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历史演变与当代转型
——基于1978年以来的政策文本分析

2016-10-19 06:25李志峰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流动学术

江 俐,李志峰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3;2.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高教管理

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历史演变与当代转型
——基于1978年以来的政策文本分析

江 俐1,李志峰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3;2.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经历了肇始、初步建立以及不断发展3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其政策价值取向的变迁路径来看,呈现出由“国家本位”转向“学术本位”、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从“计划性”走向“市场化”的基本特征。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历史变迁逻辑主要表现为:流动理念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引导”,流动机制从“计划调配”发展为“双向选择”,流动意愿从“被流动”转变为“要流动”,总体呈现出从带有强制性的政府主导型高校教师流动政策,逐渐演变为以“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创新需要以“学术人”为立足点,以“有序自由流动”为目标选择,遵循人才流动规律以及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

高校教师;教师流动;文本分析;政策变迁

一、研究缘起

高校教师流动是学术系统中最重要的社会行动,是社会流动在高校学术系统中的反映,体现出社会流动的诸多特点。高校教师流动直接关涉学术社会最基本、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学术系统变迁的焦点,其政策演变也必然成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领域和急需研究的课题。

1978年以来,我国有关高校教师流动的研究最早源于1985年,宋杰夫分析当时高校教师流动现状,提出通过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来促进高校教师合理流动[1]。随后学者们相继通过对不同阶段高校教师流动现状的反思,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5]。也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开展高校教师流动相关政策分析,如刘波等将3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划分为初步恢复、体系确立与完善发展3个主要阶段,并回顾了各阶段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等[6]。郑代良则将人才流动政策作为高层次人才政策的一个部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拨乱反正和摸索期、体系初建和发展期、战略转型和完善期以及自主创新和成熟期[7]。李丽莉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研究,总结出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经历了由限制流动向鼓励流动最后变为自主流动的特点[8]。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特别是在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尚未成体系的前提下,未能从历史发展角度上阐释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建立的动因和逻辑。再者,国内涉及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文献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属于定性分析,而采用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文本分析的研究成果很少。因此,本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与政策文本分析法,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历史发展入手,分析不同时期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厘清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发展的历史脉络;再进一步采取词频分析法,对涉及高校教师流动的具体政策条目进行编码,对高校教师流动的政策文本进行信息提取,统计分析政策文本中涉及“流动”的词语词频情况,探析政府对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价值选择,揭示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历史变迁逻辑,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选择以及调整的基本策略。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历史发展

1978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总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分别为1978—1984年的肇始阶段,1985—1998年的初步建立阶段以及1999至今的不断发展阶段(见表1)。

表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发展历程

(一)政府主导时期:政策之肇始(1978—1984)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高校教师也被冠以“国家干部”身份,实行由国家统分统配的终身任用制度,通过计划录用、行政命令和调配的形式任命和管理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调整不合理的科技队伍的分布和结构,解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发展行业及地区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国家陆续制定实施了有关科技人才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如1982年3月发布的《聘请科学技术人员兼职的暂行办法》《实行科学技术人员交流的暂行办法》,1983年7月启动的《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这些政策多以满足国家现实发展需要为目标,在保留高校教师编制的基础上,以计划调配为主的方式,对高校教师流动进行政府指令性指导。这一阶段的高校教师流动特点是“被动流动”,高校也没有自主的人事权力,更谈不上教师和用人单位之间本着自愿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了。

(二)“政府主导+市场初涉”时期:政策之初建(1985—1998)

1984年,国家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的改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拉开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高校的自主权开始扩大。1986年《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的颁布,科技人才流动政策不断发展。随后,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6年《人才市场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的颁布,进一步推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校与市场开始对接,高校教师获得了相对的自主择业权,人才市场逐渐形成,市场手段变成了促进人力资源调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有效抓手。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因为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而更具活力,人力资源的使用和劳动力重新择业的环境更加良好。一部分高校教师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开始向收入较高的企业、经济领域流动,即通常所说的“下海”,而另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教师也开始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流动。自1987年起,高校教师开始较多地向企业、经济领域流动,高校教师流动日益活跃,尤其是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由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教师流动也由“被动流动”转为“主动流动”。

(三)“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时期:政策之发展(1999至今)

1999年9月,教育部第一次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专门性文件《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随后又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2000年7月)、《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2007年5月),2014年4月又颁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而改变了我国“计划的、被动的、单向的”政府调配人才资源旳方式,逐步形成了“合理的、主动的、双向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方式,教师与高校之间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平等的双向选择关系,高校教师的流动不再是被动式的,而逐渐转变为自主、自由的流动。

