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等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入学考试制度研究

2016-10-19 06:25段肖阳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申请者入学马来西亚

段肖阳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马来西亚中等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入学考试制度研究

段肖阳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马来西亚作为多民族国家,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方面的探索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其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从配额制到精英制的改革,力促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学生在马来西亚获得高等教育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且录取标准灵活。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选择机制实行资格证书制,但过于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对该国的教育和经济等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考试制度;配额制;中高衔接;高等教育;精英制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马来西亚将教育作为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团结、个人发展的一种工具,大力发展该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如何处理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公平与卓越等问题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不仅对教育且对整个社会都有重要影响,故各国都很重视高校入学考试的改革。谁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以及使用何种语言在马来西亚仍然属于政治问题[1],故马来西亚在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上做出了较多的努力。

一、国家招生政策沿革

据2013年的马来西亚人口统计资料显示,马来西亚人口按照民族进行划分:马来人占50.4%、华人占23.7%、土著人占11.0%、印度人占7.1%、其他种族占7.8%[2]。马来西亚人口呈现出多人种的、多文化的、多宗教的和多语言的特征[3]。如今,马来西亚有20所公立大学和近500所私立大学、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公立大学(除顶尖大学外)的入学政策由马来西亚学生入学管理部下的高等教育司(Babagian pengurusan kemasukan pelajar,简称BPKP)统一制定。由于马来西亚私立大学拥有各自的标准、入学程序及选择机制,故本文重点研究公立大学的招生选择机制,以说明马来西亚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是如何衔接的。

(一)配额制(Ethnic quotas)

马来西亚在1957年独立后,大力发展锡矿业和橡胶业,这些工人多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第一代及第二代移民,且新兴的商业部门也逐渐被华人垄断,大学中的学生也多是华人和印度人。为确保马来人平等的经济地位,社区联合委员会发起了一场运动,致使联邦宪法第153条(1957年)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国王有责任维护马来人和沙巴、沙捞越地区当地人的特殊地位以及其他地区的合法利益[4]。这种有利于土著居民的“积极歧视”政策在1969年“5·13族群冲突事件”后得到了更多的重视[5]。为彰显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及确保马来人拥有更广泛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宪法第153条规定,种族配额制度被确认为公立大学选择学生的基本制度,国家政策按照种族配额制度为马来人与其他种族在高等教育机构中设定的比例为55∶45[6]。

然而,宪法中规定的55∶45这一简单的配额比受到了很多质疑及反对,认为这一比例并未对全局进行通盘考虑。例如,玛拉工艺大学法学院教授赛沙林法鲁(Shad Saleem Faruqi)对宪法第153条的规定提出了两个问题[7]:一是在种族划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比例分配?二是配额比是否适用于特定的专业或某所大学或所有大学?另外,配额制虽然使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马来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促进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性,但是随着教育扩张和中等教育普及,更多合格的非土著学生被拒于公立大学校门外,很多优秀学生开始向国外流失,造成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反对者认为,未基于需要和教育目的而制定的配额政策,导致马来西亚教育效率低下,社会公平和效率失衡。

(二)精英制(Meritocracy system)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于2001年建议废除大学入学的配额制[8],实行完全依据学生学术能力的选拔机制——精英制。他认为马来人要准备应对挑战,不能再自满于政府给予的保护中。但这一制度引起了很多不满,尤其是引起了马来人的不满。依据该政策,凡是优秀的学生,不论其种族、宗教和经济水平都将有资格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教育部规定,精英制招生政策中学生的能力评估包含两部分:90%的学术能力和10%的课程辅助活动能力。

大学根据各自的需要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面试,或者根据专业需要进行性格测试或身体测试。例如,马来西亚用Malaysian Educators Selection Inventory(MEdSI)测试识别有能力成为教师的人,而且在申请师范生时首先要参加心理测试。马来西亚科学大学(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是一所拥有自主选择学生权的顶尖大学,该大学使用Malaysian University Selection Yearly Inventory(MUnSYI)对学生进行测试,以确保学生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和潜能与其选择的专业匹配。为实现马来西亚在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根据专业需要,国家确定的长期的文理科分配比为4∶6。但由于纯理科课程教育的严格性,申请接受理科教育的学生数量急剧减少,高等教育机构在预先设定的文理科分配比例方面面临生源问题。

