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变更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启示

2016-10-19 06:25王瑞胡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学科评估

王瑞胡

(重庆文理学院 教学部,重庆 永川 402160)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变更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启示

王瑞胡

(重庆文理学院 教学部,重庆 永川 402160)

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先后3次组织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学科团队汇聚、科学研究评价、人才培养评价、学术声誉评价、支撑条件评价等5方面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历史变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2012年学科评估强调成果利用,提倡分类指导,突出高校的创新引领作用。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重点关注学科内涵建设,更加强调高校服务需求的科研能力提升,要求科技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而《方案》则强调以学科为基础,重在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等。因此,各高校应该从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推进学科内涵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创新优秀文化,推进成果转化,加强学科促专业、科研促教学的作用,加大支撑条件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工作,逐步促成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远景目标的实现。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科技评价改革;学科建设

学科是高校最本质的属性之一,高校各项业务的开展应围绕学科来组织[1]。学科建设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履行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职能的水平[2]。现在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面简称《方案》)更是强调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其最终目的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学科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效保证学科建设的实质成效。学科发展的态势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建设成效是否达到预期,对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这些都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科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估。

一、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历史变迁

在3轮评估中,目前能查阅到的最早、最全面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7—2009年开展的第二轮学科评估所指定的评估体系。2007—2009年学科排名采用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分设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4个一级指标;2012年学科排名采用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则设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术声誉4个一级指标;在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中,学科评估相关科技指标评价要点分为人才队伍、科技产出、科教结合、学术声誉、支撑条件5个一级指标。

(一)学科团队汇聚评价指标的历史变迁分析

从学科团队汇聚上来看,如表1所示,2007—2009年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设“学术队伍”一级指标,下设“教师情况”和“专家情况”两个二级指标,主要关注指标的数量情况,如强调专职教师总数以及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和专家人数等;2012年的学科评估,在继续关注学术队伍构成的同时,还增加了“马工程”首席专家、国家“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并且高度重视教学要素和应用技能型人才队伍,如增加了国家级教学名师。针对体育学科实际,将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等也作为专家团队考核指标之一。另外,还增加了学科平台、基地等情况,评估指标更为全面。一级指标名称相应也由“学术队伍”调整为“师资队伍与资源”。2014年发布的评估指标体系要点中,将学科带头人指标单列,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作为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因为一个学科能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能推进到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引领,一个学科也走不长远。同时,首次提出将实验技能人才的专业素质作为评估要点之一,并且高度重视教学科研的一体化建设,说明国家开始关注人才队伍中实验技能人才的构成。另外,除了沿袭传统的将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人才作为评估指标之外,还将从事教学和科研辅助岗位的实验技能人才也作为评估指标之一。一个健康、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除了要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之外,还要有优良的科研教学团队,更要具有专业素质的实验技能人才,这部分人员是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助推器,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表1 历年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之学科团队汇聚评价指标

(二)科学研究评价指标的历史变迁分析

历年来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变化最大、最能体现与时俱进、也最能反映科技评价改革导向的就是科学研究这一板块。

2007—2009年的评估指标体系中,设“科学研究”一级指标,其评价方法较为粗糙,只是简单地做数据统计工作,如重点学科数、重点基地数、科研获奖数、专利数、收录论文数等(见表2)。指标设置也较为笼统,将科研获奖和授权专利这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指标简单地归在一起。同时,由于评价标准较为单一,指标体系重在关注各项要素的数量,导致对各要素的质量内涵建设不是很重视。如授权发明专利的转化情况、论文专著的他引情况、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等,在本轮评估指标体系中均无体现,这说明在指标体系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表2 历年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之科学研究评价指标