与此同时,一系列高层次人才政策相继出台,如《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长江学者成就奖”实施办法》《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以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打破了原有常规,为高校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正常流动创造了条件。再加上《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以及《全国性人才交流会审批办法》等配套政策的出台,人才流动政策和人才市场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流动服务体系逐步建立,高校教师的流动日益活跃,市场机制的优势凸显。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内容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本文采取词频分析法对涉及高校教师流动的具体政策条目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由于对事物的价值分析涉及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判断,因此,对高校教师流动政策进行价值分析就是要通过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内容以及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过程,分析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主体,包括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9]。为此,我们通过筛选,发现这些政策文本中共有39项政策条目直接涉及高校教师流动,依据流动对象、流动原则、流动目的、流动方向和流动手段进行分类编码,展开进一步的分析(见表2)。

表2 变量与指标说明

(一)从词频看政策作用的演变

政策作用可以通过政策文本中具体条目的动词搭配来表达。我们通过词频统计分析发现,在涉及高校教师流动的政策条目中,与“流动”搭配最多的动词词频排名前3的依次为“促进”“鼓励”和“引导”。其中“促进”出现的频次最高,达到19次;其次是“鼓励”和“引导”,分别为9次和8次。“探索”“形成”和“支持”是频次相对较高的搭配动词,这些与“流动”直接搭配的高频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对于高校教师流动总体上所持的态度。进一步结合政策发布的时间来分析,可以发现政府在高校教师流动方面的态度经历了“1983年有计划有步骤的促进—1986年促进和鼓励—1992年的适应与实行—1992年的允许—1999年的探索—2000年的支持—2002年的引导—2004年的保证—2012年的推动—2014年的制定—2015年的加快推进—2016年的建立健全”的发展轨迹。从总体上看,政策制定主体对于高校教师流动持支持态度,并且希望通过逐步建立高校教师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如图1)。

图1 高校教师流动相关政策条目中的政策作用高频词

(二)从核心词频看政策目标的演变状况

政策目标可以通过政策条目中与流动搭配的名词或形容词来反映。经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人才流动”在涉及高校教师流动的政策条目中频次最高,多达37次,其次为“合理流动”(6次)、“人员流动”(5次),其他次数较少。通过统计词频,涉及高校教师流动的政策条目,共提出了“合理流动”“出入有序的流动层”“必要的人才流动”“相对流动”“梯次流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有序的人才流动”“高起点高流动”“顺畅有序流动”“有序自由流动”10种流动要求。结合时间维度分析,发现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目标经历了“1986年的合理流动—1992年的必要的人才流动和相对流动—1996年的高起点高流动—1999年的出入有序流动—2000年的梯次流动—2001年的合理有序流动—2011年的顺畅有序流动—2016年的有序自由流动”的发展过程(如图2)。

图2 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条目中的政策目标高频词

(三)流动方向的演变状况

流动方向是指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条目中对流动方向的明确规定,如高校教师从某一地区流向另一地区。我们对涉及高校教师流动的政策条目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中流动方向的规定也发生了变化。1983年颁布的《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包括学术从业者在内的科技人员的流动方向。研究发现,不同时期高校教师流动的方向由于政策倾斜而有所侧重(如图3)。高校教师流动方向从以前的鼓励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流动,逐渐发展到鼓励向高等教育系统外流动,特别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交流,还更加注重国际化的高校教师流动。

图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流动方向演变情况

(四)流动目的的演变状况

图4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流动目的演变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析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之流动目的的演变情况,我们对涉及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具体条目进行对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人才流动规范性文件《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是为了解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发展行业及地区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所以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这成了制定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主要原则。随后1986年颁发的《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则是为了进一步解决科技人员难以流动,积压、浪费和使用不当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主要为调整人才结构和布局的政策目标,几乎贯穿了整个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始终。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发展,其目标也在发生转变,从以前的完全以国家的需要为目的的高校教师流动,逐渐演变为科学调整人才结构、有效配置高校教师资源、提高教师能力为主的高校教师流动(如图4)。

(五)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价值变迁的特点

1.由国家本位走向学术本位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我们看到该项政策经历了从国家本位逐渐过渡到学术本位的变迁过程。其中,国家本位是指高校教师流动作为一种国家需要被引导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而学术本位则是在充分认识学术职业以及高校教师流动的内涵、尊重高校教师流动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促进高校教师流动为学术发展服务的理念。在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国家本位取向十分明显,流动是“为了解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发展行业、地区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行政调配方式。国家本位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教师的自主自由流动。随着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本位取向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逐渐向学术本位的价值转变。这表现在自1986年以后,涉及高校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不再强调以全面的为经济或社会发展服务,而是逐渐转向了以调整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的政策目标。

