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的调研分析
——基于安徽3地高中生的视角

2016-10-19 06:25张海生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文理阜阳

张海生,张 晶

(1.重庆文理学院 期刊编辑部,重庆 永川 402160;2.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高考改革专题

高考制度改革的调研分析
——基于安徽3地高中生的视角

张海生1,张 晶2

(1.重庆文理学院 期刊编辑部,重庆 永川 402160;2.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高考制度改革关乎高中生的切身利益,理应倾听高中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安徽省合肥、阜阳、安庆3地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兴趣度、关注度、关联度和公平显示度4个维度的调研分析,高考制度改革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国家实施文理不分科的政策应分步进行,系统推进;二是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强烈要求实行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与录取方式;三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限,实施高考科目一年两考的改革有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四是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向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倾斜。

安徽省;高考制度改革;一考定终身;一年两考;高考加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等各种弊端。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这样的改革大背景下,上海、浙江等地率先提出高考改革新方案,成为新一轮改革的试点省份。安徽省作为高考大省,同样要根据省情制定出详细可行的高考改革方案,尤其是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考制度改革涉及的利益群体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到家长,从中学教师到大学教师,从教育行政机关到社会用人单位,可以说,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制度改革。当然,最关心的莫过于高中学生本人。为了能够了解安徽省内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与态度,提高安徽省高考科学选拔人才的水平,为安徽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实践基础,课题组开展了本课题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及样本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首先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皖南、皖中、皖北各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并从3地又分别选取若干所高级中学的高中生进行调研。其次,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样本总体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3地高中生对安徽省高考制度改革的一般认知与态度,指出现阶段安徽省实施高考制度改革的现状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问题提出有益于安徽省高考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的建议和措施。

(二)问卷设计

笔者通过查找文献以及网络搜寻的方式,选取了安徽省高考制度改革(高中生问卷)调查问卷的5个维度: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高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度、高考制度改革的关注度、高考与高中教育的关联度以及高考制度公平的显示度。根据这5个维度,编制每个维度预设的问题形成调查问卷。

(三)调研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调研对象是以合肥、阜阳、安庆3地8所高级中学的高中生为调研对象。其中,选取的学校城市中学7所,乡镇中学1所,调研对象涵盖了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问卷共设计25题,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1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6%。其中,合肥地区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29%;安庆地区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8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71%;阜阳地区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13%。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主要从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选科方向、学校类型等6个方面加以界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调研时间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只在合肥地区选择了一所乡镇中学,而在阜阳、安庆两地都选择的是城市中学。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布表

(二)高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度

“兴趣度”主要从学生是否赞成文理分科、报考大学选科意愿、选科主要动因以及目前学习状态等4个角度进行。

1.高中生是否赞成文理分科

对高中教育阶段是否应该文理分科的调研结果显示,50.02%的学生认为,高中教育阶段应当分文理科,32.86%的学生则持观望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反对的比例较少,仅占18.12%。这一方面说明很多高中生对于高中教育阶段文理分科问题的看法仍保持着观望的态度,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国家号召高中文理不分科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但就合肥、阜阳、安庆3地而言,样本总体间统计结果的发展趋势又存在着不同。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的阜阳地区的学生赞同文理不分科的比例最大,占比为22.93%,而较发达的合肥、安庆两地学生赞同文理不分科的占比仅为15.55%、15.50%。但总的来说,调研的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差较大。

2.学生高中阶段选科的主要动因与进入大学的选科态度

如表2所示,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文理科的主要原因的调研结果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68.52%)以个人兴趣作为选择文理科的主要动因,但同时也有15.84%的同学将升学考试的难度作为选择文理科的主要原因,而在其他因素中,对以后就业情况的考虑和自身学习偏科的情况则占主导地位。

表2 学生高中阶段选科的主要动因与进入大学的选科态度

在高中文理不分科的大环境下,高中生对进入大学后选择专业的意向与态度的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学生(47.08%)愿意在进入大学以后,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专业方向的再选择。但在3地的调研结果均显示选择文科专业的学生普遍较少,阜阳、合肥、安庆3地的占比分别为18.72%、15.26%、12.72%。这固然与所调研学生现在所在学科方向有关,但也进一步说明了现实的功利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对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影响之大。