2012年的评估指标体系在2007—2009年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改动,将原来的一级指标名称由“科学研究”变更为“科学研究水平”,十分强调研究水平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注重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如对论文的评价,强调高水平且具有一定代表性学术论文的质量,而不再是考核论文的数量。论文的质量则通过论文的他引次数及ESI高被引论文情况来体现。对学术专著的性质及统计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在专利指标设置上,要求仅统计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专利与国际专利,并需提供相关证明。这些评价标准的变更将引导科研人员不仅仅是要获得专利授权,不仅仅只是获得统计意义上的专利,还需真正能将专利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解决现实问题,能产生经济效益,并切实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在科研项目上,除了高级别纵向项目之外,还将横向项目也纳入评价体系。

2012年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设置同时还充分体现了学科差异和分类指导的思想,如对人文社科类、管理学门类与艺术学门类,其论文成果评价是统计在SSCI、AHCI及CSSCI、CSCD源期刊上人均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针对计算机这一学科,专门设置了计算机A类论文数。同时,还增加了艺术门类学科与建筑类学科的评价标准。

2014年发布的“学科评估中相关科技指标评价要点”则在2012版的基础上又做了大幅度调整。从2009年的“科学研究”,到2012年的“科学研究水平”,再到2014年的“科技产出”,仅从名称调整上看,其变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这说明国家战略层面已经高度重视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职能与智力支持的作用发挥。

在该评价要点中,一级指标“科技产出”下设5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代表性成果”“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转移”“决策服务”与“科学普及”。

参与评价的内容更具多样性。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该学科围绕科学前沿或重大理论问题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的能力;围绕国家需求,取得重大突破或做出实质性贡献的能力;是否能对本学科领域发展起引领作用,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力如何;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并被同行引用情况;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情况;学科成员在重要学术组织、期刊任职,在重要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次数等情况。

在应用研究领域,强调该学科针对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实现重大工程应用取得突破的能力或取得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出版高水平工具书、编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自主开发新型仪器设备情况;学科发展对产业核心共性技术进步和发展的贡献度如何;是否在相关产业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学科成员在重要专家机构、产业技术联盟任职情况等。

除此之外,增加的“成果转化转移”“决策服务”“科学普及”3项二级指标,则强调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引导高校在科研工作上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并通过科普活动提高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人文社科类学科成果则需与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决策咨询、咨政研究等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智库的辅助决策作用。

(三)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历史变迁分析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托,互为促进,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对学科发展、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也彼此相当[4]。

如表3所示,2007—2009年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仅从优秀教学成果获奖、优博(含提名)论文数,以及博士、硕士授位人数来评估人才培养指标。

表3 历年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

续表3

2012年的评估指标体系中,除原有的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外,增加了规划教材与精品教材考核指标及教学与教材质量;增加了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与优博(含提名)论文数共同作为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要点;开始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包括授予学位的境外留学生人数以及派出境外交流的学生情况。

2014版的评估要点则强调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依托科技活动、科技平台如何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等。

(四)学科声誉评价指标的历史变迁分析

除上述指标体系外,“学科声誉”一级指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见表4)。学科声誉是形成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各高校获得社会捐助、课题立项、名师汇聚和学生青睐的重要指标。在每年一次的大学排行中,美国USNews都将学科声誉排在其指标体系之首,并得到美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5]。

表4 历年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之学科声誉评价指标

学科声誉虽然很难量化,但评估该项指标并不等于说就没有任何的客观标准。朱允卫等人提出,在留给同行专家予以一定主观经验判断的同时,可考虑将学术影响、学术地位等客观数据纳入指标体系[6]。从表4可以看出,2007—2009年的学科评估对学科声誉并没有设置具体可以参考的评判标准;2012年则主要参考《学科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对社会贡献、学术道德等给出主观判断;2014年设置了两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学术影响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环境,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评判标准。

(五)支撑条件评价指标的历史变迁分析

2014年发布的“学科评估中相关科技指标评价要点”增加了“支撑条件”一级指标,如表5所示,增设了“创新平台”和“科研任务”两项二级指标。其中,“创新平台”主要是评估学科平台基础,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及协同创新中心等,其评估内容在2007—2009年学科评估中是作为一级指标“科学研究”下的“科研基础”得以体现;2012年学科评估主要对科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价,不再将学科平台作为评价内容;2014年则重新将学科平台作为评价要点之一,并强调做出实质性贡献。