2.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方向较为单一,统一由国家进行计划性的调配,具体表现为教育系统内从城市到农村、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内地到边远地区的强制性流动。这种强制性的流动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控制模式,虽然发挥过其应有的历史作用,但无疑有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直到2002年以后,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方向逐渐向多样性转变。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鼓励教育系统内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教师流动,包括到其他大学、高职高专或者中小学任职,以及由公办高校向民办高校的流动;二是鼓励向教育系统外的流动,特别是鼓励高校向企事业单位的流动,以带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与此同时,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淘汰机制,为高校教师流动提供制度支持。这说明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单一性转向了多样化。

3.从计划性走向市场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从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的原则来看,改革开放初期以国家需求为主,政府占据着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的主体地位。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走向成熟,高校教师流动日益常态化、多样化和制度化,传统的政府主导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不断受到来自院校和市场的双重挑战,这必将导致高校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2011年《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规律,根据市场需求,促进科技人才顺畅有序流动。这标志着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价值取向由计划性走向市场化,政府对于高校教师流动的控制在不断减小,而市场的力量则逐渐增强。

四、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历史发展逻辑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流动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国家层面上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从带有强制性的政府主导型,逐渐演变为以“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混合模式。这一过程中,虽然传统模式的阻力和惯性依然不容小觑,但市场机制的引入为政策变迁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使得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开始尊重高校教师个人发展的意愿,满足高校教师的流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流动理念: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引导”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形成过程中,政府通过自上而下地推行带有强制性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了我国早期的高校教师流动。如1978年陆续出台的留学政策,掀起了较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再如为了缓解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和重大建设项目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国务院于1983年7月颁布的《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促进了科技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市场力量开始在我国高校教师流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组部、人事部在1994年8月联合下发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10]。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必然促进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如当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学术职位的数量和类型、聘任标准以及入职要求和收入的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促使高校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高校教师流动也必将走向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化,以往政府主导的高校教师流动理念逐渐向市场主导转变。

(二)流动机制:从“计划调配”到“双向选择”

在政府主导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下,我国高校主要通过计划录用、行政命令和调配的形式任命和管理教师。如教育部于1956年6月4日颁布的专门针对高校教师调动的政策《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调动的暂行规定》,要求高校教师要根据国家的需要,服从国家的调动[11]。这一原则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直到1983年《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颁布,开始提出除了计划调配外,还可以通过招聘方式促进合理流动,并试行聘任制[12]。随后,1988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制订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还提出了逐步实行用人单位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双向选择用人就业制度”[13]。与此同时,伴随高校人事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人事自主权逐渐扩大,可以在政府授权下对教师岗位的设置和聘任进行必要的自主安排,拥有了较为充分的用人自主权,而解除了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束缚的高校教师也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平等基础上的双向选择关系,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也由“计划调配”过渡到“双向选择”。

(三)流动意愿:从“被流动”到“要流动”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校教师被冠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实行由国家统分统配的终身任用制度,高校教师的流动意愿不强,甚至出现了不愿流动的情况。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系列与教师相关的法律如《高等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的颁行,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主导的教师职务任命制,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人才流动障碍。此后,国家开始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启动了一系列人才建设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建设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施行,打破了原有常规,为高校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正常流动创造了条件。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从强制性分配逐渐发展为鼓励性的引导,人才流动从“被流动”转变为“要流动”,流动的主动性、自由性不断增强。

五、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改进的策略选择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相关政策已不能满足学术从业者日益增长的、多元的和不同层次的流动需求,因此必须在把握时事和趋势、深入理解学术职业特质的基础上,遵循学术职业流动的规律,逐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体系。

(一)“学术人”: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创新的立足点

高校教师从事的是学术服务工作,致力于人类的学术活动。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群体有别于经济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他们选择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源于劳动报酬的吸引,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于学术的忠诚和追求让他们能够坚持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中进行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学术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仅是隶属于学校单位的一个劳动员工,即“单位人”,也是从属于一个学科单元的知识分子,是“学术人”,即需要根据学科单元的规则和共识开展学术活动。因此,他们除了通过在学校单位里职务职称的晋升来实现个人发展外,还可以在学科单元中通过学术漂移和研究交叉,即通过流动来实现高校教师的发展。因此,学术人基于自己独特的发展诉求与精神追求而产生的流动意愿是合情合理的。