(三)精英制的改革

虽然精英制如今仍在使用,但政府意识到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其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在接受教育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所以为体现社会公平而增加了一些新政策。2013年初,政府规定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分配100个录取名额给底层人民,尽管这些学生不符合入学的标准。这些弱势群体学生来自月收入不足1 000马元的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或残障家庭。这100个名额并不包括那些来自社会底层但满足精英制录取条件、通过正常程序录取的学生。但一些竞争性较强的专业如医学、药学及工程学等专业远不能满足优秀学生的需求,所以照顾弱势群体学生的100个名额只能分配到竞争性不太强的专业。

马来西亚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残障学生和荒废学业的运动员制定了多项提供平等教育机会的政策。国家通过扩大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数量(尤其是大量建立私立大学,2012年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就已超过500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国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那些学业合格的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少数高等教育机构接收身体残疾或能力低下的学生,并为这些学生提供可能需要的设施。也有一些高等教育机构为那些长时间代表国家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以至于荒废学业的运动员提供学习机会,但这些学生必须满足最低入学资格要求。

二、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途径

学生在进入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机构之前需要学习大学预科课程,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中学5年级的学习即第11年学校教育后自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只有“马来西亚教育文凭”(Malays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简称SPM)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学习“马来西亚入学录取课程”。马来西亚入学录取课程持续的时间为1~2年,学生能否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取决于其在选择的核心课程中的表现,以及其在辅助课程活动中的表现。其他通过文凭考试的学生也可能会选择完成中学6年级上、下两学期约1~2年的中等教育,考取马来西亚高等学校证书(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 of Malaysia,简称STPM),它相当于英国GCE的A级。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获得马来西亚高等学校宗教证书(Malaysian High School Religious Certificate,简称STAM),以此获得入学机会。

另一种途径是通过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理工学院或大学完成3年文凭课程。其他途径包括学习基础课程和剑桥高级程度考试证书课程(Cambridge GCE Advanced-level,简称A-level)、南澳大利亚大学入学课程(South Australian Matriculation,简称SAM)和美国的学位课程(American Degree Programs,简称ADP)。学生在完成大学预科课程并获得相应证书后还需符合大学的录取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才能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一)入学的录取标准

公立大学的录取标准是根据教育部会议的研究决定制定的,它确保公立大学的录取标准与国家需求和政府规定的平等原则相一致。经济计划署(EPU)负责提供招生数量预测。在设定大学录取标准之前要考虑来自于政府机构、学校、专业机构、当地社团和相关行业的意见。如行业协会建议录取标准中应包含对英语的掌握,他们认为精通英语是从事制造业和商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学生能否进入大学取决于他们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考试中的表现。考试由STPM、STAM、SPM和马来西亚大学入学考试(Certificate from Malaysian Matriculation Colleges)组成。公立大学或私立大学提供的基础课程资格证书和国内外教育机构提供的大学文凭证书均可作为学生的学术能力证明。此外,技能证书或职业证书也可用于获得文凭课程。

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入学标准和选择机制几乎是相同的,不同的机构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别。公立大学的录取标准包括两部分,即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一般要求:学生必须在全国入学或文凭考试中获得不低于累积平均绩点(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简称CGPA)2.0的成绩;马来西亚大学英语考试(Malaysian University English Test,简称MUET)成绩至少达到1级;英语和马来语的水平在SPM水平以上。对于一些私立大学来说,马来语不是必然的要求,英语掌握程度也可基于其在托福或雅思考试中的成绩。但现在由于申请者的资质大为提高,大学入学的CPGA成绩绩点实际上明显大于2.0。具体要求的能力标准是基于大学学科和专业而制定的。对于不同的院系和专业来说其要求是特定的,并且由院系自身决定。这些具体要求随时间的推移和申请该专业的学生质量而发生改变。院系可能会对某些竞争性强的专业设定较高的要求,如工程、医学、制药、动物科学等专业。即使在同一学科,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基于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大学要求学生至少要通过两个学科的课程学习。如工程专业,数学和物理是必修的,然而在医学专业,获得生物和化学的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院系的学术委员会通过专业的总体需求决定其具体要求。对于一些大学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申请人必须接受面试,以确定申请者不仅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身体健康,且具有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特质。

招生的具体要求及面试要求通过宣传册、网站、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宣讲会公布于众。大学的具体要求也会提供给BPKP,由该机构将这些信息添加至入学管理系统(E-MAS),以方便学生在准备入学申请时查看。大学入学竞争相当激烈,尤其是公立的和著名的私立高等院校,其具体要求会更严格。只有成绩突出的学生才有机会选择竞争激烈的专业,如医学、制药学、牙科学、工程学、法学和教育学。私立大学的入学要求稍低,故那些无法获得公立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会向私立大学提交入学申请。除了要求90%的学术能力外,教育部也要求学生要在10%的课程辅助活动(非认知评估)中达到优秀。90∶10的权重比例方案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减少了考试成绩的权重。即在学生的学术能力相当时,优先考虑在课程辅助活动中获得更高成绩的学生。