支撑条件除“创新平台”外,还增加了“科研任务”二级评价指标,分别对应2007—2009年学科评估中的“科研项目”二级指标,以及2012年学科评估的“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新的评价要点对科研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强调建立国内外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及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平台。首次将“学术交流与合作”单列为一项二级指标,高度重视国际合作项目、人才培养及学术会议等。

表5 2014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之支撑条件评价指标

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分析

(一)201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改革

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3年1月发布,与2002年和2009年的两次学科评估相比,在4大评估指标体系上做了改革。学科评估结果也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许多省市对此次学科评估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能充分利用发布的评估结果,促进本省域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7]。此次评价指标体系发生变更的主要历史背景有:

2011年4月,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9次会议召开,会上提交审议的《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标志着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开启。同年3月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会议提出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探索高校科学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等要求。要求各高等学校要善于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前沿问题,以及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汇聚创新团队,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

基于以上背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2012年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设置上,突出“质量、成效、特色”三大引领性目标,并提出了五大改革措施。一是强调质量,淡化规模。传统的总量指标不再采用,而是被多项代表性指标代替,同时对规模指标设置数量上限。如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等。二是采用多维度的学术论文评价。通过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使得对学术论文的评价更为科学。如要求提供规定篇数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由专家进行主观评价,学术专著的统计不含编著和译著,计算机学科类增设A类论文数等。三是突出学科特色,强调分类指导。本轮评估按不同门类不同学科分别设置指标体系,避免评估趋同导向。如对艺术学、建筑学、体育学、工商管理等学科,为体现学科差异,分别设置了“艺术创作水平”“建筑设计水平”“学生体育比赛获奖”“优秀案例”等,充分体现出不同学科的学科特色。四是充分强调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对专利成果,强调实质转化产生经济效益,不再统计没有实施转化的名义上的专利。由同行专家和行业人士对学科社会声誉进行评价,形成“崇尚创新、重视质量、社会参与”的科研评价模式。五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首次提出由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评价,引入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指标;新增境外留学、交流指标等[8]。

从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改革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我国科技评价开始高度重视科研质量与科研服务,高度关注创新与协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成果利用。高等学校是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承担者,是科研成果产出的主战场。新的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科研成果能得到有效利用。不同类别的成果其利用的途径不一样,而成果能得以利用的前提条件是高质量。对于论文类成果,强调高水平,强调原创,通过他引次数来衡量论文的利用效果,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数篇数”的评估方法。专利类成果提倡将专利实施转化或应用。成果利用还有一类途径,就是政府科研获奖。能得到同行专家高度评价和认可,能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的成果,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得以检验,能显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成果,也是高校办学成就的有力彰显。

2.提倡分类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高校结构的调整,在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类别。何万国等人按学科构成,将12大学科门类分为4个大类,分别是人文社科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医学类。拥有其中3~4大类的高校称为综合性大学;拥有2大类的高校称为多科性大学;只由1类学科构成的高校称为单科性大学[9]。新建本科院校多为多科性大学。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办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应有所不同,需要结合自身基础和办学条件,科学定位,不走跟随型老路,努力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要突出地方性和地域特色,与当地的支柱产业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新空间,寻求科学研究的空白点和结合处,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

3.突出创新引领作用。201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按照“高教30条”提出的“创新引领”要求:突出强调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实施协同创新;全面改革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体现学科评价机制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创新;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等汇聚创新要素,形成创新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2014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分析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要加快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

2014年7月25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在组织专家组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要点”,并予以发布。该指标体系涵盖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创新文化等要点。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分“高校科技人员评价要点”“高校创新团队评价要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机构、基地)评价要点”“高校科技项目评价要点”以及“学科评估中相关科技指标评价要点”等5大子类别。