学术是一种以高深学问为研究对象的活动。学术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知识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就这种理解而言,学术活动更多遵循的是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这种理性以学术自由为基础,体现在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层面,就是要以学术自由为前提,满足高校教师的学术发展需求,遵循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尊重高校教师流动的规律,实现政策的社会性目标、学术性目标与个体性目标的统一,释放政策的最大功效。

(二)“规律性”: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

高校教师流动的本质是教师以学术资本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在不同组织之间的转移。其中,学术资本是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所拥有的区别于社会其他人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等[14]。因此,高校教师流动也就是高深知识的流动。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学术劳动力是市场的供给方,高校是市场的需求方,高深知识则成了学术劳动价格的调节杠杆。在一个非开放的学术系统中,高校教师的流动频率低、数量少,高深知识无法通过迁移来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自然也就无法形成高校教师之间的竞争[15]。而“一个完全竞争的系统所特有的广泛的高校间的合理流动,是支持在以科研为目标的大学中集中最出色学生和知名教授的重要条件之一”[16]。

因此,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原则应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客观看待学术劳动力的角色和作用,尊重高校教师发展特点,遵循高校教师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实现对人力资本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在遵循学术劳动力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保障高校教师流动的权利,促进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三)“有序自由流动”: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创新的目标选择

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的目标选择直接指向高校教师流动的未来发展。有序自由流动是优化高校教师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利用效率的基础。该理念源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原意是指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以商品的形式存在,并以满足生产消费为目的,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仅仅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流动。这种流动排斥各种权力的干预,以能否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为导向,具有明显的自由性与盲目性的特点[17]。学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理论上也是在市场的调节下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现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学术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确立,高校教师开始实现跨区域配置,甚至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但是,目前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尚不健全,不加限制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不平等竞争和配置失衡,加之学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地位、目标的多样性,必然使得高校教师的流动选择困难重重,难以实现真正的自由流动,达成流动优化的目标。这就需要政府在宏观方面进行科学调控,在微观方面依法监管,实现高校教师流动向重点发展地区和急需发展地区的倾斜,通过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保证高校教师流动的有序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术人才的活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1]宋杰夫.高校教师合理流动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5(5):36-38.

[2]杨礼宾.试论高校教师流动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1992(6):53-55.

[3]林泽炎.引导人才“全方位自由流动”的政策调整要点[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5):4-7.

[4]施中良.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3:38.

[5]周海涛,景安磊.高校教师流动难的制度瓶颈和调整对策[J].江苏高教,2014(5):34-37.

[6]刘波,李萌,李晓轩.30年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回顾[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3-7.

[7]郑代良,钟书华.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及其中国特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3):134-139.

[8]李丽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102.

[9]孙绵涛.教育政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4.

[10]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通知[J].中国人事,1994(10):27-28.

[1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634.

[12]国务院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EB/OL].(2006-08-08).http://www.china.com.cn/law/flfg/txt/2006-08/08/content_7059031.htm.

[13]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8(14):458-463.

[14]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政策与实践研究[M]//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4-153.

[15]李志峰.论高深知识与学术职业[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4-118,124.

[16]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8.

[17]王暖春,李爱华.《资本论》中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思想及其当代启发[J].人民论坛,2015(20):199-201.

(责任编辑 蔡宗模)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Faculties Mobility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Policy Texts Analysis since 1978

JIANG Li,LI Zhifeng
(1.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Hubei 43007,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0,China)

China faculties’mobility policy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policy development,the beginning stage,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and the different stages have different charac teristic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value orientation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 mobility,it changes from“instrumental rationality”to“academic rationality”,from“unity”to“diversity”,from“planned nature”to“market-oriented”.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 logic i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mobility policy mainly shows that,the mobility concept transforms from“government-led”to“market-led”,the mobility mechanism transforms from“plan deployment”to“two-way choice”,and mobility will transforms from“passive flow”to“positive flow”.Therefore,the policy innovations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 mobility should be based on the“academic people”,to make the“orderly and free flow”as the target selection,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to respect personal self-respecting academic spirit,and to comply with operating laws of academic labor market.

academic profession;mobility of faculties;text analysis;policy changing

G649.20

A

1673-8012(2016)05-0059-09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5.010

2016-08-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漂移的学术:高校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调整研究”(BIA150089)

江俐(1991—),女,苗族,湖南麻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学术职业与人力资源研究;

李志峰(1967—),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学术职业与人力资源研究。

引用格式:江俐,李志峰.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历史演变与当代转型——基于1978年以来的政策文本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4(5):59-67.

format:JIANG Li,LI Zhifeng.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faculties mobility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policy texts analysis since 1978[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5):59-67.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流动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流动的光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