3.高中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

如表3所示,高中生对目前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53.53%)的学生认为,他们学习的态度主要是靠高考的责任和压力,即使自己很不喜欢某一学科,也会去学;认为选择学习靠求知欲和兴趣的同学占比仅为22.52%;还有14.23%的学生持无所谓的学习态度,主要凭借或按照自己的喜好学习。分地区看,合肥、安庆、阜阳3地的调研结果大体一致。

表3 高中生目前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 单位:%

(三)学生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关注度

“关注度”主要从学生对国家招考制度改革的了解程度和对高考方案改革、招生环节改革、考试环节改革的态度等4个方面来考察。

1.学生对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了解程度

总的来说,学生对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以一般了解为主,占比约为73.30%,比较了解的学生群体的比例较低,仅占20.58%,而任何招考信息都未关注或不清楚的群体也不能忽视,占比为6.12%。从3地调查结果的差异性来看,比较了解国家招考政策的学生比例存在差异,其中安庆地区的学生最多,占比约为27.49%,而阜阳地区人数最少,占比仅为15.20%。

2.学生对现行高考方案、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态度

如表4所示,学生对现行高考方案中的高中学业水平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较为不满,其中对现行的高中学业水平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不满的学生比例最高,占比为43.62%,对现行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不满的群体也较大,占42.11%,赞成取消文理分开考试的学生群体却最少,仅占12.99%。由此可见,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改革现行的评价考核方式,增加社会评价,促进高考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分地区来看,安庆地区的学生更多关注的是高考的考试科目太多,认为应当减少考试科目,减轻学生负担;阜阳地区的学生对促进文理交融,防止学生偏科发展,实行一年多考,以及增加社会评价等方面更为关注,所占比例最大;合肥地区的学生对现行高考方案中的人才选拔机制最为满意,这与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享受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必然的联系。

表4 学生对高考方案和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态度

从学生对国家招生与考试改革的态度来看,有将近一半(49.31%)的学生认为最应该改革的是现行的综合素质考核与评价方式。同时,也有21.53%的学生认为现行高考的考试科目亟待改革,但对考试的题型、高中学业评价考试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占比分别为15.22%、13.94%。学生对现行的招生环节改革的结果则表现出与考试环节相异的结果。即基本上对所有的招生环节都保持着冷静的态度,除了对投档批次的关注最低之外,其他3个方面(志愿填报、招生类别、自主招生)以招生类别的关注度最高,占比为35.37%,而关注志愿填报和自主招生的占比则分别为26.27%、23.61%。

但从各地的统计结果来看,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一方面,在招生环节改革上,对招生专业类别的关注度最高的是合肥地区,占比为40.70%;对志愿填报和自主招生关注度最高的均是安庆地区,占比分别为27.49%、27.63%;对投档批次关注度最高的是阜阳地区,占比为16.15%。另一方面,在考试环节改革上,3地学生除了十分关注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改革外,对其他方面的态度有所不同。其中,对考试科目和考试题型如何改革方面,关注度最高的是合肥地区的学生,占比分别为25.00%、17.59%,而最关注高中学业评价考试如何改革的则是阜阳地区的学生,占比为15.87%。

(四)高考与高中教育的关联度

“关联度”主要侧重从高考不分文理与学生全面发展、新高考方案对高中教育教学的影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语数外”是否需要等级赋分、开展综合素质考核对高校录取的意义等4个方面展开。

1.高考不分文理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45.05%的学生认为,高中教育阶段不分文理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7.07%的学生认为高中阶段不分文理,不利于充分体现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但可能会阻碍学有所长或学有特长的人的进一步发展;27.88%的学生则持观望态度。从不同区域的调研结果来看,3地持观望态度的学生群体大致一样,占比均在25%~30%,但3地赞成的学生比例的样本结果却存在差异,其中阜阳地区学生的赞成比例最高,达到52.92%,安庆和合肥地区学生赞成的比例分别为39.47%、42.15%。

2.高考科目实行6选3对其他科目学习的影响

73.12%的学生认为,高考考试如果实行6选3的方式进行,会影响学生对其他科目学习的热情。分地区来看,实行6选3的考试方式,阜阳地区有30.66%的学生认为会降低学生对其他科目学习的热情,安庆地区则有30.70%的学生认为不会降低,而合肥地区则有50.58%的学生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积极性。