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的改革,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流,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和更高要求,引导各高校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转变工作思路,改革内部科研评价方法,积极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教育部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下放系列行政权力的背景下,各高校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科内涵建设上,引导各高校苦练内功,做好长远规划,克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冒进现象,促进各高校办出学科特色,避免同质化倾向。各高校学科建设质量的评价可以改变过去主要依赖行政评估的做法,逐步交由同行专家或行业专业协会进行评议。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学科建设全过程,在学术成果方面制定观测监控指标,对各一流学科建设绩效实时监测的做法值得借鉴。

2.更加强调服务需求的科研能力提升。新的学科评估科技指标评价要点比201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更加重视需求导向。需求是原动力,需求产生问题,问题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2011计划”提出后,对高校开放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不是象牙塔,也不是绝缘体,要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国家战略发展关键问题相结合。同时,高校只是整个社会创新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求高校充分协同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形成一个统一的创新体,瞄准需求,协同攻关,产出重大成果、标志性成果。

3.科技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2012年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从专利转化这一角度体现科技服务,新的学科评估科技指标评价要点除了授权专利得以实施之外,还从技术转移推广、技术服务,以及决策服务、智库建设、科技咨询、科学普及等方面,评价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更为全面。高校科技人员从事社会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引导高校的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服务评价时需做出相应调整。

三、新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启示

2014年发布的学科评估科技指标评价要点从人才队伍、科技产出、科教结合、学术声誉和支撑条件等5个方面对学科建设成效水平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2015年国务院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因此,各高等院校在组织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需对照该评价体系及方案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各个要素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学科团队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永恒主题。一个学科的学术地位、学术声誉、学科方向特色凝练,以及该学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术层次结构至关重要。一流学科不仅仅要有一流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结构优良的高水平学术团队[2]。高校在加强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位,要制定具体措施充分保障人才工作的推进落实。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要积极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学科团队结构,包括学科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提高团队整体科研水平,促进人才流动的交流访问,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科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加大全球范围内引进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的力度,把更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派出去,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鼓励各学科团队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生合作培养,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主办国际性学术盛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做学术报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中任职等各种形式,推动学科的国际化水平。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除科研教学团队外,还需加大力度培养实验技能队伍,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推进学科内涵建设

新常态下,高校要从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即转变到以质量提升为关键点的发展路径上来。高校应按照科技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淡化科研成果的规模与数量,强调成果的内涵与质量,鼓励产出高层次创新科研成果。应进一步改革科研成果量化计分办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鼓励科研人员多出代表性、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社会需求做出实质性贡献,从而提升高校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影响力。

学科内涵建设首先要求树立质量内涵意识。质量反映在高校办学的各个层面,但最核心、最关键的则是学科水平。学科水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科研基础,如学科评估质量、学科平台级别、科研项目级别等。二是科研成果的质量。如论文的质量,通过发表刊物的级别以及论文的他引次数来反映;学术专著的质量,反映在出版社的级别以及引用情况上;知识产权等成果,则反映在是否已转化以及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何等上面。三是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培养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等。

其次,各高校要切实推进内涵建设。高校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各项要素皆已具备,此时需稳定规模,不能一味搞扩张,要围绕提高质量做文章。什么样的学科才称得上高水平学科、高质量科研、高素质人才培养,我们认为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即是彰显力强、显示度高、社会知名、学界认可,能对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知名度,并获得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认可。

高校要根据学校基础和发展实际,按照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未来需求,结合产业结构布局,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科学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基础学科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高峰高原学科;应用学科瞄准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体现地方性、特色化,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学科。

(三)促进服务社会职能发挥

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制,加大校地校企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将科学研究放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瞄准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难题,组织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切实解决促进生产力快速提升的瓶颈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资源共享与需求获取信息平台,打通壁垒,激活资源要素,有力推动成果的转化转移。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咨询和智库功能,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方案》指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使高校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积极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的一体化通道,充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融合社会资本等诸多要素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