对于一般要求,中央部门的BPKP并未做出任何大幅修正。另一方面,院系的具体要求每年在送往BPKP之前会进行重新修正。学生根据大学的具体要求来决定他们选择的大学和专业。除了学术能力作为入学要求外,一些公立大学也承认基于经历的学习获得的APEL认证。大学也录取年纪大的申请者甚至老年人作为本科学生。公立大学中竞争激烈的专业不允许录取外国学生,因为名额有限且本科专业基本上由政府补贴,只有10%的有限专业是非竞争性专业,不限制外国学生入学。同时,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则不限制外国学生入学。另一方面,私立大学无论课程或专业均不限制外国学生入学。

(二)入学的选择机制

大学的招生工作由教育部通过BPKP进行,其招生依据是申请者的学业成绩。自2002年以来,精英制取代了种族配额制,教育家关于精英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政治家及非政府组织人员认为精英制缺乏透明度。精英制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路径,其选择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问题必须要优先考虑。为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马来西亚允许每个申请者填报8个志愿,以确保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如其所愿。如果学生第一志愿为竞争非常激烈的特别专业,那么他有可能无法被第一志愿录取,此时他的第二志愿将会被考虑。因此,每个申请者必须选择竞争强度与其成绩相匹配的专业。强调录取成绩的精英制充满了竞争。

通过BPKP进入公立大学的录取选择机制为:(1)在教育部公布考试结果后申请者即可在线填报志愿。志愿填报信息工作完成之后,学生选拔委员会(Student Selection Committee)将举行第一次会议。(2)第二次学生选拔委员会会议(Student Selection Committee)将会审核那些在前期预选阶段没有成功的学生。(3)第二次学生选拔委员会召开会议后,新的学生录取名单将提供给每所大学,这些大学负责将名单呈交给大学参议院(University for Consideration)审议。成功申请者的名单将会在正式录取通知书发放之前进行在线公布,学生有两周时间给大学回复是否接受录取。

第一次学生选拔委员会会议由BPKP主任主持,与会人员都是公立大学的代表。初选名单由计算机系统根据输入的各个专业的一般和具体的要求自动生成,直观地体现了“大学选择”的概念。第二次学生选拔委员会会议将审核那些在前期预选阶段没有成功的学生。这实际上是一个调剂会议,它将给所有可能合格的学生第二次机会。这些学生将会被给予校内其他专业调剂的机会。预选阶段失败的申请者在这个阶段会成功,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是欠缺学术能力,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不适合的大学或专业。会议期间每所大学都必须确定他们可以提供的入学名额,学生也可以直接向BPKP申诉,以获得被“第二次调剂”的机会。

大多数公立大学对由BPKP主持的选择机制比较满意。在选择过程中大学并不知道申请者的身份,其选择完全依据学生成绩,不存在种族偏见。这是一个公平的选择过程。选择机制还确保所有合格的申请者将被分配到所有公立大学,以确保每一个专业都有足够的生源。选择机制也协助新大学获得生源以求得发展。选择机制不歧视残障或弱势地位的学生。当大学录取了身体残疾的学生时,大学有责任为其提供相应的设施。教育部还鼓励大学应对那些占社会人口40%的底层群体,尤其是对那些弱势群体予以优先考虑。教育部要求大学必须提供100个名额给低收入群体。大学通过申请表格上的家庭收入状况及之前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来认定低收入群体的学生身份。基于成绩的自动选择完成后,另外100个名额的选择是人工手动完成的。教育部还鼓励大学为土著人(Orang Asli)及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建立特定渠道。

这种选择机制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成绩好的学生可能选择了不适合的或者与自己实力不相当的专业,以致最终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录取名额。未被任何大学录取的学生可以向BPKP部门或者直接向大学进行申诉,大学的招生机构将学生申诉转递给院系,然后由院系根据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判断其是否适合该专业的要求。院系得到副校长批准之后即可发出录取通知书。公立大学应在新生注册后将其新生录取情况上报至BPKP。这一录取结果供申诉会议(Appeal Meeting)分析可为申诉学生提供多少入学名额。一般约20%的申诉学生可以被大学重新考虑。BPKP会处理和考虑所有申诉者的申请,所有成功的申诉将会被传送给各自的大学,这些大学将会为学生发放录取通知。

