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探析

2016-10-18 08:48欧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道德教育

欧江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探析

欧江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道德教育主导作用、道德教育过程和情感因素关键作用的观点,对高校德育实践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借鉴价值。改善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在劳动教育和体育中渗透道德教育,通过仪式激发道德情感,是创新应用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的路径选择。

道德教育;苏霍姆林斯基;高校

前苏联(乌克兰)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从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被引入我国。由于相似的意识形态背景和教育体制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我国掀起了研究与学习的热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与应用,深刻说明了其强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虽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举一反三地将其应用于高等教育上。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中汲取养分、吸收精华,对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校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论道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原则与方法,几乎包含了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成为其教育思想宝库中一块璀璨的瑰宝。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高尚道德、健全体格和良好知识素养的和谐统一体。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过程应当是由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所共同呈现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教育的过程中,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虽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并非不分主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1]392,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因此,道德教育是主导、首要的,理应在教育过程中占有统帅全局的地位。但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与欧洲中世纪的经院教育划上等号。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道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他反对一味追求道德说教,认为知识是道德形成的前提,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是一个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过程,道德概念的形成是道德教育的第一步。道德概念是教育对象对于道德的知识性理解,是教育对象必需具备的基本道德常识。具体而言,即是教育对象能够分辨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能够认识应该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做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单纯的说教无法帮助教育对象形成道德概念。他主张要实现道德概念的“物化”,即建立道德常识与具体的事、具体的人的联系,用教育对象所经历的具体事件、所处的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去说明道德常识。

然而,道德概念的形成并非道德教育的终点。只有个人道德信念的形成,才标志着道德教育的最终完成。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描述道德信念:“只有当对真理的认识和概念的认识能深深地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个人的观点,能激发出深沉的情感,同他的意志融合起来,并能在它的活动行为方式、行动举止以及待人、对己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时,才能谈得上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个人的能动力量,是对坚持真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为此随时准备做出任何牺牲的一种热忱企望。信念,不只是指人知道些什么,而首先是指他怎样把这些知识变为行动。[2]19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具备道德知识的人并不能等同于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人将形成的道德概念内化于心,在自己的灵魂中确立道德信念,那么他才能外化于行,积极主动地选择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当人的道德行为发展到形成习惯时,他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没有情感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3]278”“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2]207”“要使少年对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常感到激动不安,要促使他去体验各种感情,从亲切的同情和分担别人的不幸,一直到对恶行的愤懑不平,这是非常重要的。[1]392”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只有在教育中注入情感,引导教育对象以自己的情感去体会道德原则的真谛,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对丑的憎恶,才能赋予道德概念以活的灵魂,使道德概念事半功倍地向道德信念升华。这是一项重要而困难的工作,依赖于教育者自身具有细腻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如果没有教育者的真实情感和敏锐的智慧付予真理以活的灵魂,那么即使最高尚的道德真理,对学生来说仍旧只是空洞的语句”[4]187。

二、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的适应性

在高校道德教育这片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也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是中国大学最鲜明的特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诞生于社会主义的土壤中,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教育哲学的继承与发展。与诞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如杜威等教育思想相比较,无论是理论指导、思维特征、还是目标宗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无疑都更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特别是由于道德教育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使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更容易为我国高校所接纳。

改革开放以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广泛而迅速地生长和传播,除了其突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外,还由于其与我国现有教育思想在多方面的不谋而合。例如,建国后我国教育者总结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要培养道德、体质和知识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将道德教育置于首要地位。再如,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劳动在教育的作用,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这些都与我国党和政府对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一贯要求一致。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更是一位教育的实践者。他的所有教育理论,都是他三十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与升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不是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而是生动形象的经验总结,容易被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这正是其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被称为“实践教育学”“活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突出的实践性,决定了它能够切合高校道德教育的实际问题,解决教育者在实践中所遇到的矛盾。

三、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在当前高校的创新应用

2005年,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新的“05方案”。在此方案中,高校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层面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承担。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基础课教学必须突破道德概念层次,升华到道德信念层次。为实现这种升华,基础课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感因素。一方面,要注意情景的创设。情感环境是培养情感的手段[3]286,是情感产生的重要催化物。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运用电影、电视等影像资料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这是创设情景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实现道德概念、道德标准的物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决避免空洞的说教,要从学生能切身体会到的事件和事物出发去体现道德概念,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情感因素,并不能够实现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升华。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开辟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苏霍姆林斯基主张,道德教育要与劳动教育、体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劳动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他把劳动看作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道德源泉,“一个人以自己的劳动而自豪——这是道德纯洁高尚的重要源泉”[5]261。他认为劳动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给他们带来团结互助的真切体验,给他们带来战胜困难后的愉悦。通过自愿和愉快的劳动,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集体主义教育。“劳动带给孩子的愉快越多,他就越能够珍惜自己的荣誉,越清楚在工作中自己所做出的努力、自己的荣誉。劳动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了它,孩子就会把自己看成集体的一员”[5]262。受教育者在劳动中会形成对道德的情感认识,在劳动中对道德的体会远胜于坐在教室接受道德灌输。建国后很长时期,我国高校都安排有专门的劳动课,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义务劳动。但近几年这种传统已接近消失,很少有高校安排专门的劳动课,即使有也多是名存实亡。鉴于劳动教育在德育中的巨大作用,我们很有必要重拾劳动教育这个法宝,弥补这一缺失。

苏霍姆林斯认为,体育与道德教育有密切的联系。体育比赛尤其是团队竞赛项目,能模拟出现实生活中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即与队友的关系、与对手的关系、与裁判的关系等等。这些比赛创设了一个道德体验的环境,让参与者得以从中形成对道德的情感认识。美国大学包括美国式的大学,德育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被深深植入到体育中去,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不惧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不适宜安排过于激烈和规则复杂的活动,而适宜安排较轻松和规则简单易懂的活动,如以足球、笋球等普及运动为基础的趣味运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2]14。因此,在劳动和体育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要注意教育的隐蔽性。要使受教育者不把劳动或体育看作是教育者为实现道德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从而避免受教育者对道德说教的反感心理,在渗透式教育中实现“润物细无声”。

仪式是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仪式所承载和蕴含的秩序感、归属感和神圣感,能够大幅强化仪式参与者的心理感受,使其获得全面而真切的情感体验。以仪式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能够营造特殊的教育氛围,表达内隐的教育内容和观念,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一套成熟的学校仪式范式,并赋予仪式以丰富的教育内涵。他所创立的诵祷仪式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帕夫雷什中学一直坚持到今天。在我国,各高校都有举办各种仪式活动的传统。但各类仪式或是被草草地贴上形式主义的标签而束之高阁,或是日益形式化和碎片化,让参与者产生抗拒心理,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究其成因,一是由于德育工作者对仪式教育功能的漠视;二是由于仪式缺少对受教育者需求的关注,游离于现实之外。为此,一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仪式的教育功能,将其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丰富仪式的教育内涵,实现各类仪式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掘资源,把仪式与受教育者的期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仪式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有效提升仪式活动的吸引力。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34.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苏霍姆林斯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34.

[4]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34:137.

[5]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OO3.

(责任编辑:吕萍)

G416

A

1008-5254(2016)01-062-03

2O16-O1-O6

欧江(1932-),男,广东江门人,硕士,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