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彬
[摘 要]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不能把传授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为学生感受音乐、学习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做有生活价值的音乐美育。
[关键词]音乐美育;生活价值;音乐课程;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125 — 02
音乐是最容易令人感动和陶醉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音乐在人的个体发展、教育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的使命,也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音乐教育可以分为家庭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三种,学校音乐教育又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两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等独特性质,它不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而是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较好的人文素养及合作意识作为教育目标,为学生能更好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要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才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音乐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才有意义
音乐来源于生活。德国人彼契尔提出了“劳动节奏说”,认为歌声起源于人类劳动的节奏;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自然界鸟鸣说”,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对鸟鸣的模仿;著名学者斯顿伏认为歌唱的诞生是由于原始人类与站在远处的人高声讲话的结果;哲学家托雷佛朗卡提出了“感情抒发说”,认为歌声起源于原始人类感情激动时的一种呼啸声,他们欢乐时欢呼,悲痛时哀鸣,惊恐时狂号,由此逐渐发展为一种能够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歌唱。以上四种关于歌唱起源的说法充分说明了音乐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它来源于生活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离不开音乐。在劳动中,音乐可以统一劳动的节奏,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减轻劳动的痛苦,如伐木工人使用的森林林工号子,在劳动中音乐还能够使人心情舒畅,如在打麦、车水、薅草时唱的农业号子;在生活中,音乐可以抒发情感、宣泄情绪,中国有句俗语“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愁了瞎嘟嘟”,充分说明了音乐的宣泄和舒缓情绪的功能;在人格培养方面,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健全人的品格;在医学界,音乐治疗被广泛使用,因为倾听音乐可以改善体内器官的功能和荷尔蒙水平,从而使人保持健康。在古代《晋书.乐志》中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简而好礼。”这充分说明了音乐中的“五音”在人的性格与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战争年代,无数爱国志士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和平年代,我们仍然需要音乐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凝聚我们的期盼。所以说音乐来自生活,离开了生活的音乐是“无源之水”;音乐服务于生活,没有音乐的生活是“黯然失色”的。
音乐要回到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音乐以广、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传递给广大的听者,人们倾听音乐、感受音乐并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不仅家长们积极培养孩子学习器乐演奏或声乐演唱,提高音乐修养,而且成人的业余合唱团迅速兴起和发展,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缓解工作压力、愉悦身心的重要作用。而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在音乐中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感受音乐,参与到音乐生活中来。在教学内容上,要让凝聚民族精神的传统音乐和弘扬信仰之美的优秀创作作品回到课堂,回到人们的生活。民族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就会不同;生活的地域不同,生产生活的方式就会不同。历史传统、社会状况、语言环境等不同,音乐的风格也各不相同。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人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豪爽的性格,音乐风格趋于“劲切雄丽”,南方人身材瘦小性格柔,音乐趋于“清俏柔远”。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如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歌舞等,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将祖国优秀的传统音乐和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去,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音乐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会美好生活的人
会美好生活的人,是能够感知生活的美好的人,是热爱生活有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人,也是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人。而音乐美育就担负着培养会美好生活的人的任务。艺术的门类很多,文学、美术、电影、戏剧,可是,只有音乐可以即时地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感受与感动,它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好似潺潺的流水,又似绵绵的春雨,倾听不同的音乐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使人心胸开朗,奋发向上、坚毅刚强,有的使人心绪平和、遇事冷静、深沉稳重。在音乐的沐浴下,人们的品德和人格会不断地丰满和完善。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的教育目标如此阐述:“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里阐述了音乐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了优秀传统音乐的重要性,提出要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音乐素养教育,音乐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学会多少首歌曲,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在音乐课教学中,可以发现音乐人才但绝不以培养音乐特长生为目的。音乐是一种特殊的体验范畴,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在其中共同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理解音乐、接触音乐,音乐应该将人文因素输送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所以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思想,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音乐教师要做有生活价值的音乐美育
教师要做音乐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传统的教师角色注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强调教师专业上的权威,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重视教师劳动过程的传递性,所以,要真正使音乐课程更好的实现美育功能,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标下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原来角色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调整,确认新的教学身份,进而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得到升华。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的生命价值,而且要重视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确立,重视教学的创造性。
教师要做音乐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在中小学,音乐课往往被当作“技能”科,这不仅没有完全表达出音乐学科的性质和课程性质,也会在教学上降低音乐工作者对自己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学生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的突出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陈旧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应该具有科研意识,使自己成为课程的专家。在过去的音乐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一节好的音乐课,绝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感受,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和体验音乐。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健全人格,而且还会使学生厌倦学习、恐惧音乐课。要上好课,需要课程理念的支持,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有效教学的实施。正所谓“教学得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上一节课容易,上一节好课却不简单,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音乐技能与技巧,而且需要较强的教学能力,要解读和挖掘教材,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工作富有创造性。另外,音乐教学不能与生活脱节,在音乐课上与艺术体验打交道,就像在生活中与艺术体验打交道一样,应该是完全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小学音乐课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以下两方面能力:积极而有意识的进行音乐活动,积极而有意识的参与到文化生活之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活气息,教学手法要多样化,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联想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音乐,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使音乐不再高深莫测,使音乐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在使学生逐步获得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扩大他们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进而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教师要做音乐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2001年国家审查通过的20个课程门类的新教材情况看,都在引导学习方式、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自身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等五个特点。教师要广开思路,建设具有针对性、适应性、能反映本地本校特色的音乐课程,另一方面还要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各种活动场所、专用教室等,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财富。传统民歌的内容是人民生活真实的反映,表现的是普通人最朴实和真实的情感,一个民族的民歌,凝结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它流利、深刻而又动听,它即兴、随意、生动、自然,是一种真情实感的直接宣泄;是文化与自然完美的结合,是最鲜活的音乐,也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音乐,这种音乐是对生命的直接诠释,是人类文化艺术中最为甘醇的艺术琼浆。教师可以让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特别是地域性的传统以民间音乐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当地优秀的民间音乐,引导学生在这些民歌当中去感受音乐质朴美,同时有效利用教学场馆资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合理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拓展教学,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
〔参 考 文 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管建华.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英彦.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4〕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