三、选择机制的影响

马来西亚教育证书(SPM)作为中学毕业证书具有多重功能,如获得毕业资格、大学入学资格、就业资格[9]。马来西亚教育证书在决定学生选择未来的高等教育时起着关键性作用。虽然选择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种族之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但是精英制的选择方式过分依赖学业成绩和考试成绩,也使教育、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受到影响。

(一)选择机制促进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选择机制在教育中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扩张和公平性,尤其是在公立高等教育的入学公平方面。政府意识到选择机制过分重视学业成绩和考试成绩,故在政策和制度上进行相应的改善。如要求公立大学给占人口比40%底层的家庭学生分配100个名额进入非竞争性专业,给残疾人、土著人、运动员、大龄学生及艺术爱好者以不同的途径保障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对残疾人、土著人、运动员等特殊群体给予多样化的选择途径和较低的入学要求,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向大学进行申请。2008年,即在教育部要求给底层学生分配100个名额之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就通过加速卓越计划(Accelerated Programme for Excellence,APEX)项目,鼓励大学和院系从弱势群体中录取学生,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土著学生。

为促进机会均等和减少考试成绩的权重,对于公立大学的全国性选择机制至少引入了3种主要包含非认知能力评估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10%的课外活动比、面试及资质测试。尽管这些计划旨在完善选择机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课程辅助活动作为选择机制的一部分已有10多年的时间,但90∶10的权重比例方案从2007年才开始实施[10]。此前,课程辅助活动只是当两个学生学业成绩相同时进行选择的参考项。其次,在竞争激烈的医学、制药和工程专业,面试也成为选择过程中的参考部分。通过面试来考察申请者是否适合当医生,考察其在表达和交流过程中的非认知能力也许是恰当的,但作为选择机制的一部分,该类面试的主观性很强。再次,有选择学生自主权的顶尖大学的目标是择优录取,故进行相应的资质测试,这为申请者增加了很多成本和额外的费用。

但不管怎样,马来西亚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且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根据2013年不同种族间录取情况显示,马来人的成功录取率为61%,华人的成功录取率为66%,而印度人的成功录取率为51%(见表1)。表1表明,不同种族的大学生进入公立大学的成功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同样,土著人、残疾人及运动员进入公立大学的成功率也较高(见表2)。但这并不能表明土著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入学不公平问题不存在了,因为入学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这些特殊群体在每一个专业的录取中都是被平等对待的。

表1 2013年成功申请者的种族分布情况

表2 2013年成功申请者在不同弱势群体间的分布情况

(二)选择机制刺激了影子教育

高等教育的精英式选择机制以学生能力为选拔学生的标准无可厚非,然而这种过分重视学生认知能力即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非认知能力考查的片面要求,也导致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录取学生时只强调SPM和STPM的考试结果。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专业,入学要求STPM不是C级的2.0而是A级的4.0。此外,大多数由政府或企业资助学生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著名奖学金,也都要求学生获得一个几乎完美的SPM成绩。SPM这种分科考试对中等教育学生进行了分流。如果学生希望进入大学并取得奖学金,则必须在SPM和STPM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种片面强调学生考试成绩的选拔制度,刺激了对中等教育以及社会经济有影响的应试教育,即影子教育。中学生为取得较好的SPM考试成绩,大都参加额外的辅导即接受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史蒂文森(Stevenson)和贝克(Baker)将影子教育定义为“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在正规学校以外发生的一系列教育活动[11]。”

目前,马来西亚有两种独特形式的影子教育,即校内辅导和校外辅导。校内辅导指的是在学校中由教师额外组织的补习活动。这种补习占用课余时间,在下午或者晚上给学生进行补习,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在大多数情况下,校内辅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行动和努力。相反,校外辅导是指由私人组织的补习活动。这些辅导可以以一对一形式或以小班的形式在私人辅导中心进行,学生需要支付费用。对马来西亚6所学校中641名准备参加SPM考试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12],641名学生中有71%和58%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形式的校内辅导和校外辅导,近40%的学生既参加校内辅导也参加校外辅导。在那些不参加校内辅导的学生中,有63%的人参加校外辅导。然而在641人中只有70名学生不参加任何辅导。这进一步表明影子教育在学生备考SPM考试的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

这一调查也发现,641名学生平均每周参加校内辅导和校外辅导花费的时间分别为6.5小时和6小时。不同学生每周花费在辅导上的时间差别较大,有些学生每周在校内辅导和校外辅导的时间甚至超过了20小时。校外辅导需要一定的费用,学生或家长必须承担这一成本。这一成本的高低意味着影子教育的经济价值。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每月平均的费用为181.43MYR(马元的单位林吉特,MYR,1林吉特≈1.6人民币)。学生每月的影子教育支出从最低5.00MYR到最高1 100.00MYR不等。学生在准备SPM考试时在影子教育上的花费程度,反映了其追求高等教育的渴望程度。参加辅导的学生通常期望进入大学,且认为辅导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而那些未打算进入大学的学生则认为参加辅导对他们并没有太大帮助,且他们也不愿意参加辅导。

