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思考

2016-10-11 11:08张龙杰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

张龙杰

摘 要: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效果有待提高。本文从“深挖有限资源、培养阅读兴趣、创造优良读书环境、适度进行引导、家校相结合、融入学生的生活”这几个方面探究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当中不易突破的难点。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积淀进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安康市相继开展了“全民读书活动”、“书香校园”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校积极引领学生参与,且把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主题,现将自己的一点思考交流如下:

一、合理挖掘资源是实现有效阅读的起点

农村小学生比不上城里学生,书这个资源很缺乏,然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现有的资源用起来,发挥这些资源的有效性。为了活用资源,教师可以合理分配图书室的书,增加图书室开放次数,班级之间循环阅读,学生之间轮流交替阅读。学生手中的书可以集中到图书角共享阅读。网上资源教师可以按要求统一阅读。电视资源也可以适当鼓励选读。

二、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小学生对玩的兴趣很大,对于阅读却基本没有兴趣。教师要激发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教师先讲述有趣的开头,吸引学生,然后故卖官子,引导学生接着读原著,此外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等。 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乐于读书。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积极进行适时的评价激励学生阅读,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教师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对学生读书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阅读的快乐。借助学生喜爱的故事引申学生激趣,如:《景阳冈》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学生很有兴趣,教学时可以引申设计学生搜集其它的《水浒传》中的故事并讲给大家听或开个专题故事会等,激发学生阅读的潜能和表演的天赋等。

三、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创设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班级图书角的功能实效化,收集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籍,然后给这些图书分类登记,有效利用,能很好地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学校图书室的优化,可以使学生阅览室里的硬件设施(书橱、阅览桌椅、图书检索架、借书证等)和软件设施(阅览室的规章制度、阅览室标语等)达到规范。校园课外阅读的氛围的优化,可以通过在墙上设置古诗文、名人名言、阅读名句匾额,在橱窗建立读书角,板报上建立每周推荐书目栏目,在校园广播传播读书经验等等,创设课外阅读的氛围。 家庭课外阅读环境的优化,家长要尽量抽空陪孩子一起看、读多种书籍,因为有了家长的参与和陪伴,孩子的阅读兴趣才会更浓,对于阅读中的有些问题家长和孩子甚至可以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

四、教师恰当的进行指导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时,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有效阅读的重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使他们明白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这些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积累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注重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这不仅要求每次阅读要读进去,有一定的质量,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还要求学生阅读范围广泛,开拓眼界。

五、适时开展读书活动

在读书方面多开展一些竞赛评比活动,也会为学生阅读的成功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一个抓手,一个着力点。平时教师可以开展的竞赛评比活动很多,如: 抓住古诗大做文章。古诗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读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等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非常有好处。教师应充分利用古诗大做文章,开展:古诗背诵比赛,看谁背得多。古诗朗诵比赛,看谁有感情。实现学生课外诵读古诗的有效性。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故事会、故事比赛、故事表演会、编故事比赛等活动实现故事诵读的有效性。此外,“名人读书格言书法赛”、“读书方法交流”、“国旗下的讲话”,办手抄报、展览读书笔记、征文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都会为学生的有效阅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认识

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要让学生留一份热忱给读书,需要家长、学校倾力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农村小学要建立较好的家校体系,要求每个语文教师要详细了解班级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诸如学历、是否外出打工,是否关心孩子的学习,有没有指导孩子读书的能力。 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的家长加强联系。教师负责向家长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提供良好的阅读方法,反馈学生在校阅读信息,使学生的家庭课外阅读更为有效。此外,家长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尤其是时间上的控制,使学生真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家长根据教师选定的书目,每天、或每周对孩子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和家长经常打电话联系,召开小型的家长会等,都可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使学生不半途而废。

七、课外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

我们号召学生“让阅读成为一种追求、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当学生的阅读与生活浑然一体时就是实现有效阅读。其实,阅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孩子也是这样。有些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时,会感到十分亲切,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当学生阅读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主动从文章中获取相关知识而感到愉悦,那么阅读就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餐”,实现有效阅读就达到了目标。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