3.“语数外”作为“学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必要性

无论是从总体来看,还是分地区来看,学生在对将“语数外”作为“学考科目”等级赋分的态度上基本一致。63.30%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将“语数外”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等级赋分,但是其中有68.76%的学生又认为可以将“语数外”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范围,但是不需要进行等级赋分,合格即可。另有36.7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等级赋分,因为“语数外”成绩是评价高中生学业水平的主要参考指标。

4.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考核对高校录取的意义

根据调研统计结果显示,89.57%的学生认为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考核对高等学校的录取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中52.51%的学生认为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考核,有利于高等学校认真考察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状况,为高校招收更为优质的生源提供了参考依据。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的调研统计结果大致相同。认为实施高中综合素质考核有利于高校录取的比例均在45%~50%,其中合肥、安庆、阜阳的比例分别为44.48%、47.37%、49.12%;认为具有一定意义的学生比例在40%~45%,其中合肥、安庆、阜阳的比例分别为45.05%、42.84%、39.89%;认为不利于高校录取的学生比例均在10%左右。

(五)现行高考制度的公平显示度

“显示度”主要从学生对高考政策措施、一考定终身、偏远地区的政策倾斜以及合理性加分的认识4个方面加以考察。

1.最能体现高考公平的政策举措

如表5所示,学生认为最能体现高考公平的措施是打破唯分数论,引入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其次是实行一年多考,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权。再次是高考考试内容应与区域社会需求和特色相结合,而在学生心中,最不能体现高考公平的政策措施是对考生的违规考试处理上。分地区而言,3地学生样本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2.学生对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看法

45.85%的学生对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政策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实行一年多考,会导致学生“逢考必考”,增加学习压力和负担。40.02%的学生认为,应该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因为它不仅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14.13%的学生则持观望态度。分地区来看,3地同意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学生比例基本一致,均约为40%;3地持观望态度的学生则有些许差异,最多的是安庆,比例为16.96%,阜阳次之,合肥最少,比例分别为13.03%、12.50%;3地反对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学生中,合肥与阜阳地区基本持平,分别为46.13%、47.96%,而安庆最少,学生比例为43.42%。

表5 学生认为最能体现高考公平的政策举措

3.向偏远地区学生的招生倾斜政策

如表6所示,86.3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扩大农村与不发达偏远地区的招生规模,认为这是实现高考公平的重要政策举措。分地区来看,合肥和阜阳两地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招生倾斜的学生比例基本持平,分别为88.23%、87.79%,而安庆地区最少,比例为82.89%。

表6 学生对向偏远地区学生实行招生倾斜政策的看法

4.学生对合理加分项目的态度

学生认为体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科技发明获奖者、学科竞赛获奖者最应当在高考中加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3.11%、40.21%,而对传统的美术、体育、音乐特长生的加分项目、少数民族、军烈家属加分项目则居其次,占比分别为26.36%、28.12%、35.08%。但对市级以上三好学生项目加分的态度则不那么积极,赞成的仅有11.66%。分地区来看,安庆地区的学生(32.60%)赞成对学科竞赛获奖者加分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合肥(43.75%)、阜阳(43.96%)两地;阜阳地区赞成为科技发明获得者(71.10%)与体育、美术、音乐等特长生(29.58%)加分的学生比例又明显高于安庆(58.04%、25.15%)、合肥(59.59%、24.13%)两地;合肥地区(34.88%)赞成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的比例又明显高于阜阳(25.92%)、安庆(23.68%)两地;3地对于军烈家属的加分政策态度基本一致。

三、结论与建议

(一)国家实施文理不分科的政策需分步进行、系统推进

不同地区学生对国家招生考试制度的政策理解存在差异。总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区的学生,对高中阶段不分文理的看法越不能体现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改革方向。但反过来,高考考试科目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实施6选3考试制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理分科的标志,因为这种分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理不相容的情况而言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减轻。尽管《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考试范围要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1],但实际上,这只是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硬性规定,而且考试成绩采取的是等级赋分的方式(虽然在招生的过程中,会对3门非考试科目设置最低要求),而高考考试科目依然是6选3,这就必定会降低学生对其他非高考科目的学习热情。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在高中教育阶段实施不分文理科的政策与方向,使其真正理解不分文理科的具体内涵与价值导向。高中不分文理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复杂又紧迫。实施高中文理不分科政策应当注意实现3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二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要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2]现阶段如何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考试科目,调整与优化高中课程设置,给予学生在课程上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文理不分科,是理论界和实践者都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实施高中文理不分科政策不能草率行事,极端推进,而要将其置于教育、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综合考量,长远谋划。在认识到问题紧迫性的基础上,确立“立足国情,借鉴世界经验,深化理论研究,进行改革试点,改善内外部环境,推进配套改革,逐步推进,稳步实施”[3]的主旨思想。