四、结论及建议

马来西亚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民主化使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显著增加,由于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速度,因此进入高等教育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进一步强调了选择机制的重要性。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各种招生政策,揭示了选择机制发挥着政策工具的作用,特别是在公立大学表现得尤为明显。种族配额制及文理科学生比例,精英制及其新举措,如单独给予残疾人、土著人和低收入群体以配额,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了选择机制在马来西亚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选择机制也给马来西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影响中等教育,以及通过影响在影子教育中投入的经济成本和资源从而对社会造成影响。另外,通过分析选择机制和探究录取标准及流程,也为我们揭示了信息在指导和帮助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时的重要性。因此,了解选择机制及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录取标准,不仅有助于梳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理解马来西亚其他层次的教育。

但马来西亚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首先,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采取额外的措施保证了种族之间的和谐。马来西亚的配额制和精英制在实施的过程中虽然遭遇了很多波折,但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充分考虑公众诉求、保持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的政策,促进了民族公平。其次,录取标准必须更加透明。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格条件选择专业时,宣传手册中的最低标准为他们提供的只是粗略的指导。因此,教育部和高校必须提供更详尽的信息,如提供根据往年录取分数预估的分数线。录取要求的信息缺乏,可能导致一些学生不被录取。因此,必须给予学生更好的专业指导,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再者,为提高选择机制的质量,高等教育机构应为每个专业的潜在申请者提供更多样的评估方式,评估学生的认知及非认知能力。

[1]菲利普·G·阿特巴赫,马越彻.亚洲的大学:历史与未来[M].邓红风,等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55.

[2]WIKIMEDIA.Malaysia[EB/OL].(2015-12-19)[2015-12-22].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aysia.

[3]波斯尔斯韦特.各国(地区)教育制度(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8.

[4]WIKISOURCE.Constitution of Malaysia[OL].(2015-10-06)[2015-12-22].https://en.wikisource.org/wiki/Constitution _of_Malaysia.

[5]SPAULDING S,HUSSAIN B.Reverse educational discrimination in Malaysian education[J].Prospects,1989(1):105-116.

[6]NORAN F Y,AHMAD M A.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laysia:a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EB/OL].(1999-12-06)[2015-12-22].http://mahdzan.com.

[7]SHAD S F.Federal constitution and the social contract[EB/OL].[2015-12-22].http://www.doc88.com/p-287362985214.html.

[8]DAVID C.Ethnic-quota debate flares up in Malaysia[J].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1(37):46.

[9]张蓉.比较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2.

[10]The star online,Archives.Activities to count in varsity entrance[EB/OL].(2006-04-06)[2015-12-22].http://www.thestar.com.my/story/?file=%2f2006%2f4%2f16%2fnation%2f13975706&sec=nation.

[11]STEVENSON D L,BAKER D P.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2(06):1639-1657.

[12]CLIVE W.The transition from secondary education to higher education:case studies from Asia and the Pacific[M].Bangkok:UNESCO bangkok,2015:101-103.

(责任编辑 吴朝平)

Research of Entrance Exam System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Secondary Education to High Education in Malaysia

DUAN Xiaoyang

(School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62,China)

As a multiethnic country,the exploration of pursuing the equality for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in Malaysia is worth for other countries to learn and borrow from their experiences.The reform of its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 system from ethnic quota system to the meritocracy system attempts to achieve the e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There are a variety of access for students to ga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flexible admission criteria.The selection mechanism in Malaysia is mainly based on the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However,overwhelming emphasis on students’examination performance also leads to som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education,economy,etc.

Malaysia;entrance exam system;ethnic quota system;the transition from secondary education to high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meritocracy system

G649.3/.7

A

1673-8012(2016)05-0115-07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5.017

2015-08-07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变革与机制创新研究”(2015N009)

段肖阳(1990—),女,河南清丰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比较教育研究。

引用格式:段肖阳.马来西亚中等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入学考试制度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6,4(5):115-121.

format:DUAN Xiaoyang.Research of entrance exam system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secondary education to high education in malaysia[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5):115-121.

猜你喜欢
申请者入学马来西亚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有你在可真好呀
赴美签证申请者或需提交社交媒体个人信息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ciatic nerve through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secretion
入学面试
德国接纳难民人数逾欧盟总接纳量的一半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入学第一天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