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原先的阅读教学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三维对话”中,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新维度,可见“与编者对话”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那么,我们该如何架起“与编者对话”的通途,使对话变得顺畅呢?
一、在课标的解读中与编者“共构”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不仅是教学的依据,也是编者选择、改编文章的依据。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等,是编者选编教材需要遵循的,课标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与追求,编者需要通过教材体现出来。因此,研究课标的核心理念与核心思想,也是读懂编者编排教材的核心思想与核心理念、清晰编排体系、与编者“共构”的过程。
苏教版教材以主题单元为编排体系,依据课程标准中学段的侧重点进行编排。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是重点,兼顾了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每单元的练习中“学用字词句”是编者理念的体现。第二学段加强了阅读,开始了习作,重视综合性学习,还根据年段目标,在每单元的练习中增加了“处处留心”,同样是编者的理念体现;第三学段在编排上有所变化,如增加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单元练习中增加了“语文与生活”的栏目,教材末增加了“学和做”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等等,无一不是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纵观全套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在整体推进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研究了课标,就能更加清晰地知道编排的意图,理清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二、在学生的对话中与编者“共振”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也是编者重点考虑的,如什么年龄段的学生选什么语言特征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符合相应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口味,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发展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形成什么样的语文素养等等。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把每个年段孩子的发展特征研究透,自然也容易走进编者的内心,与编者形成“共振”,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供合理的依据。
例如对于苏教版中特殊的文体——“文包诗”的教学,教师常常困惑于“文”与“诗”孰重孰轻。这时,我们不妨站在编者的角度问问自己:教材编排体系中已经有了古诗的直接呈现,为什么还要选入这样的独特文体呢?其实,编者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理解诗歌搭了阶梯,降低了学生学古诗的难度,激发其学古诗的兴趣。通过此类文章的学习,潜移默化中,也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将一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生动的现代文,从而还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当我们从编者眼中的学生观来揣摩其编排的意图,就能与编者形成“共振”,对“文包诗”的文体理解有了新的认识:诗为文灵魂,文为诗服务,“诗文”相辅相承,应该兼容并进,教学时就不会发生偏颇了。
三、在编排体系的研究中与编者“共鸣”
如果说研究课标、研究学生是间接与编者对话的过程,那么研究教材的编排就是与编者直接对话的过程。拿到课本,我们不妨研究一下目录,有多少篇课文?分为几个单元?为什么这几篇文章要放在一个单元里?课文的前后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本册教材与上册以及下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与编者直接对话、形成“共鸣”的过程。只有对整册教材的知能体系了然于心,方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有联系、有体系地“鸟瞰”教材,对教材的解读“高人一筹”。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我们不妨问一问:为什么这三课放在一个单元内?自然要去寻找这几课的共同点:其一,都是状物的文章。其二,这四种事物中都藏着一种精神,象征着一类人,暗含着一种人生追求。这就是编者将几篇文章放在一起的编排意图,明白了这样的意图,与编者产生共鸣了,教学就有了更高的视角:不仅仅引导学生关注“物”本身,更应该让学生由物及人,去体会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物明理等写法,从而站在教学的“制高点”上,将高年级的语文课上出应有的“厚度”。
四、在课后练习中与编者“共识”
文本中的课后练习往往是编者意图最好的体现,对我们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有很大的帮助。编者往往通过课后练习的设计来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编排意图,研究练习的过程,也是与编者对话而形成“共识”的过程。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上《金子》一文,因其立意的新颖深刻而深受教师们的喜爱,屡次在公开课上呈现。虽各人的教学设计不尽相同,但相似的是对文章最终立意的设定——“勤劳致富,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这也是教参提供的解读。可我总觉得这样的解读比较狭隘,因为课文的第二小节写他“一个人默默挖掘”“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还不勤劳?可为什么不成功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勤劳不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彼得成功的原因除勤劳外,就是他敢于换一种思维,敢于创新!于是我再细细研究了一下课后思考题,从中寻找编者的意图,从而来支撑我的解读。课后练习4:“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梦想的?你有什么梦想呢?”沿着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继续思考下去:彼得实现梦想仅仅是靠他的勤劳吗?编者应该希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识——换一种思维,创新方法,走适合自己成功的发展之路!再通过“你的梦想是什么?”进而迁移到自己的梦想追求中。在研究课后思考题中我豁然开朗,并坚信了自己的解读。
后来,朱家珑主编与吴永军教授的一次谈话证明了我的解读是正确的。朱主编上世纪90年代曾去过美国,对当时美国的发展很震撼,他认为美国人民身上有一种我们所缺少的精神,那就是追寻创意,勇于冒险,这在西部牛仔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就在思考,应该如何让中国孩子也感受到这样的精神。在选编教材时,朱家珑先生无意中邂逅这篇译文,通过改编,就成了现在这篇精彩的课文。因此,如果我们仅将此文立意局限于向孩子传递勤劳致富的理念,就枉费了朱主编的一番苦心了。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了一组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无一不充满了编者对创新精神的关注。研究课后练习题,是与编者直接对话的最佳途径,更容易在此过程中与编者形成“共识”,进一步清晰教学目标,把准自己的教学方向。
(刘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210006)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