(二)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强烈要求实行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与录取方式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过程,是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是高等学校遴选优质生源的重要参考。通过调研可知,现行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评价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诟病,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这不仅同国家大政方针相一致,也标志着更多学生意识的觉醒。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发展特征,这就要求在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现阶段高中教育现实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如何科学制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何种评价或测量方法,如何实施而不致流于形式,如何将评价结果与学生毕业、高考录取相衔接等,都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打破一考定终身,实施部分高考科目一年两考的改革有潜在风险和隐患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1]这是打破一考定终身、实行一年多考的政策依据。打破“一考定终身”,实行一年多考,尽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或尝试机会,但就调研结果来看,近3/5的学生认为,实施一年多考,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这与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因此,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业压力和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打破一考定终身,实行科学有效的一年多考模式,或者探索多元化考试选拔机制,也应当成为高考改革关注的重点之一。此外,一年两考还存在着不同试卷间的难度区分问题,两考之间的分值如何换算或等值的问题,如何解决更多的学生参与刷分的问题等,这些均是实施部分高考科目一年两考的潜在的隐患和风险。

(四)应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向突出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倾斜

教育制度是用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的结构化“工具”[4]。高考制度公平是教育制度公平的重要体现,其实现程度彰显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教育公平实质上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3个方面[5],即教育的起点公平、教育的过程公平、教育的结果公平。由于“高考加分具有补偿和激励作用”[6],因此高考加分项目的存留与废止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但自从国家将高考加分政策的权限下放后,各省市的加分项目和内容各不相同,各地方的加分幅度和范围也不一致,不稳定因素增加,使得本来是为了保障教育公平的政策恰恰变成了教育上最大的不公平。从调研结果看,超过3/5的学生倾向于给科技发明奖获得者加分,而对其他诸如“三好学生”“艺术特长生”等加分,则要求不是那么强烈。因此,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改变过多过滥的现象,维护教育的公平性,已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要树立“依法确立”的观念,对现行的高考加分项目,按照法律法规加以梳理整合,确有法律依据的核实后保留或增加,无法律依据的减少或取消;其次要规范考生加分资格的审核与备案,严格规范认定程序,用程序正义保证实体正义;最后要完善监督与救济机制,强化监督与管理,使高考加分政策公开、公平、公正。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3)[2015-09-03].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2]柯政,林海妃,吕迎晓.“不分文理科”怎么做:基于备择政策利弊分析的政策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4(2):28-38.

[3]刘志军,王振存.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博弈[J].课程·教材·教法,2009(9):3-8.

[4]何颖.高考双轨制改革:受教育权深化保障的有益机会[J].重庆高教研究,2015(1):20-25.

[5]张海生.高考分省命题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教育公平为视角[J].巢湖学院学报,2014(4):115-118.

[6]刘宁宁,张志霞.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金华地区4所高中的调查[J].重庆高教研究,2015(2):56 -63,74.

(责任编辑 吴朝平 敖显涛)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ZHANG Haisheng1,ZHANG Jing2
(1.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2.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China)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so we should listen to the views and sugges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the four dimensions:interest,attention,relevance and displa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view of Hefei,Fuyang and Anqing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four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the policy to cancel the division of arts and scienc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and be promoted systematically;students self-consciousness is awakening,strong demanding for more diversified way of evaluation and enrollment;the fact that an exam determines the fate should be canceled,to implement the reform of two examines in one year having potential risks and hidden danger;the entrance exam pus project should be reduced and standardized,and the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hui province;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an exam determines the fate;two examines in a year;extra credit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521

A

1673-8012(2016)05-0045-08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5.008

2015-11-10

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委托项目“安徽省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研究”(SK2014A167);安徽大学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项目“安徽省高考制度改革调研”(026)

张海生(1990—),男,安徽临泉人,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编辑部助理编辑,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期刊编辑研究;

张晶(1961—),男,安徽凤台人,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引用格式:张海生,张晶.高考制度改革的调研分析——基于安徽3地高中生的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6,4(5):45-52.

format:ZHANG Haisheng,ZHANG Jing.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5):45-52.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文理阜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文理生的battle
探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考制度改革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