12例,非首次治疗36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重症肺炎的诊断符合2007年美国感染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5],均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纳入标准: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尿量<400 mL/d或血清肌酐>177 μmol/L;呼吸频率≥30次/min;入院48 h内,胸部X线片示病变范围扩大>50%,或累及双肺或多肺叶;收缩压<12 kPa,舒张压<8 kPa;氧合指数<250。排除标准: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功能下降或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药物过敏。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因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镇静、维持酸碱平衡化痰止咳、解痉、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头孢噻肟钠3.0 g静脉滴注,1次/8 h。观察组除应用头孢噻肟钠3.0 g静脉滴注外,给予甲磺酸酚妥拉明10 mg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治疗7 d。
1.3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听诊罗音消失,胸部X线片炎症表现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肺部听诊罗音减少,胸部X线片炎症范围减少;无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胸部X线片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以显效+有效计总有效率。
1.4血清PCT、IL-6、CRP水平检测治疗前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CT、IL-6水平,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
1.5免疫功能评价治疗前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采用贝克曼库尔特Gallios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CD3+、CD4+及CD8+T细胞亚群水平,评价免疫功能。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17%(19/24),观察组分别为16、6、2例及91.67%(22/2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IL-6、CRP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PCT、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3两组治疗前后静脉血CD3+、CD4+及CD8+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静脉血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均升高,CD8+T细胞亚群比例均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均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IL-6、CRP及各T细胞亚群比例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人口老龄化及抗菌药物的滥用,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增加。重症肺炎好发于免疫功能较低的小儿及老年人,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6]。重症肺炎容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微循环障碍、休克等其他系统疾病,病死率达50%~7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3]。临床采用单纯的抗感染、抗菌、化痰、平喘等治疗很难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应结合患者的全身状态,给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等综合治疗。
研究发现,革兰阴性菌是ICU病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7],对于重症肺炎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一定指导作用。头孢噻肟钠是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于革兰阴性菌的杀灭作用更强。临床研究发现,头孢噻肟钠治疗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8]。酚妥拉明为α1、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可改善肺部组织及心脏的微循环,不仅能够提高换气功能,还能够降低心脏负荷,改善重症肺炎引起的心脏功能衰竭,控制病情发展。研究显示,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对于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PCT是降钙素的前肽物质,属于无激素活性的功能蛋白,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分泌。当体内发生感染时,炎症反应可产生大量的内毒素,特异性地刺激黏附分子分泌PCT,使得血清PCT水平升高。研究发现,重症肺炎有全身表现的严重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增高,提示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评价重症肺炎感染程度的指标[10]。CRP是由肝脏受到感染等刺激后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够敏感地反映炎症反应程度,其血清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感染程度较重时,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而当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时,血清CRP水平随之显著降低。研究发现,CRP 可作为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炎症严重程度的指标[11]。IL-6是由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促进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释放、激活补体系统、加重炎症反应及内皮损伤的作用。正常机体内IL-6表达较少,而发生感染时,其表达水平升高。研究表明,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患者,提示血清IL-6水平与肺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2]。
头孢噻肟钠为广谱抗菌素,能强效杀灭病原菌,减轻细菌感染程度,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PCT、IL-6、CRP水平;酚妥拉明能够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α-受体,可以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的释放[13],从而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释放。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较单用头孢噻肟钠能够进一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从而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重症肺炎患者的感染程度,抑制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酚妥拉明对头孢噻肟钠的抗炎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重症肺炎好发于幼儿及老年人,其发生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T淋巴细胞是反映免疫功能最直接的指标,主要包括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的亚群。CD3+属于成熟的T淋巴细胞,常用于直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CD4+为辅助性T细胞或诱导性T细胞,具有调节、促进免疫反应的功能;而CD8+与前两者相反,为抑制性T细胞,其比例升高能够导致免疫缺陷。研究显示,重症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紊乱重于普通患儿,免疫功能指标与预后有关[14]。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均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表明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与酚妥拉明拮抗α1、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减轻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能够明显提高对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1] 高颖,范玉强.重症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5):78-80.
[2] 高鹏,熊旭东.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诊治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2):113-116.
[3] 郁利雅.16例重症肺炎护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5,9(7):189-190.
[4] 王翠洁,马小安,王静,等.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441-1444.
[5] 佘丹阳.国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2):63-66.
[6] 黄延秋.重症肺炎治疗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2(15):230-230.
[7] 孙彩娟,左昔清,凌莉萍,等.ICU患者痰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9):81-83.
[8] 崔小勇.头孢噻肟钠治疗感染性肺炎4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4,39(27):108-109.
[9] 俞蓉.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39-1040.
[10] 李娟娟.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3.
[11] 陈炎堂,赵英萍,杜云波,等.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5):4336-4340.
[12] 郭昆鹏,刘伊男,李科,等.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40(32):420-421.
[13] 吴斌.酚妥拉明佐治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24):93-93.
[14] 郑年宽,王凯锋,曾仲麟,等.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4):487-490.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0.029
R563.1
B
1002-266X(2016)30-0084-03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