实践证明,一所高校,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只有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结合中,才能充分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才能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布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产出大的成果。如安徽皖西学院以地方特色药材——霍山石斛为研究对象,开展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应用,在石斛药用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其成果“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物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工程学院大力开拓校企合作,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的成果“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确立服务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的服务定位,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贡献率。重庆文理学院主动对接重庆市“6+1”支柱产业发展,积极围绕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业重大需求,组建了重庆市微纳米光电材料及器件协同创新中心和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联合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10余家企业协同攻关,成功突破将银金属纳米化及图像化的技术难题,研制出目前居于国际前沿的导电薄膜柔性触摸屏。

(四)加强学科促专业、科研促教学的作用发挥

高校的中心工作始终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除了要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职能之外,还应成为有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没有学科作为支撑的教学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没有学科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也是低端的人才培养。没有学科的土壤,培养不出具有创新力和广阔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在系统化推进学科建设工作的同时,要将学科要素切实转化为教学要素,促进学科专业、科研教学的一体化建设,应充分按照评价要点要求,将科研平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跟随导师参加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通过项目研究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形成驱动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两驾马车,互为促进,相得益彰。科学研究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同为服务社会的两个不同方面,其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所以二者缺一不可,均须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五)加大支撑条件建设

条件即保障,支撑条件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平台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等。其中硬件平台建设是基础,通过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汇聚人才的积聚效应,将学科平台建成创新驱动、协同创新、科技攻关、成果产出等的重要载体。软件环境建设是关键,要依托平台基础,积极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创新解决束缚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机制,让科研人员能潜心开展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

四、结语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同样地,当前高校也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进行转变,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也在同步变迁。这种变迁反映出国家通过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变更,来影响高校办学发展趋势的定位,引导高校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新的发展形势,在内部工作机制上变革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科研活力,不断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在基础研究重质量的同时,应用研究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使高校的3项基本职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方案》第一次提出我国相关大学、学科要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高校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自觉肩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明确并勇于突破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瓶颈,厘清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编制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科学统筹各项资源,积极办出特色和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1]钟志奇,兰刚,王瑞胡,等.从高校学科本质属性探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36-40.

[2]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6.

[3]郭石明,陈丽涛,何智蕴,等.浙江工业大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3(1):17-24.

[4]丁雪梅.关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的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26-29.

[5]陈棣沭.美国USNews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剖析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5):43-45.

[6]朱允卫,易开刚.目前我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28-30.

[7]陈英文.高校学科实力的省域比较研究——基于2012年学科评估的结果[J].教育科学,2014,30(2):13-17.

[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指标体系五大改革措施[EB/OL].(2015-04-10).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xsbdxz/zjgd/276982.shtml.

[9]何万国,杨正强,蔡宗模.我国高校分类的一种新模型[J].重庆高教研究,2015(3):69-76.

(责任编辑 吴朝平)

Inspiration of the Change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WANG Ruihu

(Department of Teach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

Taking the disciplin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sued by the center of academic degrees and graduate educ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combined with“the Overall Planning to Promote the World Level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December,2015,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discipline group convergence,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talents cultivation assessment,academic honor evaluation,supporting condition evaluation,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analyzed deeply.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iscipline evaluation of 2012 emphasi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chievement,advocating the classified direction,focusing on the guidance function of innovation of universities;while the year 2014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classified evaluation emphasized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more stressing on the scientific abilities promotion required by the university service,requiring that the form should be diversified;while“the Overall Planning”emphasize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iscipline,focusing on the optimizing discipline structure,extract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emphasizing the construction points,innovation model mode.As a result,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group,promote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inherit the innovation excellent culture,and attempt to advance the achievement transferring,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to promote the subject,scientific study helping the teaching,and enhance the supporting condition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work well i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and gradually achieve the double-class construction future aim.

discipline evaluation;index system;reform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discipline construction

G642

A

1673-8012(2016)05-0078-10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5.012

2015-06-15

重庆文理学院院校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学科建设策略研究”(201416);重庆文理学院院校研究项目“‘十三五’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201506)

王瑞胡(1975—),男,湖北鄂州人,重庆文理学院教学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学科建设研究。

引用格式:王瑞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变更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6,4(5):78-87.

format:WANG Ruihu.Inspiration of the change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5):78-87.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学科评估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超学科”来啦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