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6-10-18 06:29:10栋倪光夏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9期
关键词:透药肩手中风

王 栋倪光夏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17;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 南京210017)

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王栋1倪光夏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17;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南京210017)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治疗组予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湿敷,对照组仅予针刺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疼痛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透药疗法的综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肩手综合征症状。

肩手综合征针刺中药透药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中风后病发的肩手疼痛、功能障碍[1-4]。其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而递增,发病率约为12.5%~74.1%[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仍不清晰,但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认同较多的机制之一。患者脑卒中后引起患侧脑血管运动神经麻痹,会使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过度促使血管痉挛,导致了血液循环、血流回流障碍,最终出现了局部组织营养不良。进而出现局部组织的水肿和疼痛,并且疼痛刺激的信号会传到脊髓,提高脊髓中间神经的兴奋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异常血管运动和淋巴、血液流动障碍[6-7]。笔者采用针刺结合中药透药的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1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65.45±8.05)岁;病程(3.35±1.50)个月。对照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6.47±8.17)岁;病程(3.03±1.47)月。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1)纳入标准。(1)符合中风病的诊断标准[8]并具有肩手综合征的症状: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手和腕部水肿;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证实有脑部的梗死或出血病灶。(2)意识清醒,能配合检查治疗和完成相关实验。2)排除标准。(1)其他疾病导致的肩手综合征患者。(2)合并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者。(3)已使用肉毒素注射或近期持续服用具有镇静作用的中、西药或肌肉松弛剂患者。(4)意识不清者。3)剔除标准:因故不能判定疗效;发现符合排除标准;发现误诊;因故违反方案规定。4)研究终止标准: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差,拒绝继续治疗;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方案与实验方案不符;未能按时接受针灸治疗。

1.3治疗方法两组均行常规中风治疗,根据病情予脱水、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禁用患手输液。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良姿位摆放的基础上,以bobath技术为主,包括体位治疗与主、被动运动,中频治疗,气压治疗。为了防止康复治疗偏倚,本研究康复治疗师至少有2年以上临床经验,并统一培训后方可参与治疗。1)对照组。选择百会、风池、完骨、天柱、下极泉、内关、外关、肩前、肩髃、肩贞、尺泽,手三里、合谷、曲池、委中、髀关、伏兔、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丰隆、悬钟、三阴交、太冲、足临泣穴。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用人中雀啄法泻法,行泻法刺内关1 min,行补法刺三阴交可滋补肝肾,行泻法刺下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行补法刺风池、完骨、天柱补益脑髓,行泻法刺丰隆化痰,刺曲池、太冲等穴以祛风通络[9]。留针30min,10min行针1次,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透药湿敷,组方:防风20 g,川牛膝20 g,羌活20 g,独活20 g,白芷10 g,苍术20 g,桂枝20 g,威灵仙20 g,制川乌20 g,制草乌20 g,川芎20 g,当归20 g,伸筋草20 g,延胡索20 g,红花20 g,苏木20 g,麻黄5 g。操作步骤: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离子导入仪(NPD-4AS型,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专用极板套浸湿药液,轻轻绞干,以不滴水为度,再将极板套套进极板,趁热敷在患处,连接好以后把塑料薄膜盖在电极板上,用沙包和绷带固定。将离子导入仪输出端调节到“0”位,接通电源,缓慢增至预定的电流强度。每次20min,每日1次,21 d为1疗程。

1.4观察项目及疗效标准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疼痛量表(VAS)进行疗效评定。治愈:VAS减少≥6分,肩关节疼痛消失,主被动运动基本正常,手浮肿消失,无手部小肌肉萎缩;显效:VAS减少≥3分,肩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浮肿明显减轻,无手部小肌肉萎缩;有效:VAS减少<3分,关节疼痛稍好转,关节活动受限明显,仍有水肿,手小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VAS无减少,症状无明显改善,手部小肌肉萎缩逐渐加重。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VAS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比较(分,

表1 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时间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VAS评分治疗组 治疗前38.20±0.71 8.10±1.69(n=31) 治疗后52.60±0.97*△4.23±1.04*△对照组 治疗前37.50±0.68 8.57±1.52(n=30) 治疗后44.07±1.08*6.10±0.84*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根据肩手综合征肩手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疼痛、水肿的疾病特点,可归为中医学“偏枯”“偏风”“风偏”“痹证”“萎证”范畴。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有独到的镇痛效应。针刺治疗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递到大脑功能区域,从而调节大脑功能间接影响其他系统。针刺效应能同时涉及突触后抑制及突触前抑制。因为针刺过程中脊髓中的5-羟色胺、内啡肽、肾上腺素、P物质及生长抑素等均可能参与针刺镇痛效应。针刺治疗的效应可能是通过针刺带来的伤害信息以及针刺本身的信号在中枢系统和脊髓水平的周围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从而调节相关递质的释放,实现针刺镇痛的效应机制[9]。其次针刺可改善肩-手功能障碍。针刺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肩手功能恢复。据研究表明针刺特定穴位时,大脑功能区特定位置的血流量、葡萄糖代谢率、大脑电磁图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和针刺具有高度相关性,与被激活的脑区域和被针刺穴位的治疗作用相关密切。可以使用针刺不同程度的激活受损脑细胞,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使受损脑组织的功能恢复或促进脑代偿机制的出现,促进中枢与周围神经的联系,最终促使偏瘫肩手功能的恢复或改善[10]。

