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荣
青年批评家
批评是一种修行
◎刘志荣
主持人语:“‘70后’批评家文丛”第一辑组稿时,颇多踌躇,可选之人甚众,一一向圈中上辈求教,数次更改名单,然每次名单中,推荐者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刘志荣。由此可见,刘志荣在“70后”批评家群体中的地位。遗憾的是几次去复旦,均无缘与志荣兄会面,但志荣兄的宏论,我却研读不少,每每被他的睿智折服。
志荣兄虽成名较早,著述颇丰,但为人低调,且潜心“潜在写作”等文学史的研究,介入当下文学批评较少。“青年批评家”栏目一做满一年,所选之“70后”批评家均为活跃的当下文学追踪者,新的一年,栏目将更多关注如志荣兄这般学养深厚,且不为时下文学左右之真正的批评家。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虽身处边地,但边者,只是地理位置,而非心理格局。近代以来,无论是护国之首义,还是重九之义,云南作为边地,敢为天下先的气度,一度改变了晚清、民国的政治格局,至今仍是美谈。《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在当下的批评版图上,虽无法像护国运动一样改变一种格局,但是,她在努力,努力向前,相信这份努力一定会惠及当下文学批评。(周明全)
刘志荣,1973年出生,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出版有《潜在写作:1949-1976》、《张爱玲·鲁迅·沈从文:中国现代三作家论集》、《从“实感经验”出发》、《此间因缘》、《百年文学十二谈》(主持)、《实感经验与文学形式》(与张新颖合作)等,发表论文、对话及评论八十余篇。著作曾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杂志年度优秀论文奖,个人曾获首届“上海社科新人”奖。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二届客座研究员,现为该馆特约研究员。
学问家的学问,和他们的生命相连——批评也何尝不是这样。
我是一个挑剔的读者,然而,不惑之年,却也渐渐明白,不但读者在挑选书本,书本也在挑选着读者。有着自己精神追求的读者,找不到可意的作品,会遁向古代或异国,然而,作品也有自己的生命和能量,天然在召唤和选择着自己的读者——伟大的书,尤其如此,当世无知音,等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也不稀奇。
今天的人,都比较着急,然而,不论是大作者,还是大读者,恐怕都不能缺少耐性。人是那么藐小,“寄蜉蝣于宇宙,渺沧海之一粟”,天地之间的选择和淘汰,从来就没有停息过——书本和读者之间的选择、组合、淘汰以及重新选择、重新组合和重新淘汰,也注定了不可能止息。不论是作者还是评论者,把自己放在这个永不止息的选择和淘汰的巨流中,地位也才能摆正点儿,摆正一点,看自己和别人,也才会有点平常心。
在这个滔滔巨流中,作品能够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仍葆有生命力的,恐怕很少,能够存留上千年的,更是“几希”。批评的希望,还要更微末些——钟嵘《诗品》列陶潜于中品,唐人选唐诗竟会漏掉老杜,今天看来都不可思议,然而史实是如此。同时代人看走眼,历史上比比皆是,实在不足为奇。希望如此渺茫、错误却如此容易,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要意识到这个宿命。
抛弃进入永恒的念想,另一方面看,批评是和同时代人结缘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修行。自己的盲目和偏见克服到何种程度,看世界的眼睛也就能明亮到何种程度,和真正伟大的写作也就能相应到何种程度。在那个永恒的长流中,阅读、批评和写作,其实是在一同成长——虽然,也在一同被不断地选择和淘汰。
责任编辑:杨林