本次研究笔者选用了我国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方法[11]。它是目前较流行的治疗脑卒中的针刺方法之一。本研究中选择下极泉、内关、合谷作为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主穴。《针灸大成》记载“主臂时厥寒,四肢不收……悲愁不乐。《普济方·针灸》曰“穴极泉,治手臂肘挛急”。现代医学研究,臂丛神经主干通过下极泉的下方。据研究表明,下极泉穴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针刺能直接作用于臂丛神经的后外以内侧束,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受到针刺信号的影响,支配上肢的屈肌和伸肌的运动[12]。内关穴络三焦,通阴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为络穴属心包,可调理心气,有养心安神,促进气血运行,疏通气血之功,正如《针灸大成》所述“主手中热,失志,心痛,支满肘挛”。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内关配合针刺手三阳经(以阳明为主),不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且加快肌肉和神经的修复,同时还改善了手指功能恢复速度,从而提高疗效[12]。外关在《铜人》中提到“外关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尽痛不能握物,耳聋无所闻”。研究表明针刺外关可以镇痛,其作用机理为:针刺引起背侧丘脑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其产生的镇痛效果,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13]。同时有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配合康复疗法能较好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14]。

本研究中“中药透药”方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技术合作项目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此方法既有中药湿敷的疗效,通过微孔技术定向靶位透药治疗人体局部病变组织,提高通过皮肤透入深部病变组织的药物效率。改善了患侧肢体的静脉回流,还阻止局部组织的血液瘀滞,能有效改善局部水肿、缓解疼痛等症状。而且通过其特有双重作用(理疗与药疗),改善了运动功能、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增强了康复治疗的疗效。因此,中医定向透药的疗法,不但可对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疼痛有显著疗效[15],还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现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中以针刺为核心的疗法机理清晰、研究较多、效果较好,患者较为认可,而且针刺疗法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便宜,契合了社会需求。因为双向调节以及整体性调节是针刺的特点,所以可以用针刺整体治疗脑卒中后肩手活动障碍,又可在局部治疗肩手疼痛。本课题采用的针刺结合中药透药的方法不但重视针刺手法量化,而且结合了中药的药疗,电刺激的理疗,康复的治疗[15]。由于基于伦理因素对于肩手综合征有效的方法都不能随意抛弃。本研究中两组均采用康复疗法。所以在康复基础上针灸结合中药透药的综合疗法临床疗效佳,是目前公认的且较为新颖、有效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之一。

[1]Krishnamurthi RV,Feigin VL,Forouzanfar MH,et al.Global and regionalburden of first-ever ischaemic and haemorrhagic stroke during 1990-2010: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The Lancet Global Health,2013,1(5):e259-e281.

[2]TsaiCF,Thomas B,Sudlow CL.Epidemiology ofstroke and its subty pes in Chinese vswhite popul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J].Neurology,2013,81(3):264-272.

[3]GBD 2013Mortality and CausesofDeath Collaborators.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mortality for 240 causesof death,1990-2013: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Lancet,2013,PMID:25530442

[4]WardAB.Hemiplegic shoulder pain[J].JNeurol Neuro-surg Psy Jchiatry,2007,78:789.

[5]陈立典,田永胜.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J].中华理疗杂志,1997,20(1):33-35.

[6]蔡亦强,余兢兢.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4):304

[7]常娜,赵雪英.肩手综合征的诊断与康复治疗[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4):46-47.

[8]佚名.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60-61.

[9]张吉,张宁.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J].中国针灸,2007,27(1):72-75.

[10]邵广瑞,宋磊,张伟.针灸足三里穴中枢调节机制的PET/ C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890-892.

[11]石学敏.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

[12]向诗余,许佳一,吕皓月,等.针刺下极泉及内关穴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29-530.

[13]迟旭,孙申田.针刺外关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2):30.

[14]程先宽,王征美,孙岚,等.针刺中渚、外关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1,21(3):15-19.

[15]张晟豪,李源莉,王俊,等.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0):10-12.

R246

B

1004-745X(2016)09-1797-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9.051

2016-01-24)

(电子邮箱:xgn66@163.com)

猜你喜欢
透药肩手中风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保健与生活(2024年7期)2024-04-15 06:45:07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研究
天枢穴定向透药疗法预防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火龙灸对肺胀病人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
全科护理(2023年19期)2023-07-14 00:18:48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实施康复护理的价值评定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海桐皮汤配合康复训练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